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王室的弃儿 > 第28章 没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神仙,这些纯净的盐是你亲手炼制的吗?”

刘大宝顾不上和虬髯客斗嘴了,他心里的惊讶程度一点不比虬髯客差!

“没错!整整熬了一个晚上呢!我都快累瘫了!”

李沧浪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这一席话让周围的人都翻起了白眼!

只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能炼制出满山遍野的纯白色精盐,这样的效率简直是神速啊!然而李沧浪对此速度竟然还不满足,这让其他人都感到十分汗颜!

扑通!扑通!扑通!

很快,所有上山的村民都纷纷跪倒在地,向李沧浪深深鞠躬致敬。

一开始只是虬髯客一个人跪拜,李沧浪还能承受得了,但如今这么多的乡亲们都下跪膜拜,让他顿时觉得有些招架不住!

尽管承受不住,但李沧浪体内的雷劫之力仍在持续增强。

嗯,看来百姓的敬畏对提升雷劫之力确有大帮助!

道理类似神仙得到越多的信仰,神仙的法力就越强大!

如果李沧浪能得到乡亲们更多的敬仰,那么他的雷劫之力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

“大家快起来吧,我炼制出来的这些都是最纯净的精盐!大家可以拿一些回家用。”

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李沧浪开口请村民们起身。

“老神仙,这可是您炼制出的仙盐,我们怎么敢拿呢?”

刘大宝一边偷偷打量着那满山遍野的盐,一边怯生生地说。

李沧浪微微一笑,看穿了刘大宝的小动作。

“哪是什么仙盐啊!其实就是提炼过的细盐罢了,比你们平时吃的盐好上千倍、万倍!”

“哎呀,老神仙,我们其实是不吃盐的,平常吃的都是盐布。”

刘大宝显得有些自卑地回答。

李沧浪一时语塞,“这些盐本来就是为了你们炼制的,大家上去随便拿一些吧。”

听到这话,有几个村民走上前去取盐。

看到有人带头,后面的村民也都纷纷跟进,络绎不绝地上前取盐。

村民们拿到盐后,直接用手捧起就往嘴里塞,边吃还边高兴地大叫:

“嗯!真咸!好吃!”

李沧浪额头直冒黑线,这么咸的盐,村民们竟然像吃雪一般,毫不犹豫地往嘴里塞!

村民们用衣服包起大把大把的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太棒了!以后终于有盐吃了!”

“再也不用舔那讨厌的盐布了,总算解脱了!”

“老神仙您就是我们的救世主啊!比那个所谓的玉皇大帝、如来佛祖靠谱多了!”

“没错!我们缺粮,您帮我们种粮食;我们缺盐,您又帮我们炼盐!您简直就像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村民们口里不断发出感叹。

村长刘大宝激动之下,立刻把自己藏在身上的盐布掏了出来,并随手丢弃。

这块盐布正是昨晚李靖赠送的,非常干净,刘大宝之前一直当宝贝似地珍藏着。

但现在,他果断地将其丢弃了。毕竟,有了满山遍野的盐,哪里还需要什么盐布呢?

村民们像饿虎扑食一般捡拾着大把大把的盐,然后告别李沧浪回村了。临走时,还不忘频频向李沧浪鞠躬致谢。

看着这些虔诚的村民们,李靖等人私下里不禁暗自赞叹不已!

毫无疑问,李靖深知,在这些村民们的心目中,李沧浪就是他们的主宰,比皇帝更有用,比神仙也更加可靠!

……

“你也起来吧,一直跪着不累吗?”

待村民们全都离开之后,李沧浪笑着对虬髯客说道。

虬髯客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站了起来,

“自从在长安城朱雀大街上被您一拳轰飞,我就知道您不是一般人!

可是万万没想到您真的拥有通天的本领,竟然真的能炼制出足够关中地区食用三年的精盐!”

“这些精盐真能让关中地区食用三年吗?”

李沧浪听闻此言,满脸惊讶!

“绰绰有余呢!甚至可以说是远超所需!”

李靖接过话题回答。

李沧浪豁然开朗。

想想也是,那时的大唐人口不多,关中地区的人口更是稀少,眼前如同小山一般的精盐确实足以保证关中地区三年内不必担忧盐荒问题。

“如此精致的白盐,竟也能炼制出来!您的能力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啊。”

红拂女躬身捧起一把盐,让它徐徐洒落,同时还塞了一些盐放进嘴里慢慢品尝。

“这味道比起我们府里所有的粗盐要美味多了,而且杂质也少!以前的粗盐有时还会磕到牙齿。”

红拂女的俏脸上满是震撼之情。

“其实味道好坏倒在其次,关键在于量够不够多。只有量充足,才能确保关中地区的百姓得以存活下去。”

李靖这句话可谓切中要害。

“老神仙,炼制这么多精盐,想必需要大量的盐卤吧?”

虬髯客轻轻发问。

“这片土地千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难不成还担心找不到盐卤吗?”

李沧浪微笑着回应。

众人豁然开朗!

大唐现在的食盐全部来自海盐,并且大部分产自山东沿海地带。

然而实际上,内陆地区也有一些可以制盐的地方,比如井盐和湖盐,但由于储量稀少,又远离海边无法自然晾晒,所以这些产盐地都被忽视了。

此刻,李沧浪直接利用山区的盐卤水提炼精盐,这一举动让李靖等人眼前一亮,触发了许多创新的想法。

然而,很快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就暗淡了下来。即便找到了内陆的盐田又怎样?如果没有独特的方法,仍然无法炼制出这般优质的精盐。

“道长,你现在手头有这么多盐,打算怎么卖给关中的百姓呢?”

