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再回首我心依旧 > 第466章 残暴不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缨听闻陈淮山竟然投靠了云熙这一消息后,顿时火冒三丈,气得她在朝堂之上犹如一只被困在牢笼中的猛虎一般,来回不停地踱步。只见她双眉紧蹙,美目圆睁,满脸怒容,那愤怒的气息仿佛能够燃烧整个朝堂。而在场的那些大臣们,则被云缨如此盛怒的模样吓得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触怒这位正在气头上的皇上。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唯有云缨急促的脚步声回荡在众人耳边。

云缨一声令下,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将陈淮山一家老小全部抓捕起来。陈淮山的家人惊恐地哭泣着,他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待遇。

云缨看着他们,心中没有一丝怜悯。她想到陈淮山的背叛,想到他给国家带来的耻辱和损失,心中的怒火就无法平息。她决定要用最残酷的方式来惩罚他们,让他们为陈淮山的罪行付出代价。

在京城的广场上,一场血腥的凌迟开始了。陈淮山的家人被绑在柱子上,刽子手们用锋利的刀子一片一片地割下他们的肉。他们的惨叫声响彻整个广场,但云缨却不为所动,她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复仇的快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淮山的家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们的尸体被扔在广场上,任由野狗啃食。云缨看着这一幕,心中的怒火终于得到了宣泄。她转身离去,留下了一片血腥和恐怖的景象。

云缨站在城楼上,俯瞰着下方的人群。她的眼神冰冷,充满了愤怒和仇恨。陈淮山的九族被士兵们押解到了城楼下,他们惊恐地看着云缨,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云缨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陈淮山,你这个叛徒,你以为你的九族能够逃脱惩罚吗?今天,我要让你知道,背叛我的下场!”说完,她挥手示意士兵们动手。

士兵们得到命令,立刻举起手中的武器,向陈淮山的九族砍去。一时间,城楼下响起了一片惨叫声和哭喊声。云缨看着这一幕,心中的仇恨并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她转身离开城楼,留下了一片血腥的场景。

从此以后,云缨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恶魔,她的名字让人闻风丧胆。但是,她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只知道,要让那些背叛她的人付出代价。

云缨缓缓地低下头,目光落在了地面那滩触目惊心的鲜血之上。只见那鲜血犹如秋天里纷纷扬扬飘落的枫叶一般,静静地铺陈开来,形成一幅诡异而又凄美的画面。她凝视着这片血渍,嘴角竟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随后,云缨轻轻地抬起头来,迎着微风,发丝随风飘动。她迈开轻盈的步伐,朝着宫中走去。一路上,宫女和侍卫们见到她都恭敬地行礼,但她却仿若未闻,只是自顾自地走着。

终于,云缨回到了寝宫之中。她慵懒地坐在榻上,对着一旁侍奉的侍女素儿轻声说道:“素儿,去把朕的那件红色衣服拿来。”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

素儿赶紧走过去,从柜子里拿出来,给云缨穿上,云缨每逢杀人之后都会穿上这件红色衣服,仿佛是在炫耀自己的赫赫战功。

云缨站在镜子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冷酷和无情。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她知道,这件红色衣服是她的象征,是她的荣耀。

素儿看着云缨,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恐惧。她知道,云缨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她的手中沾满了鲜血。但是,她也知道,云缨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她的信仰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云缨转过身,看着素儿,说道:“素儿,你知道吗?这件红色衣服是我最喜欢的衣服,它代表着我的荣耀和信仰。”

素儿轻轻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一丝羞涩和敬畏。她的声音轻柔而恭敬,说道:“奴才知道,但皇上,您要穿上真好看。”

云缨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威严和自信。他低头看了看身上的龙袍,金色的丝线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尊贵和权力。

“素儿,你可知道,这龙袍代表着朕的身份和地位,穿上它,朕便是天下之主。”皇上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霸气。

素儿静静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她深知皇上的威严和权力,也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皇上,您的龙袍真的很美,它让您更加威严和尊贵。”素儿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一丝敬佩和崇拜。

云缨微微点头,他的目光落在素儿的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和关怀。

“素儿,你是朕最信任的人之一,朕希望你能一直陪伴在朕的身边。”皇上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深情和期待。

素儿的心中涌起一股感动和幸福,她低下头,轻声说道:“奴婢愿意永远陪伴在皇上身边,为皇上效力。”

云缨微微一笑,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素儿的头发,眼中闪烁着一丝温柔和关怀。

“好,朕相信你。”皇上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和信任。

素儿,原名王丛山,一个面容秀气的男子,他的模样与刘治有着几分相似。云缨为他取名为素儿,是希望他能如一张白纸般纯净无瑕。

素儿的眼神清澈而明亮,仿佛能洞悉一切。他的皮肤白皙,如同羊脂玉般温润。那高挺的鼻梁和微微上扬的嘴角,为他增添了几分儒雅之气。

云缨静静地凝视着素儿,心中充满了期待。她希望素儿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那份纯真和善良。

素儿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紧紧地盯着云缨。她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敬畏,眼前的这个女子仿佛是一个恶魔的化身。

云缨的脸上时而露出柔情似水的笑容,让素儿感到一丝温暖;然而,转瞬间,她又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刽子手,杀人无数。

素儿深知自己的每一步、每一句话都必须小心谨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云缨的表情和动作,试图揣摩她的心思。

