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官吏看到这帮重臣全都支持太子,他们也跟着站起来应和。
至于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和张玄素等人,他们沉默了数息后,只能被迫站起来行礼。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朝了长孙无忌说道。
“左仆射,尚书省要把公文的范本,尽快传达至各州郡。”
“如果在半个月后还有官吏上呈的奏疏,沿用以前的格式写,孤将严惩您这个左仆射。”
什么!
太子竟然敢这么说?
文武百官听到太子对长孙无忌说的话后,他们的脸色充满了惊愕。
长孙无忌乃百官之首,又是太子殿下的亲舅舅,没想到太子一点面子也不给长孙无忌,而且言辞听起来无比尖锐。
“看来长孙无忌和太子注定水火不容!”
文武百官通过太子对长孙无忌的态度,顿时明白他们两人当前的关系。
长孙无忌的脸色微微一顿,他持着笏板站起来行礼道。
“臣,遵旨!”
副首位置。
李治看到舅舅被大哥欺负,他藏在宽大袖袍里的双手,紧紧地捏成了拳头。
尽管他心里无比愤怒,可最后还是忍住没有站起来说话。
现在朝堂被太子把持,太子麾下的势力又十分强劲,他要是乱说话很容易遭到群起而攻之。
特别还有杜荷这条疯狗在,他现在只是潜伏起来而已。
一旦杜荷发起疯来,恐怕舅舅都不是他的对手。
李承乾挥了挥手示意长孙无忌坐下来,他接着朝内侍下令道。
“把范文模板拿给诸位爱卿传阅,如果大家觉得有改进的地方,现在大可提出来。”
等文武大臣看完新的官文模板后,他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像褚遂良和于志宁等强烈反对的人,他们也脸色惊愕地看着范文,眼神充满了惊讶。
这么简洁?
而且还清新明了!
短短数十字,便把事情都说的清清楚楚!
新官文样式这么好,能给官吏节省大量的时间,他们还能提什么意见?
安静片刻。
文武百官一齐站起来,他们纷纷躬身高呼道。
“太子殿下圣明!”
高呼声一直延续了数十息,这才被李承乾叫停。
李承乾又交代了一些大小事情,随后站起来说道。
“今日朝会到此结束,退朝。”
文武百官纷纷躬身大喊。
“恭送太子殿下。”
等一众重臣离开太极殿后,一帮四五品的官吏纷纷围在一起,他们语气激动地议论起来。
“新官文格式真好!”
“以后写奏疏,也不必绞尽脑汁思索辞藻了!”
“写一封奏疏,能节省大半天的时间,太子殿下的这道命令确实不错!”
工部的几个郎中,他们听到其余同僚议论的话后,脸上全都露出得意的表情。
屯田司郎中冯蹇,他稍微提高音量说道。
“我们工部在两年前,就已经按照这个模板写奏疏。”
“你们现在才开始写,太晚了。”
啥?
工部在两年前就按这个格式写?
为什么两年都没有把消息传出来,藏的这么深吗?
众人表情微微一顿,随后围过来询问道。
“冯郎中,您是说这个公文的范文模板,出自杜尚书之手?”
有这种天马行空想法的人,除了杜荷以外,工部其他人没这个能耐。
冯蹇点了点头,他傲娇地说道。
“八九不离十。”
原来是出自杜尚书的手笔!
这就不奇怪了。
文武百官疑惑的心,顿时豁然开朗。
只要是杜荷弄出来的东西,他们都不会觉得奇怪。
...
当天晚上。
李承乾下令百官用新范文模板写奏疏的事情,便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而且范文模板,也第一时间送到他的手上。
翠微宫。
寝房内。
李世民一边喝孙思邈熬制的汤药,一边看着新官文的样式。
过了片刻。
他笑骂道:“这个建议肯定是杜荷那混小子提出来,除了他那个懒人,其他人不会有这样的心思。”
寝房一侧的软垫上。
武媚娘手中也握着一份公文,她的脸上充满异色。
听到李世民说的话后,武媚娘微笑着说道。
“陛下,臣妾觉得此行文,简洁明了,有助于提高处理政务的效率。”
“乃一重大的改进!”
“嗯。”李世民认可地点了点头。
骂归骂,杜荷的这个建议确实不错。
如果杜荷早十几年提出来,他也不用每天批阅奏疏到深夜,把他的身体熬坏。
李世民并没有提任何的建议,于是这道法令便快速地传达下去。
...
在忙碌中,时间过的飞快,转眼过了半个月。
工部。
杜荷悠闲地坐在办公房内,他一边喝着茶汤,一边捧着一卷名为《阴符机》的兵书看。
这卷《阴符机》,是李靖所着的兵书《六军镜》中的其中一卷。
李靖为了让杜荷使用正常一些的兵法谋略,于是把《阴符机》的原稿手书拿给他看。
而杜荷之所以能闲下来,也得益于奏疏用新范文的格式写。
现在李承乾一人便能轻松处理奏疏,并不需要他去帮忙。
就在这时,办公房门被人轻轻敲响。
“叩叩叩。”
随着敲门声落下,很快传来秦怀道的声音。
“杜尚书,太子殿下宣您去东宫,有大事要商议。”
“好。”
杜荷应了一声,随后快步走出办公房。
这段时间,李承乾隔三差五派秦怀道来叫他,早已经习以为常。
等杜荷赶到东宫明德殿时,长孙无忌、房玄龄、侯君集和李绩等人也陆续赶到。
杜荷看到如此大的阵仗,他脸色微微一顿。
“有大事发生!”
等人都到齐后,李承乾脸色凝重说道。
“诸位爱卿,东突厥和薛延陀,他们拒绝出兵征伐西突厥!”
“他们还把我们的使臣,赶回大唐边境!”
什么!
敢驱赶我们的使臣?
一众宰辅大臣听到这个消息,全都气愤地站起来,他们纷纷咬牙怒斥道。
“东突厥和薛延陀实在太猖狂了!”
“竟然不把我们大唐放在眼里!”
“看来得改变计划,先把这两个国家收拾!”
“...”
一时间群臣激荡,喝斥声充盈整个明德殿。
杜荷也没想到东突厥和薛延陀胆子这么大,公然拒绝出兵不说,还敢驱赶大唐的使臣。
真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