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136章 名将之子与皇室宗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名将之子与皇室宗亲

眼见河南战场形势危急,德宗早把颜真卿是死是活置之于脑后。

他没料到让他一直抱有希望的、优秀的藩镇节度使李希烈也会造反,因而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毫无准备。

朝廷的精兵猛将几乎全部集中于魏州(今河北邯郸大名)附近,与河朔诸雄对峙厮杀,根本无力脱身。河南战场事关东都安危,满朝文武中还有谁可与李希烈一战?德宗在苦思冥想之下,最终敲定了两名人选,哥舒曜与李皋!

这两人大有来头,哥舒曜是前陇右、河西节度使,一代名将哥舒翰之子,突骑施族,年幼门荫从军,曾跟随李光弼征讨过安禄山,有着将门虎子的优秀基因与难能可贵的实战经验!

至于李皋,则更是中唐时代堪称英雄的传奇人物!

他是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曹恭王李明的玄孙,生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赶上了盛世的尾巴,建中四年(783)恰好步入半百之年。

他历任兵曹参军、秘书少监、衡州(湖南衡阳)刺史、湖南观察使(相当于小节度使)、江西节度使(治所在江西南昌)等职。在任期间不仅关心民生颇得人心,而且在军事领域上也多有建树,曾出兵征剿叛乱的湖南牙将王国良,单枪匹马兵不血刃将其劝降。

他还善于识人用人,从行伍中提拔起来的王锷、伊慎,后来都成了独当一面的能臣。

选择这样两位根正苗红的优秀将领与李希烈对阵,胜负暂且不论,至少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再背叛大唐!

元月二十一日,德宗诏令哥舒曜从凤翔、邠宁、泾原、奉天、好畤军府中抽调万余兵力征讨李希烈,同时下令全国各道有兵出兵、有粮出粮,共同进击淮西叛军!

哥舒曜集结起队伍东出长安,行至郏城时(河南平顶山郏县),遭遇李希烈的前锋将领陈利贞。哥舒曜率军只一个冲锋就将其击溃,一个月后,又出兵收复汝州(河南平顶山),生擒伪刺史周晃,用实际行动有力证明了自己绝非浪得虚名!

李希烈眼见唐军势大,暂时回军退保许州。同时,派将领封有麟控制邓州(河南南阳邓州县),切断从南阳西北进入蓝田武关的交通线,致使江淮贡赋断绝,商旅不通。

朝廷被迫另外开辟了上津山路(即湖北十堰郧西县上津古镇),南方各地贡赋取道宣州(安徽宣城)、饶州(江西上饶鄱阳县)、荆州,经武关(商洛)运至长安。

沿途修道路、置驿站,用以维系南北交通之需。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时任江西节度使的曹王李皋身上。

为确保朝廷生命线的顺畅无阻,李皋除征调民夫施工修路外,还向沿途的淮西驻军发起了进攻。

三月初,李皋在黄梅(湖北黄冈市黄梅县)击斩淮西军将领韩霜,接着又挥军攻克黄州(黄冈市黄冈区)。

淮西军驻守于蔡山(长江边上一小山,五十多米),这里海拔虽然不高,但临近江面、地势险要,守军又依山构筑有许多坚固的城防工事,使其成为控制水路交通的一座要塞。若想在江面顺利通行,必须把蔡山拿下!

李皋看到从陆路进攻难度太大,便使出疑兵之计,让人放出风声说自己要绕过蔡山,向西攻打由淮西军占据的蕲州(黄冈蕲春县)。为了与此相印证,他亲率水军溯江而上。

蔡山守将担心蕲州有失,只留下少数人驻守,带领军队沿着江边道路向蕲州方向疾进。

离开蔡山三百余里后,李皋突然下令船队调头,转攻蔡山。

在路上奔跑的淮西军,速度再快也快不过顺流直下的舟师,只能眼睁睁看着蔡山被占。

拿下了蔡山,李皋再回过头来一举攻克蕲州。并委派得力将领伊慎、王锷,分别担任蕲州刺史、江州刺史(江西九江,蕲州下游),形成犄角之势互相支援!

至此,南路战场基本被李皋所控,淮西军被迫转入防御。而在河南战场,淮西军的进攻势头仍在继续!

哥舒曜攻下汝州后(河南平顶山汝州),李希烈安排将领周曾、康秀琳出兵三万攻打哥舒曜,试图夺回汝州。

之前,周曾与淮西将领王玢、姚憺、韦清等人,一直与汴宋节度使李勉保持着秘密往来,想要择机归顺朝廷。利用这次出兵机会,周曾在临行前与他们几个秘密谋划,准备在行至汝州与许州之间的襄城时(河南许昌襄城县),由周曾带兵回击许州,王玢、姚憺、韦清于城内接应。

这个计划盘算的很好,只可惜保密工作没做到位,以至还未实施便被李希烈提前侦知。

李希烈立刻指派亲信将领李克诚统率淮西特种兵——骡军(因淮西缺马,故而将骡子当马用)追上周曾,将他斩于军中,又在城内捕杀了王玢、姚憺,韦清则因周曾他们没有供出他来而得以幸免。

但韦清心中一直忐忑难安,担心迟早会被李希烈发现。于是极力劝说李希烈派人到朱滔那里搬救兵,李希烈不知是计,听他说得有道理,就安排他前往。他走到襄邑(河南商丘睢县),投奔了宣武节度使刘洽。

