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缓行向前,终是踏入了京都之地。
童家元与 00541 等人,似是被那附属面板摄去了心神,对周遭环境的异样毫无察觉,一心沉浸于对这新奇之物的热切研讨之中,满心皆是对其正确用法的渴求和探索之念。
京都的街道宽敞而洁净,那以青石板铺设的路面,在阳光的映照之下,闪烁着些许微光,仿若在悄然诉说着这座城的漫长历史与庄重肃穆之感。
道路两旁,古老的建筑依次排列,飞檐若翅、斗拱精妙、雕梁画栋,将青云国独有的建筑韵味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阿彩静默地行于队伍之间,她的双目被这繁华之景紧紧吸引,然而,她并未忘却自己目的。
凭借着原主遗留下的几个朦胧片段,她竭力在脑海中勾勒原主家的方位。
一番探寻之后,她在一条小巷的末端,看到了一家唤作“四海客栈”的地方。
阿彩心中一动,她记得在原主的记忆里,此处便是最后的景象。
想必,原主的家应当就在这附近了。她迈着匆匆的步伐走进客栈,向掌柜询问一番,得知此地确与原主的家应该相距不远。
容嬷嬷紧紧跟在阿彩身后,她打开行李箱,开始为阿彩整理床铺。
边整理,她边问道:“小姐,咱们来此之地,可是为了寻找原主之家,以了结因果?”
阿彩微微点头,揉了揉太阳穴,回应道:“原主的记忆仅余几个零碎片段,这家‘四海’客栈便是最后的画面。期望能在此处找寻到一些线索。”
说完,阿彩命令小甲等几个暗卫傀儡各自离去,让他们到附近打探消息。
阿大等人也随后而出,他们打算在这周边租下一个院子,以便阿彩能够随时展开行动。
阿彩拿出一个灵木刻的貔貅,只是进行了简易的打磨,使其表面变得平滑。
“将这个交给掌柜,我记得原主的记忆中,原主被抓之前饿的时候,这掌柜曾给原主几个包子,此举动算是替原主偿还了这份恩情。”
谷嬷嬷急忙抱着貔貅,前去寻找“四海”客栈的掌柜。
夜幕低垂,阿彩站在客栈的窗前,目光穿过雕刻精美的窗棂,凝望着远处青石板铺就的街道。
…
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辉洒在地上,仿佛为这座古老的小镇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纱。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阴冷气息,仿佛某种看不见的存在正在悄然逼近。
她的眉头微微蹙起,心中泛起一丝不安。那感觉,像是被一双无形的眼睛在暗处窥视,令她的背脊隐隐发凉。
“小姐,天色已晚了,您该歇息了。”容嬷嬷站在她身后,轻声提醒道。
她已经将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见阿彩依旧凝视着窗外,不由得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关切,“明日我们再去寻找线索,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养精蓄锐。”
阿彩回过神来,轻轻点了点头,但她的思绪却无法平静。
她闭上眼睛,试图在脑海中重新梳理那些零碎的记忆碎片。
突然,一个模糊的影像闪过——昏暗的祠堂,墙上挂着一幅褪色的画像,画中人的面容模糊不清,却散发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森感。
“祠堂……”阿彩低声喃喃,心中猛然一震。她转身看向容嬷嬷,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嬷嬷,我似乎想起了一些事。原主的家族有一座祠堂,或许,那里藏着我们寻找的线索。”
容嬷嬷神色一凛,点了点头:“既然小姐有所发现,我们明日便去一探究竟。不过,眼下夜已深,您还是先休息吧。”
阿彩答应了下来,但她并未立刻躺下,而是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一张符纸。
符纸上画着复杂的符文,隐隐泛着微光。她将符纸轻轻贴在房门的边缘,低声念了几句咒语。
这是她按照道家的捉鬼之术制作的符箓,能够阻挡邪祟的侵扰。
夜深人静,阿彩躺在床上,却始终无法入眠。窗外的风声渐渐变得诡异,仿佛是树叶的沙沙声,又像是某种低语,隐隐约约,时远时近。她屏住呼吸,仔细聆听,那声音越来越清晰,似乎就在窗边。
突然,一道黑影从窗外飞快掠过,阿彩猛然坐起,手中已握紧了一把万年桃木剑。
她的心跳加速,目光紧紧盯着窗户的方向。她悄无声息地起身,靠近窗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街道上空无一人,唯有冰冷的月光洒在地面上,映出一片冷清。
“难道是错觉?”阿彩心中疑惑,但她并未放松警惕。她回到床边,盘膝而坐,开始默念道家清心咒,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
次日清晨,阿彩早早起身,与容嬷嬷一同踏上了寻找祠堂的道路。
祠堂位于一条偏僻的小巷深处,与平康伯府的一座偏院仅一墙之隔。门前的石阶上布满了青苔,显得破败而阴森。
阿彩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祠堂内光线昏暗,墙上挂着几幅古老的画像,画像中的人物面目模糊,眼神却透着一股诡异的寒意。
她的目光落在正中央的画像上,那正是她昨夜在记忆中看到的画面。
“就是这里……”阿彩低声说道,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她走到画像前,仔细端详,发现画像的右下角刻着几个小字:“童氏先祖,童缘之像。”
“童缘?”阿彩眉头微皱,这个名字似乎与原主的记忆有所关联。
她伸手轻轻触摸画像,突然,画像后的墙壁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随即,一道暗门缓缓打开。
暗门后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尽头隐约可见一丝光亮。
阿彩与容嬷嬷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通道内空气潮湿,墙壁上布满了古老的符文,仿佛在诉说着某种被尘封的秘密。
通道的尽头是一间密室,密室内摆放着一座石台,石台上放着一只古朴的木盒。
阿彩走上前,轻轻打开木盒,发现里面放着一本泛黄的古籍,封面上写着“童氏秘术”四个大字。
她翻开古籍,发现里面记载着童氏一族世代相传的捉鬼之术,还有一些关于京都古老传说的隐秘记载。
阿彩的心猛然一震,意识到这本古籍或许正是她解开原主身份之谜的关键。
“小姐,这古籍……”容嬷嬷低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阿彩合上古籍,神色凝重地说道:“嬷嬷,看来我们找到了一些重要的线索。原主的家族,似乎与京都的某些隐秘之事有着密切关联。”
容嬷嬷点头附和:“小姐,既然如此,我们需小心行事。京都之地,鱼龙混杂,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险境。”
阿彩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无论如何,我都要解开原主留下的谜团,了结这段因果。”
…
“平康伯府→偏院→祠堂→没有人看守,也没人注意,连个阵法都没有……”阿彩一边默念着,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出这诡异的场景。
她感到不可思议,平康伯府竟然如此疏于管理,连祠堂这样重要的地方都没有人看守,更别说设置什么阵法了。
她不禁开始思考起原主与平康伯府的关系。平康伯府应该就是原主的家吧?
毕竟这里是她小时候居住的地方。而那个偏院,很可能就是原主小时候的居所。
“有祖宗牌位立在府外一墙之隔的地方么?”阿彩突然转头问容嬷嬷,心中的疑惑愈发浓烈。
容嬷嬷听罢,一脸惊愕地回答:“怎么可能!自己的祖宗怎么可能被隔绝在外!”
阿彩的心沉了下去。
原来,原主根本就不是平康伯府的人。那么,她为什么会出现在平康伯府?
且在这里好吃好喝地被养着,直到被拐子抱走?
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