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我从异乡归来 > 第106章 新厂新文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故事就是故事,可又不仅仅是故事,帅师师觉得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让人十分受益。人少了力不从心,人多了又很容易人浮于事,而来自内部的问题更容易带来恶劣影响。

在金鸡岭的办事处虽然规模并不大,但是影响力不容小觑,内引外联,给当地农产品扩大了销路,而今又发现矿泉水脉,眼见的为金鸡岭又增加了一条致富之路。

三个和尚与水的故事不会再发生了。帅师师想。

楚冲在金鸡岭大街上漫无目的的走走,几乎迎面遇到的人都说楚冲啊,你可要好好带领我们,给我们多一条挣钱的门路。楚冲只好逢人便说矿泉水厂快要动工建设了,大家等着好消息吧!

金鸡岭官方进行了基本建设,围墙啊,厂房啊,自己通联外部的公路啊,而红晴集团也派人参与,告诉他们哪里要留下来不能破坏,哪里能放心大胆的施工,等到厂房建成以后,红晴集团购进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力争整个工程完工后,能够迅速投产。

硬件方面,施工队按照要求在厂区一角附带建设了园林角,假山凉亭应有尽有。亭子,多建于路边,一般为开敞式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在古建中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不像屋宇那样遮风挡雨,也没有桥梁沟通天堑的作用,不过是游人临时栖身之所。也正是其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因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矿泉水厂的亭子虽然小巧玲珑,似乎无关轻重,但是作为一种起源于周代的中国传统建筑,代代相传便有了更多的独特个性文化。

最有趣的是亭子前边还设计了走廊,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图画也跟亭子有关,第一个是醉翁亭,实物位于安徽滁州琅琊山半山腰的琅琊古道旁,是上琅琊寺的必经之地。据《琅琊山志》记载,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业余时常感怀时世,寄情山水。山中僧人智仙为他建亭饮酒赋诗,欧阳修自号“醉翁”,并以此名亭,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记》。醉翁亭因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如果说醉翁亭表达着寄情山水之意的话,那么第二幅图则表现另一类亭子风采,湖心亭浸透了佛理禅机,它在风景秀美的外西湖中心,据清雍正《西湖志》记载:“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又有聂心汤《县志》予以佐证: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屡建屡毁,由此可见湖心亭也是多灾多难,可是信仰不灭,亭子也就屹立如初了。

第三幅陶然亭是与革命密切相关的。对应实物的初建并不传奇,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估计建筑者也决然想不到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清代200余年间,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特别是近代的陶然亭,有着光辉的历史篇章。“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来陶然亭进行革命活动。从这个层面讲,说陶然亭是红色教育基地也不为过。

第四幅图是爱晚亭,它要晚了许多年,实物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资料记载是一个名叫罗典的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所建。初名“红叶亭”,后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

软件方面,矿泉水厂公开发布的招聘启事,十分令人欣喜。

为了让园林角与众不同,红晴集团更是融进更多的古建。

第一模仿大明湖,它是文化的,无论是那一汪碧水还是依依岸柳都浸满了诗词音韵。不由得让人想起真正的大明湖来,站在南丰祠前凭栏远眺,大明湖景色尽收眼底,尤其是那条玉带一样的曾堤,每天迎送着四面八方的来客,人们陶醉于曾堤萦水景观,却少有人知道它的历史里还站着一个忧国忧民的身影……

公元1071年的夏天,三五个齐州市民坐在湖边的柳树下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忍受着蚊虫的叮咬,他们多么希望有一阵凉风拂过或者有一股清凉的水沐浴一下也好啊,西湖近在咫尺却“凶猛”异常,没水时湖底干裂,有水时波涛汹涌,哪里还指望得上。路边的小摊贩小心翼翼的做着小本生意,因为地痞流氓还在横行乡里,稍不留神就会被抢的血本无归。在人们看来,这个心惊胆战的夏天与往年似乎没什么不同。

但是对于一个53岁的江西人来说,则是注定不平静的。因为这一年他将要调任齐州知州(相当于今天的一市之长),虽然从家谱册子里找到自己的祖籍是山东的,可是毕竟隔了好几代人,哪里还能从身上嗅到祖籍的气息?本想请辞奈何皇命难违,所以他在临行前就特别想找老师聊一聊。他就是后来跻身唐宋诗文名家的曾巩,而他的恩师就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当年正是欧阳老师主考,自己才有幸进入皇榜的。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因为欧阳老师不在身边,又加上老师已经递交了退休的申请书,只等着皇帝批准了。究竟怎样才能治理好齐州呢?离开欧阳老师辅助的曾巩很是彷徨,他也想在齐州有所建树,但老一套的管理方法显然不能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所以能做的就只有给老师写了一封信。欧阳修当然知道曾巩将要调任齐州,就在回信中告诉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之道。恰在此时王安石变法的政令传达到曾巩的手里,曾巩感到混沌的前景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曾巩大人来了,很低调的来了,那么他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这个可以从他的诗句“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中看出来,西湖并不是杭州的那个,这里指的是大明湖,诗句大意是说:我曾巩受命千里迢迢来到齐州上任,本来是旅途劳顿的,可就是因为有了这大明湖,即使在暑热的六月也十分清凉宜人,身体的疲劳一下子烟消云散。曾巩下车伊始便爱上了这里,文人的特质让他很快捕捉到了齐州的秀美,虽然还需要他费心劳力的治理,但是能够预见不远的将来的美丽,也就值得赋诗一首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走马上任的曾巩马上就碰到了两大头疼难题,一个是齐州的水患,隔三差五来一个“水漫三军”,让居民寝食难安;另一个是齐州的人祸,地痞流氓欺行霸市扰乱社会秩序,让商贩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不知道曾巩心中真实的想法,但有一点却是真的,那就是他没有逃避,他没有像前任一样浑浑噩噩,自身的责任以及齐州的魅力让他无法对这一切视而不见。既来之则安之,曾巩知道自己该去干什么,文人似乎是文弱的,但在某些方面却是执拗的,有一种知难而进的劲头,凭着这股劲头,曾巩接连为齐州市民筑起了两道大堤:有影的百花堤和无形的治安堤。

