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铺子主人的兄长在京城做了大官,朝廷规定官员不得经商,于是他就把二弟一家接去京城帮他经营铺子,当然铺子也得挂在二弟名下。
这家杂货铺子要一千五百两银子,带着铺子里的所有货物。
众人赶到铺子,叶云竹一看就相中了,铺子开间很大足有八十多平,而且窗户很大且有两扇,使得室内光线非常明亮。
铺子左手边是一家布庄,右手边是一家脂粉铺子,这位置开绣庄正合适。
铺子后院里还有三间正房和两间西厢房,院子里有一架葡萄树,院子的角落有一口水井,屋后有一小块菜地,菜地角落里是茅房。
房子虽然老旧了些,但都是砖瓦结构,且保养得很好,再住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
这铺子只要一千五百两,简直是巨便宜,何况还有铺子里那么多货物,那些货物也值上个一二百两银子。
看来她的锦鲤运又爆发了。
叶云竹生怕房主反悔,当即就从袖袋里掏出银票给了房主,正当众人要去衙门过户时,其他牙行的牙人也领着人来看房了。
那个买家应该也是相中了的,听说房子已经卖出去了,脸上那失望的表情,掉下来都能把地板砸个坑。
叶云竹生怕中途有变,催着房主一起去衙门过了户。
当盖着大红印章写着叶云兰名字的房契到手时,叶云竹才放了心。
太好了,姐姐的嫁妆到手了。
铺子到手了,接下来就是清空铺子,给铺子进行内部装修。
这些事叶云竹都交给林嬷嬷去办,杂货铺里有用的货物都拿回家里,用不上的就低价甩卖,只用了三天货物就清仓了。
卖回来八十多两银子。
于是叶云竹画出了装修的图纸,让林嬷嬷找木匠师傅按照图纸进行装修。
二十天后铺子就装修好了,别的装修倒是不贵,只有琉璃窗一项就花了五十两银子。
总共装修花了一百两银子。
叶云竹给窗户都换成了琉璃窗,这样室内光线越发充足,而且在大街上就能看到店铺里的货物,这是最好的广告宣传。
此时明水县城里的铺子没有一家用琉璃窗的,叶云竹是第一个。
涿州府城里倒是有不少店铺都安着琉璃窗,所以琉璃是从府城买回来的。
大乾朝的琉璃比后世的玻璃略差些,没有那么透明,而且含有少量杂质。
但比纸糊的窗户亮堂太多了。
铺子装修完,开窗放了两天味道,古代的装修还是非常环保的,只有油漆有些味道,放两天也就行了。
叶云竹还让装修的木匠师傅们做了很多衣架和衣挂。
此时叶云兰带着橙子和桃子已经做好了六十多套襦裙。
橙子和桃子虽然绣工不行,但裁衣缝衣她们手艺很好,所以基本上都是叶云兰画出线条,她们俩裁剪缝合,然后叶云兰刺绣。
大乾朝已经有熨斗了,就是最古老的铁烙铁里面装上木炭的那种。
这种烙铁一不小心就会把衣服烫糊。
叶云竹空间里有蒸汽挂烫机,所以凡是挂到衣架上的襦裙,叶云竹都用挂烫机熨烫得平平整整。
这天是十一月初六,是个黄道吉日,姐妹绣坊正式开业了。
昨天,叶家五口就来到了明水县,特意来参加开业典礼的。
店铺牌匾也早已经做好,此刻上面蒙着红色绸布。
古代人娱乐实在是少,所以不顾大冷天的,很多百姓们围在店铺门前看着热闹。
到了吉时,叶晨北点燃了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叶云兰亲手揭下牌匾上的绸布。
棕红色的牌匾上刻着四个烫金大字:姐妹绣坊。
鞭炮一结束。
叶云竹就扯着嗓子大声宣布:“父老乡亲们,姐妹绣坊今日正式开业了,为了庆祝开业大吉,店内所有服饰今天一律八折优惠,明天就恢复原价,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围观百姓们早就从琉璃窗里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衣裳,加之外面天气寒冷,所以大门一打开,众人就蜂拥进了屋子。
一进屋,众人立时被新奇的店内装修和衣服的摆放风格震惊了。
衣服还能这样挂着卖?
不过这样挂着的确更好挑选,看起来整整齐齐的也更好看。
每个样式的襦裙挂在一个衣架上,一个样式有六种颜色,每种颜色的裙子都有大小两个号码。
裙子的面料分绸缎和细棉布两种。
绸缎的襦裙每件价位在三两到六两之间,价位区分主要看刺绣的难度,刺绣越是精美复杂的,衣裙就越贵。
细棉布的襦裙每件价位在四百文到七百文之间。
姐妹绣坊里只有女装,不经营男装。
这也是叶云竹的主意,总得给别的绣坊留条活路不是?
涌进来的女眷们,一下就被这新颖的衣服款式吸引了,这世上竟然有这么好看的衣裳?
有那不缺钱的女士们就去试衣间试了一下自己相中的颜色和款式,结果从试衣间里一出来就立马被众人围观了,这衣裳也太好看了叭!
一有了真人模特,其他女眷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人们纷纷挑自己喜欢的样式去试衣间试衣。
一上午的功夫,就卖出去了二十多套绸缎襦裙,十多套细棉布襦裙。
存货一下就去了一半,喜得叶云兰眉开眼笑的,一方面高兴衣裳卖得快,一方面又忧愁快断货了,衣裳不能及时上架。
叶云竹笑道:“放心吧,姐姐,这是第一天开业有八折优惠,所以买得人多,明天客流量就下来了。”
没等到明天,下午人就明显少了起来,姐妹俩和两个丫鬟还能抽出空来继续做活。
到了晚上基本就没有人进店逛了,姐妹俩将窗户和门板都上了,就坐在店铺里盘算今天的收入。
今天一共卖了四十一套裙子,一共收入了一百二十五两的银子。
刨除各种成本,净赚了七十多两,利润还是很高的。
这要是上绣庄给人家当绣娘,一个月最多也就赚十两银子。
这一天就赚了七十多两,马上就要过年了,整好了头年就能把买铺子的钱赚回来了。
晚上回到杏花胡同,叶家众人听说了这一天的营业额就有一百多两,也高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