李靖开口询问。

的确,盐多是好事,但是如果在销售过程中处理不当,那就可能变成一件麻烦事。

“我要建立盐铁专卖制度,我负责炼盐,我负责炼铁,而盐铁这两类商品的销售权,只能由我掌控!”

李沧浪直视李靖,坚定地说道。

此话一出,便是那在未来华夏千年历史上独步江湖的重大民生政策。甚至在二十一世纪,这种盐铁专卖制度仍被国家采纳。

“盐铁专卖?”

虬髯客低声念叨。

“就算盐铁要实行专卖,那也应该是朝廷来实施啊,怎么能交给你呢?”

李靖看向李沧浪,满脸不解地问道。

“如果我不卖盐,那么关中的盐荒怎么办呢?”

李沧浪笑着反问。

“你这是想趁灾发财,百姓们会谴责你的!”

李靖听到这话很不满意。

对此,李沧浪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如果把盐铁专卖权交给官府,必然会导致大量贪腐受贿现象,对百姓并无好处。

太极殿是太极宫中最核心的宫殿,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唐朝每逢三天就会举行一次早朝,专门处理关乎整个大唐皇朝至关重要的事务。

参加早朝的大臣人数众多,基本上朝廷里的重要臣子和将领都会出席。

已被册封为太子的李承乾也在前列站立。

早朝刚开始,长孙无忌便首先走出来,

“陛下!现如今关中地区缺盐严重,连长安城里也开始出现盐价飞涨的情况!盐价竟然比酒价还要高!”

听到这话,尉迟恭也迈步上前,

“陛下!这一切都是那些突厥人的错,他们截断了我们山东的盐路!

依我之见,我们应该集结大军直接进攻河北道,打败突厥军队,让他们滚回漠北草原去!”

房玄龄忙拱手进谏: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据今晨河北道传来消息,那里正在下大雪!雪天行军可是兵家大忌!

突厥之患必须铲除,但也得等过了这个冬天再说!”

一时之间,太极殿内顿时热闹起来。

李世民也被吵得头疼不已。

关中地区确实缺盐,这是事实;

要把突厥赶走,这也是事实;

雪天不宜行军,这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这么多事实交织在一起,令李世民也不知该如何应对!

本来李世民打算让长孙皇后说服李沧浪,在河东道和河北道修筑直达道路,但长孙皇后回来后一口拒绝,并称这样的大型工程会让沧浪劳累过度。

这也让李世民颇为无奈!

现在倒好,没累着李沧浪,反倒让自己愁肠百结!

“李药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看到李靖一直沉默不语,李世民于是开口询问。

毕竟李靖刚刚从山东回来,对那里的战局更为了解,因此在李世民问及李靖之后,几乎所有的大臣都立刻安静下来,齐刷刷看向李靖,都想听听他的见解。

李靖声音洪亮地回答:

“陛下!此事需一步一步来解决!当前首要任务是稳住关中地区的民心,然后再去征讨突厥!

关中地区的民心所在就是盐!而我现在知道有一个地方,那里的盐田广阔无垠,精盐储备足以满足关中地区吃上整整三年!”

李靖话音刚落,太极殿内立即炸开了锅,大多数人指责李靖胡言乱语。

第114章 提起李沧浪,众臣豁然开朗!(第一更求打赏)

“咳咳,遍布山野的精盐?李药师,您不会是在做梦吧?”

长孙无忌忍不住开怀大笑。

“李靖,你可知道我家现在都已经没盐吃了,偌大的关中哪还有什么盐啊!就算是吹牛也不能这么胡扯吧。”

平素脾气温和的杜如晦这时也怒声喝道。

“能让关中地区吃三年?而且还说是精盐?李药师啊,你是不是去山东一趟,被突厥人把脑袋给打坏了?”

尉迟恭大笑不止,他跟李靖关系一直不太融洽。

在李世民麾下,有威望的大将军也就尉迟恭、李靖、秦叔宝、程咬金这几个。

秦叔宝一身伤病,若是要出兵征战,李世民已很少让他领兵。

程咬金这个人,是个大大咧咧的老粗,又喜欢信口开河,李世民也不愿让他带兵。

因此,常被派出与突厥交战的,往往只剩下李靖和尉迟恭两人。

此次前往山东盐道对抗突厥的任务,李世民派李靖前往,这让尉迟恭心中颇感不满,于是借此机会出言讥讽。

李靖看着大多数国公并不信任他,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倘若不是他亲自目睹,或是别人告诉他,恐怕李靖自己也不会相信会有这种事情。

满山遍野的纯白色精盐……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

“哈哈,昨天当我看到那一片片的精盐时,内心的惊讶跟你们现在的反应一模一样!

但我还是要告诉你们,那里的精盐是最顶级的,比起专供皇宫的细盐还要精致!甚至色泽都是纯白无瑕,不含任何杂质!”

李靖并未动怒,而是笑着继续说。

然而他这话一出,太极殿内的惊叹之声更大了!

“荒谬!李靖怕是得了失心疯,这世上怎么可能炼制出比皇宫专用细盐还要精细的盐来?”

“没错!我见过最精细的盐也只是呈现出青白色而已,哪里来的纯白色盐呢?”

“由于提炼技术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存在没有任何杂质的盐!李靖将军,我看您只会打仗,对这类事情可谓一窍不通啊!”

太极殿内的官员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当庭就开始冷嘲热讽。

李世民坐在高位上,没有横加干预。

贞观时期的议政氛围就是这样,非常活跃,不像后来的清朝那么僵化古板。

李世民起身离开了宝座,走下台阶,朝着李靖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