又过了几日,终于到八月了。
穆歆然是有些高兴的,不仅因为她马上可以过一个全新的团圆节,也因为……赵侯爷的忌日是八月十五。
她记得上一世,赵侯爷在八月初的某一天运送军饷出城。
才出了城,军饷就遭山匪抢劫,紧接着箱子底下是石头之事东窗事发,赵侯爷被捕入狱。
赵侯爷为保赵家全府性命,被捕十天后交出了他手里所有的军饷,血书恳请皇上用侯府世代功勋、他手里的半片虎符和他的性命,换取其余赵家人平安。
他就是在八月十五这个团圆夜畏罪自尽的。
然而也有世人传言赵侯爷不是畏罪自尽,而是被灭口的。
至于是谁,成了悬案。
老皇帝果然也顾念赵侯爷的功勋和他的惨死,留下了赵家其余人的性命,只判了抄没家产、贬为庶人。
此后若干年,每年的八月十五,变成了赵家无法团圆的伤痛节。
然而,这一世,在穆歆然兴奋的等待中,赵侯爷出城是出城了,可却没有出事。
奇了怪了,上一世那群山匪,这一世不干人事了?
发生了什么?
到了八月十五这一日,哪怕穆歆然再失望,裴家也是要吃团圆宴的。
一早穆歆然就接到了老夫人的邀请,说是晚上到慈安堂用膳赏月。
她到点后欣然前往,到了慈安堂就见赵绾喜气洋洋地端坐桌旁,杨氏和另一个女子在一旁嘘寒问暖,旁边还站了个唯唯诺诺的小姑娘。
杨氏见她来了,给她介绍这是大房的陶姨娘和庶出女儿裴芙儿。
刘氏也在一旁陪着笑容时不时搭一两句话,脸色明显是既酸又涩。
穆歆然与裴老夫人行了礼问了安,就被安置在刘氏的旁边坐下。
她心下奇怪,看这位子,好像少一个?
等到裴修齐和裴修治来了后,老夫人招呼大家坐下,便让人开了席。
穆歆然顿时困惑地问道,“祖母,人还未到齐吧?”
裴老夫人脸色一沉,没有说话。
刘氏赶紧一拉她的衣袖,“三弟妹,可别再提了。”
穆歆然站起身一甩衣袖,“既是裴家的团圆赏月宴,怎可缺了我婆母?我婆母不是裴家人?”
杨氏打圆场,“侄媳妇,你初来乍到的,不知道惯例。你婆母她向来不参加我们的团圆宴。你若想陪陪她,用过膳后自去陪她便是。”
“祖母,这于理不合。若往年都是大房陪您团圆赏月,那也便罢了。今年若是加上我这个二房的孙媳妇儿,那二房的儿媳妇您怎能忘了?”
穆歆然此言一出,裴老夫人顿时怒从心起,“她那个扫把星配当我的儿媳妇吗?要不是她,我裴家怎会十几年都无法团圆?!”
穆歆然一怔,裴老夫人竟然说闵氏是扫把星?
刘氏又拉了拉她的衣袖,“三弟妹快坐下吧,先用了膳再说。”
穆歆然却是不肯,“祖母,虽然我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但我的婆母是裴家人,这裴家的团圆宴少不得她。大哥,二哥,你们都是读书人,你们说说,这团圆家宴少了一个长辈,还算什么团圆家宴?”
裴修齐向祖母点头,“祖母,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不如就……”
裴老夫人怒拍桌子,“你们都忘了,那个扫把星害死我的儿子!我可不会忘!我这慈安堂再也不许她踏入!不许就是不许!”
穆歆然约莫是明白了,裴老夫人一直把公爹的死怪罪在婆母身上,这些年一直怨恨她。
怪不得闵氏在府中处境艰难,也怪不得上回在正院认亲时,裴老夫人一个正眼都没看闵氏。
穆歆然只好行了个礼,\"若是婆母不在,孙媳也不好在这里,孙媳这就告辞了。\"
说罢离席行了个福礼便要走。
裴老夫人指着她气个半死,“你!你这个冥顽不灵的!好,这裴府家宴本也没你二房什么事,日后你都别来了!”
穆歆然转回身来盯着裴老夫人,“祖母,我虽不知公爹的死和婆母有什么关系。但公爹走后,婆母的苦您都看不见吗?她一人独居佛堂,日日诵经,一日三餐吃得不如个下人,三年才能换一次新衣。她便是再有过错,这些年赎罪也该够了。裴家不该如此苛待她。”
杨氏一惊,“歆然,你可莫要胡说!裴家何时苛待过她了?”
穆歆然冷哼一声,“难道没有吗?大哥二哥院子里的花销我不知多少,大嫂二嫂的月例我也不知有多少。
但我和婆母的月例都只有一两银子,三餐不见荤腥,四季没有衣裳,更别提什么时新花草、金银首饰了,眼下天气还属凉爽,我还不知冬日用的是什么炭,盖的多厚的被子呢?”
裴修齐和裴修治纷纷诧异。
这一两银子能干什么?
赵绾脸色很不好看,这府里的中馈是她管着的。
杨氏也是不满地看向赵绾,“怎么回事?”
赵绾委屈道,“母亲,二房自有小金库,我也是见着二房自己买了奴仆,开了小厨房,这才缩减二房的用度的。二婶婶平日不出门,衣裳和首饰也没什么用处不是?”
穆歆然都气笑了,指着她头上的金簪说道,“那金簪戴在你头上也没什么用处吧?怎的不见你不戴了?
还有你屋里的书画摆件儿,哪一个有实际用处?你能不用吗?
再者说,二房有小金库?我夫君的饷银没有上交公中?
凭什么我们自己二房补贴自己,就要被你克扣用度?我们二房为什么贴补自己你心里没数吗?若是用度足够,我们还需要拿自己的体己来贴补?”
赵绾委屈地转向裴老夫人和杨氏,“祖母、母亲,三弟的饷银一年也就八百两,哪里够花用的?
再说,这次给三弟置办大婚,公中用去了五千多两银子,公中实在是不够宽裕,我这才想着各处都减些用度的。”
穆歆然冷笑道,“各处是几处?不会就只有二房一处减了用度吧?
我夫君一年八百两饷银不够花用?难不成裴府仅靠我夫君的饷银养活的?
大哥二哥还在书院读书,想必是没有饷银的吧?大房只有大伯和四弟在军中任职才有饷银的吧?
敢问大伯和四弟一年饷银几何?能养得大房七八口人这般滋润,我夫君一年八百两饷银还养不起婆母一人么?
还有,大婚时二房花了公中五千两银子,却不知收了贺仪几何啊?我听闻聘礼都是我夫君自己出的,根本没从公中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