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陶月微改变了主意,留下薛爱华一人看家,自己则带着小元宵直接搬回大院。
此时池家上下已经知晓池缙即将奔赴战场的事,对她们母女俩的到来万分欢迎,纷纷开口宽慰。
沈老太太拉着陶月微的手温声道:“微微,你就安心在家住下,但凡有小五那边的消息,保准第一个通知你。”
“嗯。”陶月微轻轻点头语气坚定道:“阿缙说任务完成后要回来陪小宝过生日,我等他。”
现在刚刚一月初,距离小元宵生日还有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虽说越国不过弹丸小国,但是战事耗时没人敢打包票。
全家只有池颖坚定拥护池缙:“小婶婶,相信小叔,他一定会兑现诺言的!”
她唇角微微上扬几度:“嗯,我也相信。”
此后陶月微除了必要时外出处理生意上的事,其余时间基本都在家待着,生怕错过了池缙的消息。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年关也越来越近。
各家各户不管有钱的没钱的,都忙着准备过年要用的物资,可大院里的节日气氛却不似往年浓郁。
没办法,这里住的都是军人家庭,谁家没有几个远在西南保家卫国的家人?
除夕这天,池家的年夜饭刚摆上桌,电话突然响了。
陶月微突然有种强烈的预感,她放下手中的一摞碗碟,抱起小元宵快步走向客厅。
听到话筒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她的唇角弯成个月牙,眼眶却不受控制的湿润几分。
“阿缙!”
那头的电话通讯质量不是很好,池缙的声音有些时断时续。
“放心我一切都好……没有受伤……帮我跟爸妈问好……”
陶月微安静听着不住点头:“嗯,好,我知道……”
“小微,等我回来……我……”
话筒中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很快便传来“嘟——嘟——嘟——”的忙音。
“喂?喂?阿缙!”陶月微对着话筒反复叫了好几遍。
这会儿全家人都围了过来,陆虹雨揽着她的肩膀劝道:“应该是那边通讯不太好,有机会小五会再打回来的。”
陶月微点点头,将刚才池缙电话里说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池老爷子微微颔首:“目前大部队还在集结准备阶段,小五安全无虞,好了,先吃饭吧。”
一直等到大年初九,池缙再次来电。
虽然只有短暂的半分钟,但依旧让人安心了不少。
2月12日正月十六,京大新学期开学。
警卫员小段依旧每天开车往返京大与大院之间,不过现在接送的人从小元宵变成了陶月微。
2月14日、2月17日,两篇有关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通知和评论文章接连发出,这次战斗正式打响。
陶月微每天上完课第一时间返回家中,生怕错过任何跟池缙有关的消息。
池老爷子掌握一手战况信息,经常跟池绪两人在书房一待就是大半天。
每每对上她询问的目光,父子两人只能很含蓄的告知她池缙一切安好,具体情况却是一点也不透露。
不过对于陶月微来说,知道这点消息便足够了。
2月份很快过去,小元宵的生日越来越近。
3月3日晚饭过后,看到电视上播报的有关新闻。
陶月微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爸,这两天有阿缙的消息吗?”
池老爷子表情淡定从容:“微微,别急,此次作战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大部队很快便会陆续撤回境内。”
她强压下心底的彷徨不安,陪着大家伙说了会儿话然后带着小元宵回房洗漱。
讲了好几个小故事将女儿哄睡,陶月微在黑夜中盯着天花板有些失眠。
不知过了多久,月光斜射入屋内,隐约可以看到墙上的挂钟刚刚跳过12点钟不久。
她坐起身轻轻叹了口气:“阿缙,你食言了。”
就在她帮小元宵重新掖好被子打算回床上睡觉时,门把手突然被人转动。
下一秒,一道高峻挺拔的身影步入房内,两人的视线在黑夜中汇聚到一处。
“阿缙!”陶月微压低嗓音叫了一声,声音里是掩饰不住的欣喜。
池缙随手将行李袋放下,走到床边将人紧紧搂在怀中:“媳妇,我回来了。”
压抑了近两个月的担心情绪终于在这一刻得到释放。
陶月微环抱着他的腰,身子控制不住微微抖动,很快池缙的身前便浸湿了一块。
池缙动作轻柔的替她拭去眼角的泪,温声开口:“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反复深呼吸几下,陶月微努力平复好心情,扬着灿烂的笑脸说:“没事,你安全回来就好。”
池缙牵着她的手坐下:“答应你的事,我一定做到。”
转头瞥了眼睡熟的女儿,陶月微轻笑着说:“嗯,我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