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局稳下来了,高适也到了奉命离开的时候了,陈公公亲自相送。

临别之前,高适对着陈公公说道:“严武年轻勇猛,这七万吐蕃军,极寒难耐,指日可破。”

“高中丞当然清楚,只是如此一来,击破吐蕃军的功劳全归了严武。”

陈公公的脸上露出惋惜的神情,一夜的谈话,外加清晨一起冲杀于敌阵,陈公公对于高适的人品和才智,非常欣赏。

高适没有多余的话,干脆利落的对着陈公公报以叉手礼:“就此别过!”

高适牵马离开,陈公公赶紧说道:“这次路过程成都,我见到了杜甫。”

“高适驻足并没有回身,只是淡淡的问道:“杜甫?他可安好?”

“一切安好,他说郭子仪为李白求情,那是您写信恳请的?他说高中丞之所以不亲自出面,是怕你和李白的旧情,授人以柄,反而会害了李白!”陈公公如实转述道。

高适听闻微微一笑,他上马缓步离开,并没有一刻的留念。

陈公公看眼高适部位说动,大声的喊道:“我还有李白的消息,年前先皇大赦天下,李白被赦免了。”

高适听闻立刻回身,面露惊喜,李白始终是他的牵挂。

陈公公说道:“他遇赦免之后写了首新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与此同时被流放的李白,刚过白帝城,就收到了赦免令,重获自由的他仰望天际高呼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年迈的李白再次展现控鸟之术,长江之上,李白放肆大笑,随波逐浪。】

演播室内贝宁看过剧本之后感慨:“该死这个局布的真大,让李白为焦点,

让朝内与敌军全都知晓自己与郭子仪因为白产生嫌隙,避战不出。

当敌军来袭,在故意放弃云山城退守泸水关。

对着俘虏演戏假装受伤,让他亲眼目睹不合。

随后并放走俘虏,借机放出假消息。

让吐蕃敌军认为自己气数已尽,从而卸下防备。

当吐蕃军被诱出云山城,自己悄然间杀了个回马枪,一举形成瓮中捉鳖的局面。

算计的真的太厉害了。”

“这一番对话,补上了剧本最后一点点漏洞,这个剧本完美。”金和光忍不住夸赞道。

“高适的高风亮节,不贪慕军功,一心只为天下安宁,这气节当痛饮三杯。”力巴博斯端起茶杯说道。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精于用军,为国效力,志在建功,何求功劳,

这是高适最明白的原则和道理。

守则定志,不忘初心,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不负一生所学。

高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我们华夏时代传承的文风国学。”

刘真云一脸严肃而郑重的作出总结。

【大战之后,高适换下戎装,远离冰天雪地,他一身常服,身边只有一个书童。

他俩在一个亭子修整,书童倒腾行李,《河岳英灵集》一不小心掉落出来。

高适看着熟悉的册子,俯身捡起来,看了一眼笑着问书童:“这册子里面,你最喜欢哪个诗人?”

书童不假思索的回复:“当然是中丞你的啦!”

“少拍马屁,还有谁?”高适笑着问道。

“崔颢,王昌龄,孟浩然都好,岑参的也好,王维的我有点读不懂,当然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李白。”

两人上马之后缓步而行,书童犹豫许久问出口:“中丞,为什么杜甫的诗没有收集在这册子里面?”

高适听闻,微微一皱眉随后立刻释然:“以后别的诗集会收录的。”

“有眼无珠!”书童气愤的撅起小嘴,表情很是不服。

“哈哈~~~”高适看着书童的样子不禁大笑起来。

“听提到过的额黄鹤楼的诗,这册子都有收集,只是可惜黄鹤楼烧没了。”书童面露惋惜。

“无妨,只要诗在,总有一天黄鹤楼还会重现。”高适淡然的说道。

主仆二人,一边行走,一边对着诗,以长安为题: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遥看长安日,不见长安城”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高适登高远眺,看着恢复宁静的华夏大地感叹:“长安~~长安呐,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一声鹰啸,一只苍鹰冲天而起,翱翔在天际,高适耳边响起李白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气,扶摇直上九万里~~~~”

往昔的好友一一浮现,高适回想起哪一张张面庞,不由仰天大笑。

这一年冬,李白去世。

两年之后,高适封渤海侯,同年他也去世,他是唐代诗人中,官职成就最高的。】

“以苍鹰开局,以苍鹰结束,这是33号的风格。像极了上一场的《阿甘的正传》。”

“比起《阿甘的正传》,这些个剧本还是差了不少。”

“不错,但是又怎么样呢,碾压对手就可以了,不必强求本本封神。”

“就是,每一本都封神,这还让人活不活了,弄不好33号要被拉去切片了。”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看这一幕这古诗,李白还真的是为高适所写,太形象了。”

“可不是嘛,高适这报效国家,不徇私利的高洁君子形象真的无敌了。”

“靠,我高家先祖如此,吾等后辈必当效仿,从军去。”

“说的真好,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文化不断,华夏永存。”

“33号真牛,一句话点出主旨,国学什么的就是要传承下去。国学在华夏就在。”

“这最后的古诗好多没听说过啊!两句两句的,33号你能不能都写出来啊!”

“就是急死人了,我导师都快被气炸了,正破口大骂中。”

“33号,我导师出发了,来堵你了,你小心点!”

“这结局完美,完美收官,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