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 第764章 你这底线降的是不是太快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64章 你这底线降的是不是太快了?

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清军被李定国打的连退回关外的念头都生出来了。

并且这个人,他可不是什么大器晚成,而是实实在在的于年轻之时便展现出了极为强大的才华与能力。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这句话放在绝大部分人身上可能都是抬举,但放在李定国身上,是真没有半分毛病!

得到傅恒的答案,乾隆的心都凉透了。

就在不久前,他还在抱怨着仅仅只是突破张献忠的话,给大清挽回的颜面太少。

可现在,他只觉得不久前的自己太过天真。

有李定国在,张献忠的大营怎么可能是最软的那个柿子!

哪怕大西军中的绝大部分人真的都有些水土不服,但却并不是真正的个个都提不起刀!

能够轻易突破,并且酿成一场屠杀的前提是,除了张献忠之外,军营之中再无能够主持大局的人。

可现在,情况好像并非如此。

张献忠的身边,乾隆并未看到类似李定国的身影。

这也就意味着这年轻的将领多半是留在了军营之内!

“逆贼?”

“虽然不知道这货说的是谁,但对他而言是逆贼,对咱来说肯定就是好样的!”

“不过谁能解解惑,这乾隆口中恨的牙痒痒的逆贼,到底是谁?”

“朱由检,你知道什么头绪吗?”

老朱迫不及待的问道。

然而崇祯皇帝却只是满脸懵逼的摇摇头。

他对李自成倒是颇为的了解,可张献忠……

除了知道这货喜欢劫掠富庶豪绅以及王侯子弟之外,旁的一无所知。

毕竟论威胁,土匪做派的张献忠远比不上李自成。

至于大明亡国之后,李自成被满清摘了桃子,再往后发生了什么,朱由检自己也不清楚。

“要你何用!”

老朱长叹一口气。

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毕竟是大明亡国之后才发生的事,老朱你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

“不过朕现在也有些好奇,这乾隆口中所说的叛逆到底是谁,竟然能让他这般忌惮?”

毋庸置疑,定然是张献忠军中的人。

并且很得张献忠的信任。

否则不可能力排众议,成功带着大西军投奔南明!

“那个谁,张献忠麾下得他信任的将领有哪些知道吗?不知道就去问。”

“不出意外的话,应当不是很多。”

如张献忠这样的人或许会有死忠或者义子,随便怎么称呼都好。

重要的是,这些人一定会在朝廷的反贼名单上!

“得张献忠信任的将领?”

朱由检看了看下面的官员。

顿时大家伙都低着头假装忙碌。

良久之后,才有人抬头。

“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孙可望……”

“张献忠的养子众多,但最得他信任的,应该就是这四人了。”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四人之中,就有乾隆口中的那个逆贼存在。

而乾隆口中的逆贼,定然能力不俗,至少也给清廷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有这等猛人在,多尔衮此番袭营,恐怕就不是去捏软柿子,而是撞上了个铁板!

“李定国,又是这个李定国!”

“他怎么就是要跟我大清作对!”

“当初张献忠身死,我大清招揽他的条件还不够丰盛吗!”

“可他偏偏要说什么民族大义,扯什么黎民百姓,百姓跟他有什么瓜葛吗?”

“说到底,就是个迂腐不堪之辈,白瞎了老天给他的那一身才华!”

看到这个名字,乾隆便再也忍不住了。

当初大清入关之际,先破李自成,再斩张献忠。

南明更是自身内部混乱,几乎没有丝毫抵抗的意志。

这种情况下,不少叛军将领都选择了乖乖归顺大清,换得一份富贵。

偏偏就是这个李定国!

从后面归顺的大西军将领口中不难得知,就是他在张献忠死后力排众议,不许降清,反而归顺了南明。

也正是他,接连几战打的清军节节败退!

大清实现一统的时间之所以那么晚,跟他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关系。

如果没有这李定国,或者说他在第一时间选择归顺降清,那收复蜀中也用不了数十年!

更别说死在李定国手中的那些将士。

他真的是以一己之力,将大清拖入了泥沼!

“是又有好戏看了,朕就说嘛,让清军轻易突破张献忠的防线并不符合韩信的利益。”

“换做其他人或许会用这低端的借刀杀人之计,但韩信所想的绝不会这么简单。”

至少放跑多尔衮这一点,不像韩信会做出来的遗漏。

“两败俱伤?”

“毕竟再好的将领,领着一帮子病恹恹的将士也很难发挥出多少实力。”

“不出意外的结果,应该是两败俱伤。”

“但这样一来,多尔衮将彻底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

“到时候他面临的选择,要么抛弃绝大部分人,只带十余名真正能够信任的人,从夹缝中逃脱。”

“要么就在这口袋之中,彻底全军覆没。”

“这一次韩信可不会刻意在放开一道口子让他出去了,作为一把刀,他已经完成了自己所有的使命。”

完成使命的刀会有什么下场,便已经不用多说了。

让这把刀就这么折断在战场上,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李定国又能怎样,真以为吃定我大清勇士了?”

“哪怕是大西军最巅峰的时候,也同样不是我大清勇士的对手,只能以数量取胜!”

“现在呢?这帮子残兵,就算不管他们,恐怕也得病死不少,凭这样的将士,他李定国还能翻了天不成?”

“顶多也就是两败俱伤罢了,让你们瞧瞧,我大清勇士的威风!”

虽然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但乾隆现在也只能嘴硬。

哪怕挑战中多尔衮真的输了,他嘴上也不能输!

最坏的情况也就是两败俱伤罢了!

能领着千余骑兵跟张献忠大营中的兵马两败俱伤,也不错了!

没办法,乾隆现在不得不将自己的底线降的越来越低。

只要能两败俱伤,好歹也能说明大清将士的战斗力是不错的。

“哟,现在已经变成跟张献忠两败俱伤都算是瞧瞧大清勇士的威风啦?”

“你这底线降的,未免有些太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