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维并不知道洪治帝为何对从未见过的不列颠国那般的提防,似乎在洪治帝的心里,对于几个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近乎厌恶的感官。
第一个被洪治帝所厌恶的就是倭国,这个张四维还能感同身受,毕竟倭寇之于大明沿海之乱,历经嘉靖隆庆两朝,耗费了大明太多的财政投入其中。
洪治帝对于那些倭国武士的赶尽杀绝,张四维是能够支持,并坚决执行下去的,现在的倭国,没有一个人,敢自称自己是什么狗屁苗裔之后,敢出来一个,海东海北就得多一具无头尸体。
而洪治帝对于安南的厌恶,张四维是一知半解,可能是安南这里总是闹腾,剿灭之后,过个几年就又会起来跳脱。
故而洪治帝对于安南真腊的政策那就是,‘大换血’政策,实实在在的进行移换,那些不肯离开土地的,就只能埋在地里。
将这些安南土着打散分布,与那些南洋岛屿上的其余土着一起,被明军押运前往新南坤城金矿区,进行苦力劳作。
至于空缺出来的土地,当地的安南土着还未迁移走,两广等地的那些大明百姓,就已经从镇南关进入了安南之地,等到接手这些朝廷分发的新土地了。
从两广迁移过来的这些百姓,全都是家中的二子,或者是三子,还有一些是云贵之地的山民,因为朝廷的政策要求,取消了土官,这些从山上下来的百姓,没有田地,朝廷就将他们给安置到了这安南新地上。
大明这么大,洪治帝虽然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地,但只要你能自发来到安南,那么安南府就一定会给你分发至少十亩以上的田地进行耕种。
那些江南中原地区的百姓,从报纸等处,得知了朝廷在安南实施的田地政策后,许多家中子弟众多的人家,都劝谏自己的子弟,自发前往安南,重新落户分支。
朝廷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全靠着这会朝廷才将那安南之地收复,为了彻底的将安南掌握在朝廷手中,才会有这么大的蛤蟆满街跳。
可以说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在大明百姓眼里,土地才是传家的根本,十亩虽然不多,但如今朝廷的税收他低啊!
十一税,十亩地一年下来,怎么的也能有了二三十圆的收入,而且田地一旦落户,就是百姓的私产,这么大的诱惑,不去才是真的傻子。
且按照朝廷的税赋政策,南北全都是田地一年一税收,统一按照十一税缴纳,这就让那些南方地区的田地价格,有了上涨的趋势。
南方尤其是两广及南洋之地,全都是一年两熟,朝廷税务厂施行的一年一税收,对于百姓们来说,那就是一个‘诱饵’。
同样是种地,北方一年一收,而南方一年能收粮两次,只用跟北方的农户一样上缴一次,那多出来的那一季,就是农户纯赚的。
这账农户们一算,就觉得南方及南洋,不去,那是真的血亏。
仅仅是通过税收政策上的‘小手段’,洪治帝就让那些中原及北方之地的百姓,自发的前往安南及南洋各地,进行开垦。
朝廷甚至都不用逼迫他们进行迁移,四大市舶司港处,每半个月就会有一艘船,只要百姓能出具户籍地官府开具的证明。
证明自愿前往安南及南洋,那么船费市舶司就会进行对半补贴,货船主们自然是愿意拉着这些前往南洋的百姓一同前往的。
货船拉着这些自愿前往南洋的百姓,到港之后,当地的市舶司就会根据该货船上的百姓,进行一定的退税优惠。
只要你一次能拉超过百人,那么你这一趟到港,当地市舶司就能给你全额退税,商贾们都是唯利是图的,若是朝廷强制他们帮着拉百姓前往南洋,这些商贾们可能半路上会对百姓们进行苛刻对待。
但朝廷一旦将这些百姓安全到港与退税挂钩了,那商贾们就会对待金主一样的对待这些百姓了。
朝廷依靠着这些种种政策,吕宋道上,现在的大明百姓已经超过五万多户,人口达十余万人之多,整个吕宋岛已经再难见到一个本地土着,即便偶尔有一两个小道消息传出,那些‘赏金猎人’,能把那个土着头给分成几份抢夺。
张四维对于洪治帝为何会对吕宋道上的土人那般的厌恶,感到十分不解,按理说,吕宋道上的土人,不过是在西班牙人进攻吕宋城的时候,屠杀了些大明南洋后裔,洪治帝将那些土人给惩治了,事也就过去了。
但洪治帝是一个‘小气’的人,将整个吕宋道的土着,全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杀之而后快,不铲除干净,洪治帝决不罢休。
在经历过帕洛斯港西班牙人的无礼之后,遣欧舰队从里斯本补给之后,重新起航,在通过不列颠海峡的时候,那些欧罗巴的商船们,见到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全都在远远眺望。
大明舰队无视这些欧罗巴同行,法兰西的战舰游弋在舰队周围,远远的监视着大明舰队的一举一动,害怕这支插着从未见过的旗帜的舰队,会偷袭法兰西的海港。
但大明遣欧舰队对于法兰西海港丝毫没有半点兴趣,直直就略过了法兰西各个海港,朝着尼德兰低地而去。
尼德兰作为大明舰队的最后一站,张四维会将此次带来的剩余火铳及火炮,‘低价’推销给这些尼德兰人。
尽管大明曾经与尼德兰人在大琉球发生过不快,但此一时彼一时也,腓力二世给脸不兜着,那就不要怪张四维这个大明遣欧总大臣,给他下绊子了。
这次‘低价’卖给这些尼德兰人武器,按照张四维的话讲,这不是钱不钱的生意,这是扶持,是大明对于被压迫的尼德兰新教徒的一次‘国际援助’!
是帮助尼德兰新教徒,反抗邪恶的罗马教廷及塞维利亚可恶帮凶的一次扶持!
大明对于钱什么的,并不是那么看重,当然你尼德兰人要是‘硬给’,那咱也不能驳了你们的面子。
但不能多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