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帝的遗体被抬走放置在坤宁宫后,朝臣们时不时的会去祭拜一二,停灵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便会举办葬礼。
小皇帝年幼,撑不住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朝,萧子昂就下令将朝会改成了五日一次,其余时间文武百官的奏折皆由内阁处置,内阁处置不了的,再交由她定夺。
容慎在家养伤,足足躺了一个月之久才开始恢复上朝办公。这天正好轮到他这个太傅在内阁值班处理政务,正当他埋头认真地审批堆积如山的奏折时,突然听到一阵喧哗声由远及近传来。
容慎疑惑地抬起头,就看见萧子昂一脸怒容、气势汹汹地领着内阁的其他成员快步走了进来。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还是迅速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向萧子昂行了一礼,问道:“臣参见武安公主,不知公主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萧子昂见来人是容慎后,脸上的怒意瞬间消散了些许,开口说道:“容大人的伤势怎么样了?已经可以正常轮值内阁了吗?”
听到萧子昂的话,容慎连忙恭敬地回答道:“多谢公主关心,微臣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说罢,他主动将主位让了出来,并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萧子昂坐下。趁着这个间隙,他压低声音向萧子昂询问:“殿下……这是怎么了?”
萧子昂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严肃。她微微皱起眉头,轻声说道:“今日我来到这里,确实是有要事与诸位大臣商议。各位爱卿,请入座吧。”
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跟随她一起来到内阁的丞相以及其他六部官员对视一眼,各自找了位置坐下,容慎则站在了萧子昂身边给她倒了杯茶水。
萧子昂优雅地伸出右手,轻轻地接过容慎小心翼翼递过来的茶水。
她微微低头,先是闻了一下茶香,然后才慢慢抿了一小口,她缓缓咽下这口清香宜人的茶水,这才悠然开口说道:“方才在御书房,丞相等人向本宫呈报了关于新帝登基大典的各项细节和安排......唉,这些事情实在太过繁琐复杂,本宫一时之间也难以决断,你帮本宫参谋参谋吧。”
说罢,萧子昂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宫女,示意她将放在桌上的一份奏折拿起来递给了容慎。
容慎接过那份奏折,狐疑地翻开,一目十行的扫过奏折上的文字,当即便明白了萧子昂此前怒气冲冲是为了什么了。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满之色,缓缓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丞相方傲。
“方丞相,你们这份方案未免也太过简陋了……”他的声音带着几分严肃和责备,“登基大典乃是我朝最为重要的盛典之一,岂能如此草率行事?”
方傲冷哼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哼,你懂什么?如今国库空虚,实在难以大操大办,自然只能一切从简。若是还像以往那般铺张浪费,恐怕会引起百姓们的不满。”
容慎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之感。他当然知道如今国家财政紧张,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对登基大典这样的大事敷衍了事。毕竟,这不仅关系到新皇的威严和形象,更是关乎整个国家的体面和尊严。
“方丞相,虽说现在国库空虚,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登基大典的重要性。”容慎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可以想办法节省开支,但绝不能降低典礼的规格和质量。否则,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们吗?”
方傲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耐地说道:“那你说该怎么办?难道要倾尽国力去举办一场盛大的典礼吗?那样只会让国家陷入更深的困境。”
一旁的户部尚书徐祥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容大人,我非常理解您的想法。毕竟这次可是新帝的登基大典,确实不能有丝毫疏忽。但是您看现在的情况,西边的凤关驻扎着十几万大军呢!他们每天的粮草消耗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啊!再加上北方又遭受了严重的雪灾,咱们的国库已经到了非常困难的境地啦。皇上年纪还小,不如等他长大亲自执政后再举办一场盛大的典礼吧。到那时候,国家的实力应该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想怎么操办都可以啊。”
容慎眉头紧紧皱起,面色十分凝重地说道:“新帝登基可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啊!与是否亲政根本就是两码事,又怎能将它们混为一谈呢?岂能仅仅因为皇上尚且年幼,就可以如此轻率地对待这样随意敷衍,岂不是视国家大事如儿戏一般吗?”
这一顶如山般沉重的大帽子扣下来后,内阁的众多成员们皆都沉默不语,不敢再多说半句话,唯有方傲一人紧皱着眉头,表情严肃且带着几分不满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敢问容大人对此事可有什么高明的见解呢?”
