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良、徐生所部,陆续撤退至铁山城。
宿州统战官想着敌寇疲惫,若是攻入城中,定是大功。
于是下令麾下追击。
但陈翁岂能给他们机会,城墙上可还有不少三海帮准备的小型铁炮。
一排排的铁炮轰出,砸死了不少人。
黎良所部,也聚齐阵型。
一排排火铳响起,数十官兵倒下。
其统战官方才明白,他宿州这点兵力,没有简陋的实力。
“撤退!”
于是他下令连夜后撤三十里,待到安全之地再扎营休息。
“陈老爷子,刚才怎么不下令反击!”
“凭我们的实力,再吃下这宿州兵马也是绰绰有余。”
“拿下他们又能如何,扭转不了局势,这城还是得扔。”
陈翁说道:“况且徐生的私骑连夜赶路,又经历一场大战,人困马乏,再度死战,你等的伤亡必然不小。”
可以打,没有必要。
打赢了影响不了大局,还不如保存实力。
陈老的想法,与李立一样,只要目的达到了,何必多死人。
八月六日。
李立率领船队覆灭朝鲜西水师归来,与此同时铁山城同样传来大胜义州官兵的战果。
一天双喜临门,风头无二。
三海帮的威望再度上升两成,
这他么三海帮怎么就跟没有上线一样,面对几万人的围剿,还能玩得这么花哨?
碰不得根本碰不得,辽东水师就是下场。
原本蠢蠢欲动的辽东水师,顿时像被浇醒的落汤鸡,不敢动,根本不敢动。
随着朝鲜西水师的覆灭。
三海帮在这片海域便再无威胁。
平壤统帅想玩,那他李立就陪他玩。
铁山城守不住,消息传回的第二天,李立就下令放弃铁山城。
铁山城外,义州官兵大败,守城者不足两百余。
由夏明所部主攻,轻松拿下,又吃一波肉,船商激动无比。
陆上的优势依旧在朝鲜方面。
所以三海帮并不守城,在洗劫一波过后,立马撤出义州城。
接下来的日子,三海帮依靠其强大的海上投兵能力,不断来回骚扰朝鲜的沿海城市。
平壤统帅疲于应付。
往往这座城攻下来了,屁股后面的城池又被海寇占领。
无奈之下,他只得往这些城池派出重兵把守。
于是乎,前往追击围剿三海帮的官兵就越来越少,很多次甚至还被反围剿,对其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没办法,平壤统帅只得向上面再度求援,征兵。
兵力最多的时候,超过六万兵马汇聚在西朝鲜湾一带,这可是朝鲜战兵、官差、世家私兵等所有兵力的一半。
数万人所用的粮食也是天文数字,尤其是沿海数个城市被三海帮洗劫过后,粮食短缺。
朝鲜汉城又只能强征税务,如此一来民怨更加沸腾。
并且大量的兵力朝西北靠拢,导致东南、西南地区兵力空虚,暴动的次数越来越多,镇压起来愈加费劲。
赶来的朝鲜东水师,原本是想要进驻西水师营地。
然而得到消息的三海帮,早就有所方便,双方在在丰川一带的沿海遭遇,小规模海战后,东水师果断逃离,头也不回返回东水师营地。
至此,取得制海权的三海帮,已经在此番三朝之中处于不败之地。
.......
一六一九年八月底。
朝鲜方面扛不住国内的压力,向三海帮请求和谈。
三海帮的高层一看,都觉得机会来了。
向朝鲜方面提出三个条件。
一是开放通商,允许在三海帮登记的船商进行行商,释放所有船商被关押的人员,并赔偿先前对船商造成的损失。
二是三十万两的白银赔款。
三是将义州、嘉山、封川三座沿海城市划入三海帮势力范围内。
有了城就有了发展基础,尤其是封川,可谓是三海帮东进的基点,有此城东进可事半功倍。
狮子大开口,小小海寇还敢要地。
消息传回汉城,朝鲜国君勃然大怒,绝不和谈。
西北方面的官兵知晓此事,同样是无比愤怒,战意高涨。
那就继续打。
三海帮倒是无所谓,制海权他们已经有了,战争的主动权可掌握在他们手中。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拉锯战。
李立和陈翁返回海洋岛,继续发展三海帮。
由于朝鲜战场的接连胜利,获利数十万两银子,让三海帮全帮上下都处于亢奋之中。
他们再度吸纳流民四万人,征招超过五千人新卫,匆匆短暂训练过后,被派往西朝鲜湾作战。
战场可是最佳的练兵场。
接下来,靠着袭扰作战,三海帮又取得了一些小型战役的胜利。
只不过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
九月初。
三海帮得到消息,顺安城的官兵,被调往肃州加强守备。
马远等人都觉得是个攻略新城的机会。
新城代表着巨大利益,就连船商也不例外,纷纷申请出战。
九月七日。
夏明所部、曲风所部、徐生所部,外加一千新卫,近六千护卫进攻肃州。
本以为是一场轻松的战役。
肃州城高且坚,守城官兵超两千且战意高昂,根本不可能拿下来。
曲风只得下令撤退,可没想到的是。
在返回至小奇山的时候,遭到平壤官兵近四千人的伏击,而且敌主力骑兵全在此地,打了曲风等人措手不及。
纵容是拼死反抗也无法扭转战局,只得搏杀。
经过数个时辰的激战。
好在马远率兵及时支援,终于突出重围。
超过三千人的伤亡,连徐生所部的私骑都损失三分之一。
主战曲风在混战中,左手被砍断,身受重伤。
此战可谓是三海帮建帮以来,伤亡最为惨烈的一战。
得到消息的李立,从海洋岛即刻赶到了皮岛。
“马远有罪,辜负了帮主的期望!”
“我等有罪,辜负了帮主的期望!”
“少他娘的废话,曲风的情况怎么样?”
李立上岸就大声问道。
徐生道:“帮主,曲岛主倒是救回来,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