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裳坊同交趾国的交易在先,且有契书为证,行商断没有言而无信的道理,九王爷这个要求恕在下不能答应。”

严昭只是沉吟片刻便断然拒绝了楚珩的要求。

楚珩似是没有料到严昭这么干脆利落的就拒绝了,毕竟这是给齐国皇室供货啊。

“严掌柜竟然为了交趾国商人而拒绝本王?”

楚珩脸色微变,眼里也有几分玩味,

“据本王所知,你们云裳坊不过是与交趾国民间商人有所往来,难道那些商人的分量还能越过本王去?”

楚珩竟然早就知道云裳坊和交趾国的生意往来,还知道只是和民间商人的交易。

赵华音心中只是略惊讶的一瞬,便也想明白了。

楚珩既然有心想和云裳坊合作,自然是做了一番调查,心中有数才来的,否则也不会一上来便提出这般条件。

“若论尊卑,自然是王爷出身尊贵,和交趾国的生意比起来齐国皇室的生意也更诱人些。

不过商人理当重诺,既是早有约定,哪怕是不能和王爷达成合作,严昭也不能有负之前定下的契约。

若是签下的契书也能随意反悔,那以后还有谁敢同云裳坊有生意往来,恐怕王爷也不放心将这笔生意交给我吧。”

面对楚珩的逼问,严昭还是不卑不亢。

赵华音在一旁看着,并不出声,不论严昭做什么样的决定,赵华音都没有异议。

毕竟若不是严昭,云裳坊的生意也不会同如今一般蒸蒸日上,在做生意这方面,赵华音绝对相信严昭的能力。

而且严昭说这番话的时候楚珩脸上并无不悦。

听完严昭这番话的楚珩却是沉默不语,只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

反倒是一直坐在旁边没有出声的楚云公主冷哼一声,

“居然为了交趾国的贱民拒绝我皇兄,本公主看你也不过是蠢货而已!”

从刚才赵华音就已经很不喜欢这个蛮不讲理的公主,三番五次为难云裳坊的人。

尤其是现在还如此不客气地骂严昭,便是脾气再好的人也忍不了了。

“公主认为,贵贱之别,如昼夜之分,如寒暑之异,如山川之殊。

是以一直高高在上审视旁人,殊不知这差别不过是有的人一出生便是世上无比尊贵之人,有的人却出身普通。

然而身在尊位的人若私德不修,高高在上的也只有尊位罢了。在我看来,位有贵贱,而人无贵贱。”

说完赵华音便不再看楚云公主。

“你!”

楚云公主涨红了脸,下意识想骂赵华音贱民,可是方才赵华音刚刚嘲讽了她,若是再骂赵华音贱民,岂不是坐实了赵华音的话,证明自己私德不修?

于是楚云公主憋着气,想骂人骂不出来,只能恨恨地瞪着赵华音。

“兄长,咱们走吧。”

严昭起身,兄妹二人朝楚珩行礼:“今日多谢王爷赏光,小店还有许多展品,若是王爷有兴趣可以移驾过去看看。

听闻王爷也是爱好书画之人,品雅居这里除了带来的刺绣展品,还有许多名家书画可以一观。

合作虽然没有谈成,九王爷是贵宾,若是有什么需要,也可与我们说。”

“兄长说的对,远来是客,万望王爷尽兴才是。

如此我们兄妹便不打扰王爷了,王爷自便。”

兄妹二人说完便从楚珩的雅间出来了,不过二人并没有回到隔壁,而是去了品雅居内院。

吕掌柜在大厅帮忙招呼客人,不过内院的人都认识赵华音,见二人进来忙去准备茶水了。

“兄长,这位齐国九王爷是真心想与咱们合作吗?

我怎么感觉他像是寻衅一般,哪有做了他家生意便不能与旁人做生意的道理?”

这话赵华音早就想说了,现在到了自己的地方才没有顾忌地问出口。

“我也拿不准他的态度,若是无心合作,便不会纡尊降贵来参加这次宴会,还调查过我们的现状。

可要我们和交趾国断了交易,也属实是强人所难了。这位九王爷做事说话滴水不漏,一边对我们客客气气,一边又由得楚云公主闹,像是在试探似的。

咱们先等等吧,此事也不急在一时,若是真的有意,他还会找咱们的,现在若是贴上去,就显得掉价了。”

“兄长说的是,齐国皇室这单生意确实诱人,不过咱们也不能违背原则去迁就。”

“说的是啊,这单生意虽好,咱们也不是非做不可。”

说着严昭从怀里掏出一叠纸递给赵华音。

“咱们的家底儿都在这儿了。”

赵华音不解其意,接过仔细翻看。

这一看,赵华音的眼睛瞪得老大:“这……都是咱们的?那不是快一条街了!”

这一叠纸里面,有茶楼、酒楼、食肆,还有胭脂铺、粮油铺、笔墨铺……

有的是房地契,有的是经营契书。

最令赵华音感到惊讶的是,这里面居然有一家专门卖炉具的铺子,卖的是专门烧焦炭的炉子。

见赵华音如此惊讶,严昭微微一笑:“哪有那么容易就一条街都是咱们的,这里面有些铺子的确是被我买下来了,可是大部分都是只有经营契书。

只有那些街边食肆,大部分的地契倒是被买下来了。”

即便是严昭这样说,赵华音还是觉得严昭太厉害了,不愧是成为首富的人,这么短的时间竟然就将生意扩大了这么多。

不仅如此,严昭现在经手的生意品类十分齐全,几乎囊括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兄长什么时候竟然开了一家卖炉具的铺子?”

赵华音最想问严昭的便是这个。

“百姓们平日里用的炉子都是用来烧一般的木炭的,不能将焦炭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从一开始季云山开始开矿时,我便令匠人改进炉具,现在焦炭成了,匠人也做出了最适合燃烧焦炭的炉具。

我在西街开的这一家炉具铺子现在卖的便全是这种炉具。

今夏异常酷热,恐怕冬日也会很冷,我早些将这些燃烧焦炭的炉子铺设开去,冬日里百姓们也好取暖。”

严昭已经有了预测,也是心系百姓。

想起前世,严昭也是散尽家财来救护受灾的百姓的。

赵华音心中一暖,对严昭很是敬佩。

“兄长大义,始终心系百姓。”

“你也别夸我,”

严昭笑笑,

“这事一开始还是秦王殿下跟我提的。”

“是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