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仲决定,改换战法。
毕竟,他知道,这里距离那西岐相当近。
他不相信,这里的战事,那个西岐国的姜子牙,会坐视不理。
即便不是他本人,亲自来观战。
也会派一个手下,来察看这里的况战。
此时的姜子牙,正在利用那土遁的法术,隐住了自己的身形,前来偷偷观察,战场上的形势变化。
当然,那个九天玄女,也没有闲着。
也躲在云层里观战。
毕竟,前世是那巫族的战将。
因此,自己也就心生怜悯。
开始对剩余的两位,施加那思维干扰。
自己施加思维干扰的方式,同那些特别卑鄙的人,根本就不一样。
自己施加思维干扰。
也只是劝说人家,不要再发生流血事件。
否则,事情就不好收场。
至于说,人家想要加入到谁的阵营里。
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
毕竟,人家现在,还根本就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
因此,也就说不上,是否背叛了什么人?
辛环此时,已经得知了山下的战报。
马上就找到陶荣,来商量。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本来四兄弟,就没有同那个闻仲太师,死磕到底的打算。
这个时候,九天玄女,又对二人,施加了思维干扰。
于是,二人就准备放下武器。
为黄花山,免去一场战事。
也给山上的弟兄们,免去一场浩劫。
于是,两个人就修书一封。
让人送到了闻仲太师的手里。
闻仲太师展开信件,只是看了一眼。
马上就高兴地大喊起来。
“这样最好!”
“他们所提的条件,我全都答应!”
于是,便开始让手下的兵丁,在山下安营扎寨。
第二天,便率领手下的兵丁,开拔到黄花山上。
在那里开始搭建擂台。
以便给黄花山上的四兄弟,一个展示修为的机会。
黄花山上的四兄弟,看到闻仲太师,果然按照自己,在信中所提出的条件。
有条不紊地办理着一切事宜。
也就心悦诚服地投奔到了他的麾下。
当然,闻仲太师,也通过擂台,让黄花山上的四兄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神威。
当然,闻仲太师这样做。
也有他自己的目的。
也想震慑一下,那近在咫尺的西岐国。
所有的接收仪式,都进行完了。
黄花山上,也就飘起了大商的龙旗。
并且,闻仲还把三十万大军,放在了这里。
统一交给黄花山四兄弟。
然后,就班师回朝。
现在的闻仲太师,就是大商王朝,最忙的一个人。
除了要忙于征战的事情。
由于皇叔比干,已经死了。
因此,还要腾出精力,来应付朝廷内部的纷争。
自己之所以,在商朝的内部,搞起了内卷。
那就是因为,自己不想撒手,已经牢牢地掌控在手中的权力。
因为他知道,一旦撒了手。
手中的权力,马上就会旁落到费仲,还有尤浑的手里。
这是两个小人。
也是成汤王朝中,最大的两个奸臣。
只是碍于大王的情面。
还有一点儿,那就是看在两个人,在朝廷当中的影响。
自己才没有下手,杀了他们两个人。
毕竟,现在的朝廷当中,都是人家的党羽。
自己行事,如果稍有不慎。
就会引起朝廷内部的动乱。
毕竟,闻仲太师的心里相当清楚。
此时,掌握在大商王朝手中,那成汤的江山。
就如同一只,在那风雨飘摇中,就如同,在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行走的一叶孤舟。
随时都会有翻船的可能。
呆在朝歌的这几天。
闻仲太师,在仔细地观察,朝中的每一个人。
总想要找到一个,可以把朝中的要事,进行托付的人。
一连观察了七天。
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托付的重臣。
也就是刚刚融入到,贵族圈子里的大国师——申公豹。
自己把朝廷里的事情,全都托付给了这个人。
可是,自己仍然不放心。、
借着在朝歌城里,演练兵马的一个月的时间。
也在暗中观察,申公豹这个人的人品。
还有他的办事能力。
通过几天的观察。
自己知道,这个大国师,在朝歌城里没有家。
每天的吃住,都在皇城之中。
他是每天第一个起床的人。
也是第一个走进办公室的人。
这一个月的时间当中,总在兢兢业业,替那个懒得司理朝政的帝辛。
认真地批阅着奏章。
同时,也回复着各地的来文。
把所有国家的内务,都打理地井井有条。
闻仲太师放心了。
于是,也就带着朝歌城中,成汤王朝当中,最精锐的部队,又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