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暄叹了口气,端起茶杯,默默地喝着茶。
杜桂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众人,最终还是开了口。
“阿晔,不是嫂子我不相信你,只是凡事都得有个章程吧?
这钱不分,攒起来当然可以,但我们也得有个账明确的账目吧?才清楚每笔钱的来龙去脉。”
“这是自然,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更何况是我们三家人合伙。”
冯晔笑着点了点头。
对于杜桂兰的担心,他很能理解。
这么一大笔钱,放在任何人手里,都不可能让其他人放心。
账肯定要记。
而且,为了让大家都放心,管钱的和记账的还不能是同一个人。
这一点,他也早就想好了。
“这样,出海挣的钱,我负责保管,大哥负责记账,阿灿则保管各种单据,然后每个月底对一次账。”
这就相当于他自己是出纳,冯暄和阿灿则是会计,而且是各管一摊。
这样一来,大家都能互相监督,谁也别想从中动手脚。
“行,这个办法好。”
阿灿第一个表示赞同,“我保管单据,谁也别想弄虚作假。”
冯晔看向冯暄:“大哥,你觉得呢?”
冯暄沉默了一会儿,道:“我没问题,记账的事就交给我吧。
不过,阿晔,有一点我得说清楚。
钱既然放在一起用,那不管是买船也好,还是买其他什么也罢,都得大家商量着来,不能你一个人说了算。”
“这是自然,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一个人说了算?”
冯晔笑了笑,“家里面作坊的账目,也按照这样的方式来,你们看行不行?”
“没问题。”
阿灿和冯暄都点头同意。
“具体怎么操作,就让阿灵和嫂子,婶子她们自己商量吧,反正我们三个要出海,也管不了家里面的事。”
“对对,家里的事我们就不管了,现在去军叔家里分钱。”
“嗯,时间也不早了,军叔也该在等我们过去了。”
“那我们现在就过去。”
“走走走……”
冯晔他们三个起身出了家门,沿着海滩边上的路往村子里面走去。
路上,冯暄突然道:“阿晔,这收鲜船买回来了,准备让谁开?
你可别告诉我,你准备自己开收鲜船。”
“哪能呢,我肯定是要在渔船上,收鲜船就让爹或者凌叔来开吧。”
“一个人开船不够吧?”
“这……”
冯晔皱了一下眉头。
他还真的没有想这个问题,只顾着想要有一条自己的收鲜船。
收鲜船不比渔船。
渔船出海后,只要不是晚上,在白天其实任何一个人,随便教一下就能开。
但收鲜船不同,必须得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才行。
还得至少有两个人开船,才好轮换着休息。
这年头的船可没有卫星定位和导航,深处大海也就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方位。
而大海无边无际,想要找到一艘正在航行的渔船,并且进行补给和收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这确实是个问题……”
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阿灿打断了。
“这算什么问题,大不了让他们两个一起就是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他们都去开收鲜船了,那谁来送货去县里和市里?”
阿灿被冯晔问得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的忽略了。
他挠了挠头,道:“这……还真是个问题。
要不,到时候再商量吧?”
“嗯,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看吧。”
冯晔笑着继续说道道,“况且,收鲜船都还没影呢,我们就先别急着想那么多。”
“哈哈,也对,现在不着急,是我想的太多了。”
冯暄也跟着笑了起来,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下去,转而说起来了其他话题。
毕竟,收鲜船还只是他们脑海中的一个构想,离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前最重要的是,攒钱。
只有手里有了钱,他们才能去实现那远大的梦想。
三人一路说着,很快就到了萧昭军家。
坐下来寒暄了一阵,然后就开始算账分钱。
丰收号这一个月的收获不算很好,还没有他们这一趟出海挣的多。
一共出海了四趟,总利润加起来都还不到三万,平均一趟只挣了7000块多一点。
冯晔占股30%,分到手的钱的不到9000块。
至于冯暄和阿灿,那就更少了,1500块都没有。
倒是冯暄因为有提成和工钱的因素在,到手比阿灿多了200多块钱。
不过,他们也挺满足了。
丰收号的本钱早就挣回来了,现在到手的不管多少,都是纯利润。
只要账目没有弄虚作假,还有什么好挑剔的。
等冯晔他们点完了钱,萧昭军随即问道:“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再出海?”
“天气和海况允许的话,准备初六下午出去,晚上行船,等到凌晨两三点左右下网。”
“嗯,晚上行船确实比较好,船工还能好好休息一下,到时候咱们两条船一起出去。”
“好啊,那就这么说定了。”
就算萧昭军不说,冯晔也会提议一起出海。
两条船一起行动,还能互相有个照应,安全性更高。
再一个,丰收号跟着他出去,才能多挣钱,他也能多分到钱。
“军叔,从今天开始,我就不在丰收号上干了,得回我们自己的船上。”
冯暄突然开口说道。
萧昭军一点都不觉得意外,点点头,“行,那你另外安排一个人上船上干活。”
“这两天我找一下人,能不能找到,都会在后天晚上之前给你答复。”
“可以。”
事情商量完了,他们又在萧昭军家里坐了一会儿,聊了一会天,然后才起身告辞,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