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市政大院,孟常丽脚步虚浮,整个人还是晕乎乎的。
孟书兰拉了她一下,“姐,看着路啊。”
刚刚这人差点跟别人撞上了。
孟常丽回神,有些激动地抓住妹妹的胳膊。
“书兰,咱们这算借到钱了是吧?”
孟书兰淡定点头。
孟常丽又说:“我会的那些刺绣针法,还要是民族特色,工艺瑰宝?”
孟书兰再次点头。
孟常丽激动得脸泛红。
她怎么也没想到,因为喜欢,抱着玩的心思,跟着母亲学了这个,想着以后能做个衣服裤子,结婚时为自己绣个枕套跟床帘什么的,谁能想到,这东西还能跟艺术挂勾。
孟书兰说:“以前大家都操心着吃饱穿暖,没心思欣赏这些,等到以后社会好了,解决了温饱,精神文化需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强。
姐,你回去继续将针拿起来,闲暇之余花点心思,争取出两副好作品。”
孟常丽赶紧点头,“行,以前我不知道这东西珍贵,现在清楚了,肯定好好弄不落下。”
两人一时又说起刚刚在办公室里的情况。
孟书兰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卖帕子凑钱,她只是想让宋主任为她担保,去银行贷款。
关于自家这个生意,她已经打算好了。
母亲和姐姐的绣艺不能丢,要传承下去,找机会发扬光大。
但目前来说,这个并不是最主要的。
以前旧社会,印染工艺不发达,绣艺便是民生。
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东西将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变成非遗跟艺术。
而且姐姐的手艺来源于母亲,母亲又是太婆教的,那些年何家早就不复从前,学习上受到了诸多压制,母亲当初在几个姐妹中是学得最好的后辈,可在太婆眼里还只是个入门。
母亲也才入门,再来教姐姐,又有了一层鸿沟。
所以,别看母亲跟姐姐手上掌握着何家已经失传的几个针法,但真想出精品,还是需要时间去学习跟打磨。
就好比她们此时缺少的艺术眼光跟绘画基础,只要放开了老一辈留下的东西,就没有自己的创作能力。
所以,孟书兰觉得,先迎合这个时代,做衣服,请工人,开服装厂,手头上有钱了,去进修,去上学,捡起自己的兴趣跟爱好。
这个社会,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
孟书兰:“姐,刚刚在办公室里,你没怪我提前为你拿了主意吧?”
先前宋主任听闻孟常丽就会那些针法,便说可以介绍她去隔壁省城的一个刺绣厂学习。
那边厂子是目前国内少有保留下来的一个刺绣工坊,平时做出来的东西会放在外贸店里面售卖。
这个年代,能进厂当工人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农村户口,人家根本不招。
宋主任的意思是,有她介绍,进去不成问题,当几年学徒说不准就能转正牵户口。
转正牵户口,成为城里人,这简直就是致命的吸引力。
但是孟书兰记得,上一世这个厂子很快放弃了传统的手绣,开始大力发展机绣,最后刺绣厂变成了毛巾厂。
或许是上辈子在文化馆里工作过的原因吧,孟书兰还是希望姐姐跟母亲能走传统这条路子。
虽然对于未来的发展她也就比别人看多了十几年,但她有预感,传承这种东西将会越来越受人重视,也会越来越珍贵。
先前孟书兰害怕姐姐一口应下,就提前开口对宋主任说,她俩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还是想陪在父母亲身边,摆两个小裁缝摊子,挣点小钱,继续学习绣艺,传承先辈留下的技法。
是的,孟书兰并没有将制衣开厂那些事拿出来说。
虽说现在到处都在说开放,但正式文件并没有下来,这些事情并不好提。
她告诉宋主任,自家只是想开两个裁缝摊子,挂靠公社,赚点零花。
她想贷款,主要是为了买两台缝纫机。
现在一台缝纫机要一百多头,不是小数目,孟书兰想着贷个二百五的样子,把机器买上,布料子那些自家还存着一些钱,可以先做一批卖掉再去拿货,慢慢周转。
老实说,二百五十块钱,自家想想办法,周围去借借,也能凑上。
可这样免不了要去找大哥。
孟书兰不想再去麻烦大哥了,而且找上宋主任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有些东西你既然想发扬光大,不就不能藏着掖着,得展示出来,让人家知道。
不然,真有啥难得的机会人家不知道你,也就轮不到你。
孟常丽说:“亲姐妹,说这些干啥,你不让我去,肯定是为我好啊。
当时我是挺激动的,可事后一想,又觉得这事没办法,地方那么远,我一个人去,你姐夫跟两个孩子没法跟着,留在这边也不是个事。”
别看孟常丽大大咧咧的,骨子里还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
两人说着话,邮局到了。
孟书兰要去给哥哥打个电话。
哥哥就在市军区,但是在城郊,离这儿并不近,孟书兰一会还要去逛书店,就不打算过去了,打个电话将家里的事情跟他说一说。
钱,已经借上了。
宋主任见他们借得不多,不用去银行了,她私人就可以借出来。
但是有个条件,帕子要租给他们文化部,用着平时的学习跟展览。
孟书兰知道,现在还没有什么学习跟展览,这是宋主任放不下,怕他们将东西卖掉了,以后找不着,想着保护起来。
孟书兰没意见,孟常丽也说可以。
所以目前帕子已经在文化部了,等到明天何金秋过来正式签合约,就能拿到宋主任借出的二百五十块钱。
母亲没进过城,这事还得哥哥带着。
时下打个电话贵不说,还得排队。
孟书兰等了一会才排上位置。
军区传达室的电话,孟书兰先打过去让人家帮忙叫人,然后等十分钟再打。
过来接电话的不是哥哥,是嫂子。
孟书兰听见那个略带中性的声音还愣了下,之后就笑了,“嫂子,我是孟书兰。”
这一通电话两人只聊了三分钟。
孟书先将明天母亲进城的事情说了,简单问候了两句,之后道:“嫂子,我在邮局,电话费贵,具体情况明天我妈过来了再跟我哥好好说。今天我跟我姐就不过去了,家里事也多。
嫂子,我读书挺努力的,家里也在慢慢变好,这两年,辛苦你了。”
电话另一头的人明显顿了一下,之后才道:“不辛苦,只要大家都在慢慢变好,累一点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