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修轻轻揉捏鼻梁,试图以指尖的微凉驱散疲倦之气,强打精神唤人入内回禀。
果然不出所料,派去阶州查探之人尚未抵达便已折返。
去的一共有两个人,行至邓州暂歇时,偶遇一位来自阶州成县的读书人,二人以要去成县安家为由顺口打听了关于成县桑家之事。
桑家嘛,成县百姓哪有不知的,那可是县令大老爷家。
据当地百姓称颂,这位县太爷在位期间积极修缮道路、疏浚沟渠,每一笔公款开支都昭示于众,公正无私,让老百姓心明如镜,无不叹服其清廉公正。
更有甚者,提及自家与邻村曾因土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县太爷亲自到现场丈量土地,不偏袒任何一方,持中之道犹如秤砣,一碗水端平,既没有接受丝毫好处,也不受人情左右,最终将纠纷妥善解决,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由衷敬佩。
此外,县太爷每次下乡巡查,均是轻车简从,行事低调,甚至与乡亲们共餐同饮,毫无官老爷架子。
俞修闻此一席话,微微颌首道:“你倒是记事如刻。”
辰阳心领神会,侧身以肘轻碰了下回禀之人,同时投去一瞥,示意他切入正题。
那人见状立刻领悟,语调一转,提及桑县令府中实况。
桑县令名志字砺行,后宅除了一位结发妻子外并无妾室,膝下共有四子二女,然而不幸的是,其中两位公子早夭,都由桑夫人腹中所出。
此时,俞修挥手止住了话语,脑海中迅速翻腾着关于桑夫人的印象,沉吟片刻后,道:“此事需再行核实,务必查明是否属实。”
文人墨客乃至官场中人,少有不纳妾的,更有甚者将庶出子女记入嫡母名下,不足为奇。
又提及九疑的兄姐皆已婚配,至于所配何门、家世如何,性情怎样,二人并未详问,以免显得动机不纯。
因此,两人分头行动,一人归来复命,另一人则继续前往阶州成县查探。
俞修暗自揣摩,既然那位读书人未曾特意提起桑家兄弟娶的是哪家女,想来应是当地或是周边寻常人家的女儿。
至于九疑的姐姐,应也嫁的寻常。
这些俞修都有设想过,然而,在这些设想落到了实处之时,仍不免黯然。
但只要抓住了那一点,只那一点,便不是没有可能。
若是取道陆路,此刻应是抵达汝宁府境了,他想。
已快八月下旬,马车叮铃作响地驶过汝宁府辖下的一片广阔田野,微凉的空气带着稻谷熟透的甜香和湿润土壤的气息钻入车内,帘栊抖动间,那透过缝隙时隐时现的金色霞光,不经意刺破九疑紧闭的眼睑,带来一丝明亮的不适。
九疑不觉抬手遮挡这炫目的阳光,眼睛慢慢地、一点一点睁开,稻谷熟得正浓,阳光洒在饱满的稻穗上,反射出熠熠光芒。
九疑瞬即将半倚着云霞的身子直起,轻轻掀开帘栊向外探看,入目便是无边的金黄稻田,似是大地织就的金色锦缎,在微风中轻轻起伏。
桑夫人见状,柔声唤住九疑,轻轻拉开她,复又放下帘子仔细压好,“你不是说今儿起太早,困倦得厉害么,怎这会儿又不睡了。”
九疑的困倦被这盛景瞬间冲淡,脑中不禁浮现出书中所描绘的五谷丰登之状,眼前的景象正是那文字所铸就的真实写照。
那书,如今还压在后厢的箱笼中。
东方天际线开始泛起鱼肚白,点点星辰逐渐隐退,仿佛被晨曦温柔地抚慰着进入梦乡。
一抹淡雅红霞在天际边缘悄然蔓延,将漫漫长夜的最后一缕清冷与孤寂悄然消融。
这一日,芜菁如常打理俞修换下来的贴身衣物。
待芄兰结束了清晨的繁杂事务,便被她拉至房中密语。
说话之前,芜菁还不忘查看门窗是否严实合拢,确信无人在四周徘徊后才轻声询问:“近来公子的饮食可有异常之处?”
因受俞三爷之事影响,俞府的公子们近日都不必去学里,除此之外,还必须身着素衣,饮食朴素,不得食用酒、肉等物。
芄兰闻此,略一思索只觉莫名,毕竟这几日俞修大多都在院儿里用饭,而其饮食起居琐事,芜菁都是知道的,此时突然提及此事,让她颇感意外。
“你不都知道么,就是较往日清淡了些,那些点心和小食几乎未动。”芄兰如实答道。
芜菁闻言,面上浮现出惊讶之色,不禁追问一句:“当真?”
见芄兰应声后仍是困惑不解,芜菁遂悄悄靠近,附耳低语,声音细若蚊蚋。
“公子这几日的亵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