在云缨的身边,素儿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危险的旋涡之中,随时都可能被吞噬。她默默地祈祷着,希望能够平安无事地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云缨那深邃而炽热的目光,宛如两道燃烧着熊熊火焰的火炬,直直地投射在了素儿那娇柔的面庞之上。他的眼神之中饱含着无尽的深情与眷恋,仿佛要将眼前这美丽动人的男子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灵魂的深处。

只见他微微颤抖着嘴唇,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轻声说道:“素儿啊,切莫离朕而去!朕实在无法想象失去你的日子将会是怎样的一片黑暗与孤寂。你就如同朕生命中的阳光,给予朕温暖和希望;又恰似朕心灵深处的港湾,让朕疲惫的心能够找到栖息之所。朕真的不能、也绝对不可以没有你啊!”

素儿小心翼翼地应和着,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生怕自己哪句话不小心冒犯到眼前这位高高在上、权倾天下的人物。他微微颔首,轻声说道:“素儿又怎敢有离开皇上之心呢?素儿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够永远陪伴在皇上身旁,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说罢,她抬起头来,目光盈盈地望向对方,眼中满是温柔与忠诚。

云缨对着他展颜轻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般绚烂夺目,她的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一丝温暖的神色,仿佛能够融化世间所有的寒冷与冰霜。一旁的素儿见状,心领神会地点点头,随即上前一步,伸出双臂轻柔而又坚定地将云缨抱入怀中。然后,她迈着轻盈的步伐,朝着寝室的方向缓缓走去。

此刻的云缨,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杀戮,心中的紧张和压力急需得到释放。每一次执行完这样危险的任务后,她都需要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来平复自己的情绪,让那颗因杀戮而躁动的心重新恢复平静。而寝室,则成为了她最好的避风港。

云缨站在朝堂中央,她那娇美的面庞因为刚刚尽情地释放了内心的情绪而显得有些微红,但眼神却坚定无比。她环视着在场的大臣们,声音清脆响亮:“诸位大人,陈淮山此贼竟然卖国求荣!如今我军前线失去了得力将领,形势危急万分。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不知哪位英勇之士愿意挺身而出,领军出征呢?”

云缨的话语如同洪钟一般在朝堂上回荡,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人应答。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然而,云缨并没有丝毫气馁,她挺直了身子,继续说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长驱直入吗?国家需要勇士,需要有人能够带领士兵们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啊!”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众朝臣们面色阴沉地交头接耳,他们心中早已明晰当前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局势。云熙率领的大军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步步逼近,这场战争的胜负似乎已毫无悬念。众人皆知,云熙之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其战斗力堪称恐怖至极。面对如此强敌,即便己方倾尽全力前去抵御,恐怕也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因此,许多人心里暗自思忖着:若此时贸然出兵迎战,无疑等同于自寻死路!

与此同时,一些心思缜密之人还联想到了之前与云熙对抗过的陈淮山。想当初,陈淮山也曾信誓旦旦地率军出征,妄图阻挡云熙的进攻步伐,但最终却落得个全军覆没、家人灭门九族的凄惨下场。如今若是选择投降,是否会重蹈陈淮山的覆辙呢?这一问题如沉重的阴霾般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令他们陷入深深的纠结与恐惧之中。

只见那英姿飒爽的云缨柳眉倒竖,美目圆睁,怒视着朝堂之下噤若寒蝉的众朝臣。她双手叉腰,娇喝一声:“尔等究竟是怎么回事?竟然无一人站出来说话!平日里一个个能言善辩、夸夸其谈,如今到了这关键时刻,怎就全都变成了闷葫芦?难道都成哑巴啦不成!”

云缨越说越是气愤,胸脯剧烈起伏着,声音也愈发高亢起来:“诸位皆是吃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荣华富贵之人。正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如今国难当头,外敌入侵,正是需要你们挺身而出的时候!可你们呢?一个个贪生怕死,畏缩不前,简直就是一群酒囊饭袋!”

众朝臣们站在朝堂之上,个个面色阴沉地聆听着云缨的讲话。他们心中暗自咒骂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子,对于她竟敢自立为王这一行为感到无比愤怒和不屑。

“一个女人,不好好相夫教子,居然妄想着称王称霸,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有的大臣咬牙切齿地低声说道。

“哼,如此荒唐之举,还敢在此大放厥词,真是不知所谓!”另一些人也附和着表达不满。

然而,尽管众人心中对云缨充满了鄙夷,但迫于她如今的地位和权势,表面上还是不得不保持沉默,只是用眼神交流着彼此的愤慨。

就在此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慈祥但却透着一股威严之气的老者缓缓地站起身来。他迈着稳健而又略显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向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中央。这位老人正是历经两朝风雨的元老重臣——魏国忠。

待行至朝堂正中后,魏国忠先是轻咳了几声,仿佛要将喉咙中的不适咳出一般。随后,他稍稍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说道:“启禀吾皇陛下,如今先皇之子已然于黎城称王。臣以为此乃顺应天意之举啊!既然如此,何不索性将先皇之子迎回京城,立其为帝,让他统领我大楚江山,以安天下万民之心呢?如此一来,也可告慰先皇在天之灵,使其能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啊!”说罢,魏国忠微微躬身,向皇帝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