先说百花堤。没事时,曾巩爱到西湖(大明湖)那里散步兼思考治理齐州的办法,有时候走着走着就无路可走了,因为多年的疏于打理,西湖已经有些“衰老”之色了,而这又是曾巩所不愿见到的,于是在周边居民那里做了一番调研,觉得疏浚西湖还是一件好事,就拍板上马了西湖改造项目。从河底捞出的泥沙放到哪里是个问题,劳工把这件事告诉了曾巩,曾巩实地考量了一下,还是因地制宜把河沙堆叠成河堤比较划算,除去减少河沙外运的成本外,还有两样好处,既可以在洪水期迟滞洪水的袭扰,又可以在堤上植树种草增添景色。为了齐州能够路通水畅,他以疏浚大明湖为契机主持修建了北水门,从此济南城“内外之水,禁障宣通,皆得其节,人无后庐,劳费以熄”,城北的水患问题自此得到根除。这一下曾巩就收获了济南百姓满满的赞誉。工程竣工那一天,曾巩特意邀请了一班子文朋诗友庆贺,高兴之余给这条新筑的河堤取名百花堤(后人为了怀念曾巩口口相传遂称曾堤),意为百花盛开之所。

一水环绕曾堤俏,如果把大明湖比作美少女,曾堤则是她身上一条彩色的腰带。相比而言,似乎远在杭州西湖的苏堤(1089年建成)的名气更大一些,但事实上它比曾堤晚了十多年,可以说是先有曾堤后有苏堤的。估计是百花堤的成功效应,触动了一个叫苏轼的同僚兼文友的心思,悄然无声的“剽窃”了百花堤的专利,在杭州西湖弄出一个苏堤来,从此“天下尽知苏堤俏,更无几人说曾堤”,曾巩知道后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能被人效仿不正说明自己的做法是恰到好处的吗?况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只是我们可亲可敬的曾大人不会想到他的无意之举在千百年后会成为新的话题。

百花堤使城市风景锦上添花,消除水患的同时增添了齐州城市的魅力,曾巩的这一举措大受市民欢迎,人们奔走相告,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还要为齐州百姓筑起另一道堤,这便是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治安堤。据说当时他初来齐州,看到的是“野有群行之盗,里多武断之家”,意思是说齐州城郊接合部强盗肆无忌惮的交叉结伙作案,而城里地痞流氓不断滋事,百姓整天战战兢兢的生活。曾巩大人虽然满身书卷气,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毫不手软,为了肃清盗匪,扭转齐州的治安乱象,他“无忘夙夜,勉尽疲驽”,通过明察暗访,在摸清盗匪出没规律后,一举擒住恶霸周高,并且一鼓作气捣毁了流氓团伙“霸王社”,改善了齐州的社会治安状况,以致“奸寇屏迹,民外户不闭,道至不拾遗,狱以屡空”,曾巩扫黑除恶的高压态势使得地痞流氓们敛迹销声再也不敢横行乡里了,牢狱甚至因为老犯人刑满释放后抓不到新的犯罪分子补充而空闲起来。市场重新繁荣起来,百姓拍手称快,他们由衷的感叹这一年还真的不同以往。

百花堤与治安堤都是曾巩实打实的业绩,从形式上看比不上其他地方官“万民伞”夸耀政绩来得轰轰烈烈,但百姓的幸福指数却是一个劲儿在增长。曾巩高调做人低调为官,尽管做了这么多有利于齐州的好事,却并不大肆宣传,因为他知道有口皆碑的道理,好坏与否百姓心里自会衡量,而这一点就要比那些做点蝇头小事就自吹自擂生怕皇帝不知道的人强多了。查阅典籍,还可以找到曾巩的许多政绩,比如他重视发展齐州教育,颁布法令让齐州各学校都要传授《尚书》,从一定程度上在思想领域修复了豪强恶霸带给地方的精神伤害。曾巩还动用盈余财力,修筑桥梁,主持修建了长魏公路(即由长清出发经聊城到达魏州的官道)。路通市兴人丁兴旺,曾巩的这一举动就是放在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具有前瞻性的,可见其敏锐及超前的为民意识是多么难能可贵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巩的离任形式,别人都是鞭炮齐鸣来敲锣打鼓去,而曾巩就与众不同了,悄无声息的来,蹑手蹑脚的走,为什么会这样?寻根究底还是心系百姓不想惊动众人。虽然他在齐州任上只有短短的两年,但是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当百姓们听说他要调离时极力挽留,甚至关闭了城门,拉起了吊桥,没办法他只好在夜间出城离任,也算是官威荡然无存了,但曾巩心里是高兴的,因为这里的人们已经牢牢记住了他的功绩。

曾巩走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是他留下的曾堤在历经九百多年的风雨之后,依然风姿绰约的立在大明湖,依旧带给游人心旷神怡的感受。而另一道曾堤(治安堤)则随着时代变迁而几经“易容”了。在封建社会,说到底执政理念维护的是皇家尊严,如今才是真正执政为民,从这一方面看曾巩毕竟开创了惠及民生的齐州执政先河,为之后的齐州管理打下了基础,具有跨越时代的借鉴意义。

所以矿泉水厂的建设必须和绿水青山融为一体,这样既不会破坏环境,又呵护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