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祁同伟经济发展 > 第144章 水坝有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政治是什么,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这一刻的祁同伟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青山区跟在金山县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原本在金山的时候,有李达康在背后做支持,很多政策祁同伟推行的很快。

后面换刘江来的时候,也属于外来户,没过多久刘江也就被免了。

基本上就成为了祁同伟的一言堂,很多政策推行速度很快。

但是现在面对齐正德这种标准政客,着实让祁同伟有点头疼。

大规模的整改是不用想了,现在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小事做起。

当然如果能够扳倒那就是更好不过了。

难道说青山区现在所有人都是铁板一块的针对祁同伟?

想了想,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人在什么时候容易犯错。

毫无疑问,遇到事的时候。

祁同伟一下打开了新局面。

不是资金不足么,那简单,那就看资金具体去了哪里。

接下来的时间里,祁同伟可以说是异常低调。

除了偶尔看看文件外,基本上没有多大的作为。

齐正德都有点不会了,按道理这个年纪的年轻人,碰到常委会上那种情况,很难得能沉得住气。

问题就有一点,那就是跟陆家的关系远远没有那么近。

那是不是李家的机会就大了许多,要是李家能跟陆家联姻。

沉浸在美好愿景中的齐正德不由的微笑了起来。

“齐书记,不好了。”一个身影匆匆的闯了进来。

突然的声音直接把齐正德都吓了一跳。

抬眼一看,原来正是陈志诚。

齐正德不满的道:“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的,有话就不能好好说?”

“是这,齐书记,我今天才知道,祁同伟一直在查财政支出情况。”陈志诚气喘吁吁道。

原来是这回事,齐正德更是无奈了。

就这点小事。

出声道:“我还以为多大点事,他个县长看着不是很正常吗?”

看到齐正德还是不以为然,这下陈志诚就急了。

“今天他把去年修水坝的账目要过去了。”

“什么?”这下齐正德也不能在淡定了。

“账目什么的没问题吧。”

“那是自然,这不还是有点担心呢?”陈志诚道。

齐正德都快无奈了,这不是纯纯的自己吓自己呢。

“没事,他个县长总的有个干的吧。”齐正德安慰陈志诚道。

话一出口,齐正德脑子里貌似明白了些什么。

是啊!

他毕竟是个县长,肯定是要做事情的。

但是跟赵瑞龙又有言在先,坚决不能让祁同伟做出成绩来。

看样子只能看以后有一些基本工作,不容易显示政绩的工作交给他。

对,就是这样,齐正德心里顿时下定了决心。

最近的这段时间里,祁同伟可以说是把去年的大额支出项目基本上翻了个遍。

其他方面没有觉得什么,但是非常蹊跷的是,水利项目的支出一直很稳定。

接着翻了前几年的资料,顿时感觉就问题来了。

一般来说,大修水利这种事情,都是好多年才整治一次。

但是这种年年大额支出是严重有问题的。

这让祁同伟想到一点,在古代,可以说水利工程一直是摇钱树一样。

只要有一场大雨,完全就可以把所有的原因归咎于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之类的原因。

一时间也成了笑话。

随着越看越深入,祁同伟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难怪青山区的基本条件不错,但是经济发展却差远了。

问题都在这里。

眼看到马上就要入夏了,雨季马上来临,正好也没什么其他工作,祁同伟带着贺康决定去走访一遭。

岩台市的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比较特殊,虽然是以山的名字来命名。

但是平原地带也不少。

青山区就是其中之一。

受于地理位置限制,青山区可以说是问题不少。

每逢暴雨,山洪很容易引起泥石流不说,还有过境的河流,互相交织成复杂的地理环境。

别的不说,祁同伟可是深刻的知道,上一世纪九十年代末发生的特大洪灾。

不论是影响力,还是破坏力,可以说自建国以来,都是属于非常罕见的。

既然后面能发生大的洪灾,那在之前的前几年,肯定是要提前预兆的。

哪怕是不能搞经济,只要能够防患于未然,这可是不世之功。

当祁同伟带着贺康走一遭的时候。

这才看到事情的严重性。

按道理说年年斥巨资修筑的堤坝,不能说固若金汤吧,起码应该是坚固有加。

但事实上,很多堤坝虽然都是看起来很高大。

或许是天气干旱的原因,有很多细微的裂缝。

祁同伟身为个外行,自然不懂这些。

看到远处有个正在耕作的老农。

顿时就有主意了。

“老伯,我们外地专门过来采风的,发现这大坝上怎么会有小裂缝,我们非常好奇,这是怎么回事?”祁同伟走到跟前好奇的问道。

耕作的老农正满头大汗,看到有人过来问。

更是一翻白眼。

祁同伟适时的递上了一根烟,接着又把一盒烟塞到老农口袋里。

贺康跟前适时的说道:“老伯,我们也就是非常好奇,想请教一下。”

又递上打火机,给老农点上烟。

有了香烟的熏陶就是不一样,老农的话匣子都打开了。

“哼,你别看着大坝看起来修的挺好,其实都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老伯这话怎么说?”一盒烟就换来有用的信息,祁同伟马上兴趣就来了。

“以前的浇筑大坝,工期都放的特别长,不仅地基要打好,还要注意好降温。”

“你看看现在修的,就是简单的堆积起来,这样的大坝也就是看着唬人,真正碰到大洪水,一冲就开了。”

“看到底面的裂缝没有,这都是修筑的时候没有进行最基本的降温,里面也没有预埋好水管。”

“这种暴晒天气下,也没有人给上面浇水,好好的大坝是真可惜了。”

边说着,老农边叹气道。

这个时候祁同伟又想起一件事来。

问道:“老伯,那为什么明知道这大坝靠不住,你还在这里种地干什么,万一洪水一来,不是都白费了?”

“不种能怎么办,洪水又不是年年来。总的要填肚子吧。”老农的一句话,道尽了劳动人民的心酸。

“不种能怎么办?”这句话直接响彻祁同伟的心扉。

如果没有好的出路,这种事情将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