周曾的事让李希烈暂时停止了攻势,连带将进占尉氏(开封尉氏县)、郑州的军队也一并撤回许州待命。

李希烈向朝廷上表,把擅自进军的罪过全部推到了周曾身上,并表示自己将撤回治所蔡州(河南驻马店汝南)以示悔过。而实际上他是在等候朱滔的援军,至于颜真卿,则被他关到了南阳的龙兴寺。

三月底,荆南节度使(湖北中部,治所位湖北荆州)张伯仪在安州(湖北孝感安陆县)被淮西军打的大败,张伯仪仅以身免,连朝廷颁发的节度使旌节都落到了淮西军手中。

李希烈让人拿着旌节和从唐军战俘身上割下的耳朵交给颜真卿看,可怜的颜真卿被囚禁在寺院中消息隔绝,以为朝廷主力已败,顿时痛哭失声昏绝了过去,醒来后再也不肯说一句话!

四月份,德宗诏令兵分两路进击李希烈!

北路军由汴宋节度使李勉担任淮西招讨使,哥舒曜为招讨副使。

南路军由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出任淮西应援招讨使,曹王李皋、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分任应援招讨副使。

哥舒曜自出兵以来,一直与李希烈呈胶着状态,战事进展不是很顺利。

德宗有些急了,河北、河南两大战场旷日持久的战火让他委实吃不消,多次派使者前去催促哥舒曜出击。

哥舒曜无法,只得率军自汝州(河南平顶山)进发,走到襄城东北颍桥镇时天降大雨,空旷的原野上顿时电闪雷鸣,突然有道巨大闪电划落在雨中疾行的唐军队伍中,六、七名将领连人带马翻倒于地当场毙命。哥舒曜大惊失色,急令回军进驻襄城。

早已做好迎战准备的淮西军打探到唐军撤走,雨刚一停,将领李光辉便带着一万余人攻击而至。淮西军向以悍不畏死着称,他们冒着城上唐军的密集箭雨,不要命的一人拿着一支火把向前冲,企图焚毁树立在城门前的木栅。

哥舒曜拼死防守,冲在前面的淮西军成片倒下,跟在后面的仍然疯狂向前。遇到唐军挖掘的堑壕,淮西军竟将战死队友的尸体扔进壕沟,踩踏着他们的身体通过。

双方都杀红了眼,战场局面只能用惨烈来形容!经过一番恶战,唐军总算勉强击退了淮西军!

这次战斗致使交战双方元气大伤,加上天气渐热,便各自躲入城中休整。

八月初,恢复过来的三万淮西军,在节度使李希烈的亲自统领下,气势汹汹的卷土重来,将襄城围了个密不透风。

哥舒曜不敢怠慢,急忙派人前往朝廷求援。而此时,长安周边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几近抽空,实在无兵可派。

德宗只得安排神策军将领刘德信,从驻京各将领家中临时招募了三千多人,匆匆发给行装,火速从京城出发,会同汴宋节度使李勉前往支援哥舒曜。

李希烈见到久攻襄城不下,所部士卒伤亡较大,便及时调整攻城策略,安排部属从城外修筑一道两边有墙、顶部有棚的甬道,企图采取这种土工作业的方式,慢慢抵近城墙攻入城中。

唐军见状纷纷用箭射向修墙的淮西军,淮西军也派出火力支援队向城内放箭,双方矢如雨下,斗了个旗鼓相当!

李勉与刘德信会合后,向德宗上了封奏疏,大意是李希烈此时重兵全部集结于襄城,许州城内几近真空,如果袭击许州,其必回师救援,那么襄城之围自然可解。

奏章还没批下来,因襄城形势危急,他便安排将领唐汉臣率领一万余人,与刘德信所部共同进击许州。

两人刚刚走出四十多里,朝廷使者飞奔而来,毫不客气的斥责他们违诏行事,并责令他们按原定计划攻打襄城。

两人无故挨了一顿臭骂,既尴尬又委屈,只得狼狈调头向襄城进发。因走的过于匆忙,沿途竟连斥候都没有派出。

得到消息的李希烈安排他的精锐骡军,提前在唐军前往襄城的必经之路沪涧(平顶山郏县西四十余里)设伏。

待刘德信他们进入埋伏圈,淮西军伏兵四起,喊杀声响彻天宇。士气低迷的唐军无力抵挡这些亡命之徒,被追杀的四散逃奔,好不容易凑集到的一万三千余人折损大半。

刘德信、唐汉臣率领残部分别逃往汴州、汝州,淮西军先头部队乘胜抄掠到了东都洛阳附近。李勉担心东都有失,忙派大将李坚带领四千余人助守东都,李希烈出兵抄断了李坚后路。汴宋军自此一蹶不振,襄城形势岌岌可危!

李勉作为河南战区北路军总指挥,对于战场形势完全可以像曹王李皋那样随机应变、敢于拍板,不能总是事事请示汇报。既然决心下了,先打也就是了;或者边打边报告、打完再报告都行。

而他却在战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上疏请示,请示了又不经朝廷批复就贸然采取行动,直接导致刘德信、唐汉臣在一会儿前、一会后的疲于折腾中遇伏惨败,招募到的有生力量损失大半,彻底丧失了战场主动权。

李勉与李皋同为皇室宗亲,在指挥作战方面却有云泥之别。

正所谓一将无能、害死三军!襄城之危带来的蝴蝶效应很快影响到了战场全局,诱发了后续一系列恶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