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宋风云 > 第356章 蔡京投机上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宋被赵煦经营得大好的江山,落到赵佶的手里,竟然就成了临危受命了。

汴京的朝堂上,赵佶诗兴大发。

当着所有的朝臣的面,他即兴作诗,表达了自己上承天命,下安黎民,必须要匡扶大宋,沿袭赵煦所推行的各种新法。

如果赵佶能够继续沿用赵煦那一帮奉行新法的人,在朝中辅佐朝政。

或许赵佶在沿袭新法上,还不至于出现太多的偏差。

赵佶此人,除了没有治国能耐之外,几乎算得上是个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都玩得精熟。

朝野谈起赵佶的才华,那都会竖起大拇指,陛下的才情,纵然放于当世的文坛,那也是首屈一指。

赵佶对金石,对字画那是特别有研究。

他亲自作出的画作,放在哪儿,那都堪称经典,在千古帝王之中,很少有人,能够有赵佶那般艺术造诣。

赵佶荣登帝位,如果不能赏玩金石字画,那这皇帝当起来,倒不如做个普通王爷。

向太后本来以为,以她的身体状况,怎么着,也可以替赵佶视朝几十年。

可没曾想到,她垂帘听政不及一年之久,就身体有些吃不消,不得不还政给赵佶。

她扶立赵佶,无非是要打压赵煦与赵似的亲娘朱太后,直到她奄奄一息的时候,她似乎已经隐隐地感觉到,自己费尽心力,扶植起来的赵佶,除了不会当皇帝,其他的事情,都还相当不错。

朝中有老臣,前往拜见向太后。

他们都说起皇上的各种痴迷的爱好,原本向太后也以为,她一手扶起来的新皇,会听命于她。

可这赵佶,叫嚣得最厉害的,便是要把那些推行新法的人,召集起来,为大宋朝廷效命。

向太后从来都特别反感朱太后的儿子赵煦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当赵煦驾崩之后,她以为,可以用自己扶立起来的赵佶,像高太皇太后那样,把那些守旧派请回朝廷。

向太后驾崩以后,更是无人可以管得了赵佶。

他找了一个特别懂画的童贯,叫童贯带着人,拿着钱,到全国各地,去给他收罗各种民间的画作与奇花异石。

赵佶身边,有个极有见识的大臣王黼,对赵佶那种雅趣,恨不得夸上天去。

“陛下,金石名画若是落于凡夫俗子之手,岂不是明珠暗投。所有绝世精品,亦如良臣逢明君,须得像陛下这样,深谙其中绝妙,方有遇知音之感。”

赵佶连声说道,“王爱卿所言,正合朕意啊。”

“传朕旨意,各地官吏,当以敬献奇花异石为要务,以便朕于宫中,也可尽观天下灵秀之物。”

朝中竟然有好几个人,站出来,说此举甚妙啊。

奇石再美,流落民间,那也没啥意义,倒不如费点人力,从四面八方,运往京城。

王黼大力推崇此事,值此盛世,陛下又酷好丹青,能够把天下的奇花异石,尽搬至汴京,那也比起陛下前往各地,来得便捷。

童贯捡到了鸡毛,当成令箭,还真是不遗余力,倾举国之力,到处去搜索奇花异石,然后,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把那些东西,从全国各地,运送到京城。

在大宋的官道上,随处可见,押运着花石纲的官差,马队。

能力卓着的童贯大人,在搜罗奇珍异宝的时候,顺便还从杭州,替赵佶发掘了一个惊世大才蔡京。

本来,赵佶继大统后,朝臣们就纷纷上奏,指陈蔡京犯下的过错。

赵佶将蔡京逐出了汴京朝堂,把他外放到了杭州一带。

蔡京得知童贯到杭州一带,寻访字画奇石,便想方设法接近童贯,暗地里投其所好,给了童贯很多好处。

蔡京又把自己所画的物件,交给童贯。

童贯得了蔡京好处,自然要替蔡京运作,他不断地把蔡京的各种作品,送到赵佶的面前。

毕竟童贯极具才情,对于蔡京的那些字画,全都给予浓墨重彩的点评。

那意思,无非是想要在赵佶面前,隆重地举荐才华横溢的蔡京。

其实,朝野都知道,这赵佶可不是一般的惜才,宫里有个梁公公,跟在赵佶身边,对赵佶那瘦金体的字,从叹服到模仿,结果,居然可以写出来,连赵佶都没法辨识出来。

不知大宋朝,从哪个时候开始,这送到皇帝面前的所有奏章,那得皇帝一支笔,从头到尾御笔亲批。

这赵佶简直是如获至宝,那梁公公能够把自己的字写得那样精熟,自己也就可以不用成天面对那么多的案卷,甚至,诏书,也可以由梁公公帮忙写出来了。

童贯对蔡京的大力举荐,到底还是起了作用,虽没有直接让蔡京回汴京朝堂,却已经引起了赵佶的重视。

赵佶并没有因为蔡京书画了得,就直接把他召回京城。

这后来,京城里的高官们,也开始为蔡京做工作。

甚至有人故意在赵佶面前,说起以蔡京的才华,完全可以把以前没有做好的新法,推行得更加得力。

赵佶的耳边,不停地有人在推荐蔡京,就连那个成天帮他写诏书,御笔批奏章的梁公公,也给赵佶说起,蔡京贤德可以成为陛下的得力助手。

就连赵佶回到宫里,那些居于深宫的爱妃们,也都在赵佶面前,说起现在朝堂之上,事务繁多,那就是因为没有选好一位贤能的宰相。

那个成天呆在赵佶身边的起居舍人,竟然弄出一副爱莫助之图来。

赵佶看着那一张图表,曾布在一旁说道,“陛下,你期望着能够重施神宗哲宗之法,可你看当今之世,元佑党人与绍述党人相互倾轧,真正能够帮助陛下实现振兴大宋大任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啊。”

赵佶只觉得,头都大了。

自己明明只喜欢书画,可偏偏却要让他去清理什么党争,去管理什么朝政。

朝野之中,呼吁让蔡京出任宰相的呼声,渐渐高涨。

曾布觉得,那蔡氏蔡汴与蔡京,都是见风使舵之徒,即便是按赵佶的意思去推行新法,到了那两兄弟的手里,很可能会成为他们以权谋私的工具。

江公望在上奏中,不但说起二蔡,还把那蜀党的苏轼和苏辙,也拉进来,说陛下宜秉持公心,不可偏私其中任何一党。

赵佶本来特别喜欢诗词,对二苏很有好感,可是治国不能够凭借喜好。选朝中重臣,肯定要以贤德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