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五百五十二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ps:这章……依旧占坑,现在正在全力修改前面的占坑章节,已经修改到第五百三十九章,正在一点点的赶进度。

大明开国初年,大部分官老爷们都拥有“开国爵位”和“官员俸禄”两份工资和赐予的封田,也就是绝大多数官员收入很高,至于后来才慌忙投靠朱元章、无功无禄的官老爷们也并不是真个像他们说的那么穷。

别扯什么大明两百多年没涨过俸禄,因为大明后期涨不涨俸禄跟朱元章有个锤子关系?也别胡扯什么“祖制不可变”,因为大明每朝每代的典籍制度都在不停变化,到后来已经变的朱元章都不认识。

还有,很多人胡扯什么两汉时期三公的俸禄是四千石,而大明正一品官老爷们的俸禄却只有1044石,试图以此来证明大明给官老爷们的俸禄很低,是大明委屈了官老爷们,然而正如中原堂口某个堕落文人所言:抛开对错不谈就是耍流氓——两汉时期的一升大概是220亳升,而大明的一升则是1022毫升,大明正一品官老爷们的1044石换算到两汉就相当于4849石,比之两汉的四千石差不多要高出一千石。

说白了吧,大明的官老爷们之所以一个劲儿的哭穷,喊着朱家皇帝给的俸禄不够花销,一是因为史书记载着大宋时期的官老爷们高收入、高花销、高享受,而大明的官老爷们拿着大明的标准去对标大宋,心理上自然就出现了落差。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收入不足以满足花销的需求——官老爷们要迎来送往,要孝敬上官,要有人情事故,要雇佣下人,这些可都是要花钱的,再结全比如俸禄标准执行不到位、物价上涨等因素,大明的官老爷们哭穷似乎也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以大明着名的清官海瑞为例。

海瑞任淳安县令一职的时候,工资经七折八扣,实际领到的是十二石大米,二十七两银子和三百六十贯宝钞,其中宝钞因为疯狂贬值且不易流通等原因直接忽略不计,仅以十二石大米和二十七两银子来计算,它能不能使一个五口之家过上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日子呢?

明清时代的社会经济史研究表明,当时普通百姓五口之家每年如果有30两银子,日子已经可以过得相当不错了——以每年每户(以一家五口计)日常生活所需口粮为米15~18石(以常年米价1石值银1两为准,约需银15~18两);副食(包括油盐、肉荤、菜蔬之类)全年每户支出约银七两;全年每家用布匹支出大约用银三两;燃料每年支出约银三两,全年生活费支出总计为银三十两左右。

以海瑞的俸禄来看,一家人的生活应该不至于非常困难,然而现实就是海瑞连两斤肉都买不起——原因主要在于海瑞家人口多,与老百姓一家五口没法比。

海瑞在淳安的时候,除了老母、妻子之外还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加上家仆、丫鬟,上上下下怎么着也得有十来口人,当原本供应五口之家十分富裕的工资拿来养活十来口人,这点儿工资就难免有些不够用了。

因此,明代官员哭穷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工资低,而是因为家口庞大——海瑞的家庭结构已经算是非常简单的,生活标准也不算高,但已显得捉襟见肘了,至于其他官员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真正让官老爷们疯狂哭穷的最大原因,还是在于纳妾。

海瑞七十五岁去世的时候,身边还有两个小妾——连大名鼎鼎的海刚峰都有两个小妾,其他各级官老爷们是个什么鸟样儿,自然也就不用多说了吧?

所以,所谓的大明官吏工资过低实际上是相对于官员相对庞大的家口以及纳妾等家庭问题才造成的,因为朱元章也好,大明后来的各代皇帝也罢,换谁都不可能替官老爷们承担纳妾所需要的花销。

另外据江湖传言,大明因为贪腐而被查的官老爷们大概有95%出现了违规多纳小妾的情况——相对于纳妾以及养妾的花销,工资要是够用才叫见了鬼。

或者说,即便是到了后世,那些被查的官老爷们大多也存在有多个小妾,需要花销的地方太多等现象。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那就是官老爷们的生活大多奢侈,但是朝廷并没有理由要为此埋单——官老爷们能不能像老百姓一样生活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如果说因自己生活水平过高而导致自己的工资不够用,并以此作为贪腐的理由的话,那么“理由”永远是存在的。

凭心而论,朱元章这话的前半段多少有点儿扯,因为那些官老爷们也大多都是十年寒窗一步步考上去的,要说他们坐享天禄也并不全对,但是这些话的后半段就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普通百姓辛辛苦苦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一遇水旱蝗灾之类的更是能要了全家的命,官老爷们如果不念百姓生计艰难反而盘剥虐害,也确实称得上毫无人性。

更别说朱劲松朱皇帝还是实行的高薪养廉法,给大明官老爷们的俸禄不说是整个中原堂口有史以来最高的吧,起码也足以保证那些官老爷们衣食无忧,哪怕一个九品芝麻官的俸禄都足以养活一家十口。

而且现在的大明还把吏也纳入了给薪给酬的范围当中,并不需要官老爷们自己承担吏员的花销,这又让官老爷们节省了很大一部分支出。

所以,官老爷们现在还不满意,还想鼓动的着生员们去闹腾,还喊着朱皇帝和朝廷太过于苛待他们……

朱皇帝忍不住骂道:“他娘的,要说太祖皇帝苛待了他们也就算了,可是朕也苛待他们了?”

同样是一国之主,但是一国之主跟一国之主是不一样的。

只是反馈回来的消息让朱皇帝很是懵圈。

大明有没有麻风病?