容慎面无表情地看向萧子昂所在的方向,并朝着她恭敬地拱手行礼,语气沉稳地说道:“殿下,微臣斗胆,想在此发表一些愚见,还望殿下莫要怪罪。不知这些言论是否得当,还请殿下多加指点。”
萧子昂姿态优雅地坐在椅子上,手中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轻轻抿了一口后,那升腾起来的雾气便如薄纱一般在她眼前缓缓飘散开来。她那双美丽动人的眼眸微微低垂着,视线落在手中的茶杯上,而她那修长纤细的手指上,则戴着一副制作精美的护甲,正不时地轻缓而有节奏地敲击着面前的桌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好啊……既然你已经开口了,那就说出来让本宫听听吧。”萧子昂的声音平静如水,但却蕴含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将先帝的葬礼和皇上的登基大典放在一起举行,等到先帝下葬之后,皇上便可褪去身上的丧服,直接在先帝的灵位之前完成登基之礼。这样一来,只需要举办一场盛大的仪式就可以了。”容慎不紧不慢地说道,他的眼神十分平静,就那么自然而然地看向了萧子昂,似乎并不在意她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此时此刻,整个屋子里一片安静,没有人敢轻易开口说话。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起朝野上下的动荡。然而,容慎却显得格外淡定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萧子昂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她明白容慎提出这个建议的用意,但同时也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如果真的按照容慎所说的去做,那么这场典礼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不仅会让天下人耻笑,还会给新皇带来巨大的压力。
容慎静静地看着萧子昂,他知道她需要时间去思考。他相信以萧子昂的智慧和能力,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这片沉默之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可。”
萧子昂沉默良久,权衡利弊后终于下定决心,她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容慎所言:“既然如此,那就依太傅之计行事。所有事宜皆交由内阁处理,方丞相,此次便由你负责统领全局。倘若出现丝毫差池,休怪本宫无情,届时你也不必再来面圣,直接提着自己的首级来谢罪即可!”
方傲闻言,身体不禁轻轻颤抖起来,他连忙躬身施礼,语气坚定地说道:“请殿下放心,微臣定会倾尽所能,将登基大典办得风风光光、圆圆满满!”萧子昂微微颔首,表示满意,然后开口道:“若无其他事情,诸位便先行告退吧。容慎……你暂且留下。”
其余众人纷纷起身,向萧子昂行了一礼后,转身缓缓退出了大殿。方傲走到殿门处,却忽然停住了脚步,他回过头来,目光复杂地望着眼前的这对君臣,似乎有话想说,但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最后,他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便默默地转身离去。
容慎静静地站在萧子昂身旁,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他注意到了方傲的举动,于是轻声问道:“公主可是还有何事要交代?”
“如今你的伤势也好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开始给皇帝上课?”萧子昂看着眼前的人,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回殿下,臣的伤势已无大碍,随时可以为皇上授课。”容慎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萧子昂点了点头,表示满意:“嗯,那就从明日开始吧。你可与内阁中的其他大臣商议一下,每日安排一人轮流为皇上讲学,每十天休息一日。”
“是,殿下。”容慎微微颔首应道,他的语气沉稳而坚定,仿佛早已做好准备。
“如此甚好。”萧子昂微笑着说道,“皇上年幼,需要诸位爱卿悉心教导。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皇上定能茁壮成长,成为一代明君。”
“臣等必当竭尽所能,不负殿下所托!”容慎拱手说道。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之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交流着。他们的眼神交汇之处,流露出一种坚定和信任的光芒。
\"辛苦你了,容大人。\" 萧子昂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和敬佩。她深深地注视着容慎,眼中的坚定丝毫未减。
容慎微微一笑,他那双星眸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一般闪耀。他用一种极其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萧子昂,那目光中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和思绪。然而,千言万语在心头涌动,一时之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沉默片刻后,容慎终于缓缓开口道:\"公主殿下言重了,此乃是微臣分内之事。能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真诚和决心。萧子昂听在耳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眼前这位英俊潇洒、才华出众的男子,不仅是她的得力助手,更是她可以信赖的朋友。
在这一刻,两人的默契和信任愈发深厚。
他们明白,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只要彼此携手并肩,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萧子昂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随后缓缓地站起身来。她轻声说道:“你不必担心本宫,只管安心处理好公务便是。待到晚些时候,你记得前往皇极殿探望皇上。”
容慎点点头,“臣谨遵殿下旨意,绝不有负所托。”说罢,他依旧稳稳地立于原地,低头躬身行了一礼。容慎静静地抬起双眸,目光紧随萧子昂的身影,直至其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视线之中。
第二天清晨,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容慎准时来到皇宫,准备给年轻的皇帝萧子然授课。他身着一袭鲜艳的红色官袍,头戴乌纱帽,腰间佩戴着金鱼袋,显得格外庄重肃穆。他身姿挺拔地站立在讲台上,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下方的萧子然。
“皇上,您如今已成为大周的皇帝,这意味着您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天下苍生皆仰仗于您,期望您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容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威严与期待。他深知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面临着重重挑战,但也相信他有能力担当起这份重任。
萧子然微微颔首,表示明白容慎所言。他的眼神坚定而清澈,透露出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然而,在内心深处,他也感到一丝紧张和不安。
毕竟,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君主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
容慎似乎察觉到了萧子然的心情,他微微一笑,语气缓和下来:“皇上,不必过于担忧。治理国家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只要您心怀天下,关心百姓疾苦,勇于决策并付诸行动,便一定能够取得成就。”
萧子然点了点头,感激地看向容慎:“师傅的教导,朕定当铭记于心。只是,朕该从何处着手呢?”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容慎的指引。
容慎思考片刻后,答道:“首先,皇上需了解国家的现状和问题所在。可以通过阅读典籍、听取大臣们的意见以及视察民情等方式,全面掌握国情。其次,要善于用人,选拔有才干、忠诚的官员,共同辅佐您治理国家。此外,还需注重民生福祉,推行善政,减轻百姓负担,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