有。

但是跟倭国那边没几天时间就传了一大片相比,大明这边儿的麻风病就很迷。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大明的人口流动性可是要远远超出倭国的。

按照大明现有的人口流动性来计算,传播性相当强的麻风病居然没能传播起来,这就真的很神奇了。

直到拿着各地方官府的奏疏和锦衣卫的情况互相印证之后,朱皇帝才算是搞清楚了问题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大明百姓的生活条件比之大清要强出了无数倍。

所谓生活条件方面的强,并不仅仅指的是粮食储备方面,而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一旦遇上大明这种百姓生活条件比较好而且官府还极其不讲理的喜欢拿医生、药材砸人的氪金玩家,麻风病就算想快速传播也没办法。

我也是这种状态——睡不够,出虚汗,脑子不够用,敲键盘都能敲到脑袋昏沉加手指疼痛,这踏马就是小感冒???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另外,新的变种马上要来了,大家还是想办法准备一些拉肚子的药,再不济也要准备一些塑料袋……

德川家齐的脸色当即就黑了下来。

现在倭国那些良民、贱民跑到大明商人的周围躲藏,幕府方面能怎么办?

万一激怒了那些大明商人,惹得那些大明商人抽刀跟幕府对抗,最后倒霉的还是幕府!

心中越想越纠结,德川家齐干脆皱着眉头问道:“有没有跟那些明国商人交涉过?难道他们就不怕被传上麻风病?”

德川家齐一脸懵逼的问道:“难道他们不知道麻风病的传染性有多强?还是说,他们有办法解决麻风病?”

德川家齐整个人都麻木了——既在乎却又不在当回事儿,这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眼看着德川家齐整个人都陷入了呆滞,渡边右卫门便又试探着问道:“将军阁下,我们是否还需要为那些大明商人准备一些药材?”

德川家齐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脸上写满了纠结。

说着说着,德川家齐忽然又长叹一声道:“我们倭国,终究还是要依靠大明,倭国究竟还是要跟大明做生意啊。”

渡边右卫门也陷入了沉默。

渡边右卫门忽然想到了之前吃过的一道美食。

驻军烩。

这是一道由倭国人首创并且很快就发扬光大的美食,除了在大明和法兰西之外,这道美食已经伴随着倭国仆从军的脚步传向了整个世界。

卑微若斯的倭国,置倭国自家的良民、贱民于不顾,花费一些心思给大明的商人老爷们准备一些药材,这不是很合理的事情?

……

身为一个大明商人,齐峰已经在倭国的药材市场上深耕了近十年时间。

这十年的时间里,齐峰心里的想法也从一开始的赚钱,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享受生活。

在后世滚着叽歪患者横行的年代,傻贼鹰豢养的那些狗儿子们总是拿“这国怎,定体问”来说事儿。

问题是朱皇帝自己却陷入了“定体”的疑问当中。

改成欧罗巴那套所谓三权分立的滋油体?

其实这种想法也只能想想,真要是把这套玩法搁在中原堂口那就是作大死。

想要深入分析这里面的具体原因未免太过于复杂,但是归根到底,却终究是利益两个字。

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欧罗巴和傻贼鹰那些蛮子们普遍心大的原因。

因为欧罗巴那边儿从来就没有过真正大一统的王朝,蛮子们也习惯了小国寡民的心态,同样也习惯了小朝廷制。

毛熊也差不多——布尔什维克好不好?好!关键是人这种生物是有欲望的!

这种玩法在平时当然没什么问题,毕竟连中原堂口的百姓似乎也是如此,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一旦到了类似于小冰河这种灾害频发的时候,或者说到了百姓真正活不下去的节骨眼上,大小朝廷的区别就现出来了。

傻贼鹰当然也没比欧罗巴强到哪儿去,要不然拜振华同学也不会登上宝座,更不会出现傻贼鹰内部开片由二毛开始的天大笑话。

然而同样是大朝廷制的布尔什维克直接搬过来用也未必就能行。

直接照搬布尔什维克的那一套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大明现在并没有那一套理论的生存环境。

大清这才凉了几年?

当然不能说这套理论是错的,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么宣扬的。

搏个从龙灭贼之功,不比全心全意给那些泥腿子们当仆人要强的多?

彼时的中原堂口,还没有经历过即将彻底亡国灭种的痛。

尤其是在皇帝慢慢放权的情况下,内阁甚至可以直接顶替皇帝的作用。

因为朱皇帝直接明确了内阁的江湖地位。

但是权柄归权柄,实际上能够领导六部的内阁阁老们品级却不算高,所谓的领导六部其实也是名不正且言不顺,另外还有司礼监制约。

御史台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喷人,皇帝、文武百官全都是他们要盯防的对象。

而大明律的最终解释权却又在刑部。

总之就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部门都有,彼此之间的职责也很明确,彼此之间既要互相扶持,同时也得相互制约。

想通过换相来重新拿回权利?

这就让大明的国体处于一个很微妙的状态:看上去很是美好,差不多可以算是虚君的典范,除了还有个皇帝之外,剩下的已经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冥煮滋油了,甚至可以说是在以近乎完美的姿态在运行。

然而朱皇帝的心里很清楚,这种完美基本上就是扯蛋。

甚至于兔子的那一套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无论是当初挥泪斩了两个马谡,还是后来先富却不愿带动后富甚至想把手伸到朝堂上面,这些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

一想到这里,朱皇帝又忍不住自嘲的笑了笑。

自己再怎么样也不是个神,哪儿有可能解决那些久远的事情?

“还有那些自个儿跳出来作死的官老爷们,该怎么处理就不用朕多说了吧?”

当然不用朱皇帝再多说了,因为朱皇帝已经用了“朕”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