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1659:我在滇缅成为亚洲之王 > 第12章 那加兰(上)锦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貅身材瘦小,其貌不扬,虽然也是大西军后裔,但若是放在李定国的军中,肯定是不受欢迎的。

但他却被张七收为义子。

能被他从几千少年兵中挑出来显然是各有所长的。

张貅敏捷、灵活,不但是在身体上,在脑瓜子上也是如此,当他跟着张七来到密支那后当即意识到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时至今日,他已经完全掌握了克钦语、缅甸语、摆夷语,后者实际上是泰语。

这三种语言是缅北用的最多的,虽然都源出藏缅语系,但如同汉语与藏语一样,经过几千年的变迁后早就是面目全非,张貅却能从起词汇、语法上一下就抓住了重点,很快就掌握了。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在武勇上无法与张貔相比,在沉着冷静上也无法与张凤相比,故此,他就只能在灵活多变上下功夫了。

时下滇南缅北一带,没有谁不知道只要紧跟着张七就没错,连清狗都被他屡次三番击败,遑论其他?

何况,被张七收为义子可是莫大的荣光,虽然暂时还不能与高得杰、李忠明等人相比,但假以时日,未尝不能并驾齐驱。

严格来说,这次张七交给张九、张貔、张貅、张凤四人的任务又不同。

张貅与张凤编练新军,实际上最为简单,编练成功后与各自的五个大营也有了恩义,当然了,张七显然不会就地编练,而是会与另外十个老营混编,这恩义一节就更是深厚了。

张九又不同,他实际上是张七的义弟,每次出行干的都是风险最大,意义也最大的大事,他的威望早就与高得杰、李忠明等人平齐了,或许还在张五之上——谁叫张五在张七北上建昌时巴巴地跟着李定国走了呢。

故此,他这一路又另当别论。

张貔、张凤都经受过考验,唯独他张貅从少年兵中脱颖而出后一直待在王府。

故此,当他带着新出炉的一百少年兵出发时就明白了这一次的考察重点不在其他人,而是就在他身上啊。

从密支那出发前往阿洪王国(阿萨姆邦)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就是后世二战时期通往印度的滇缅公路,阿洪王国的祖先也是在大约四百多年前经过这条路进入雅鲁藏布江下游的。

阿洪王国建立后还时不时回到克钦王国参与战斗,故此这条路显然不能称为羊肠小道了,但毕竟是行走在大山深处,其凶险程度完全不亚于野人山。

这几年,张七已经将道路修到了大山这一侧的潘硕,跨过潘硕就是阿洪王国了——不不不,中间还有几十里的山路,那是克钦人、那加兰人、阿洪人都出入其里的三不管地带。

一行人骑着马匹很快就来到了潘硕。

这里已经建成了一座小堡,堡外早就形成一个繁华的市场,玉石、粮食、铁器、布匹、食盐都在这里交易,衣着整齐、体面的克钦人(因为张七的缘故,时下缅北的克钦人已经富裕起来了),衣衫褴褛、面容剽悍的那加兰人,介于其间、已经带有不少印度教风格的阿洪人都出现在这里。

那加兰人也曾建起过一个原始的王国,还曾与缅北的克钦王国互为盟友,可惜自从摆夷人进入雅鲁藏布江下游,变成阿洪人后,就如同暹罗人进入平原后对山地部族视同仇雠一样,双方展开了近五个世纪的征战。

最后终究是文明一些的摆夷人战胜了那加兰人,阻止了其进一步的壮大。

不过在这三不管地带乃至隶属于孟养宣慰司的潘硕,双方还是保持了大致的和平。

根据夜不收最近得到的消息,那加兰人近期又有了统一的迹象,除了孟加拉人的压迫,让阿洪人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他们身上,也有那加兰人出了能人的缘故。

一个明显的迹象就是,以前,前来潘硕贸易的那加兰人多半是三五成群各自前来的,但现在却是统一前来,每次前来参与贸易的有上百人,他们都是骑着大象前来的,大象的装载力远比人力、马牛大,一百头大象装载的东西基本上能满足整个那加兰人的需要了。

张七的夜不收霎时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据说那加兰人有一百个小部落,一个小部落也就百余户人家,一头大象就能满足了,也就是说,有人将他们组织起来了。

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那加兰地区新出了一个拉多王。

贸易的集中日期显然都在旱季,张貅抵达那里时正好是贸易季的尾声,当张貅见到集市边缘依旧拴着上百头大象时顿时心里一喜。

他从身上掏出了一个锦囊。

这是张七给他的。

“抵达潘硕时再打开”

时下张七的龙凤玉佩的光圈已经大为缩小,不能将大的物件儿弄来了,但一个人带着少量物资进出还是可以的。

有一次他竟外出了三日,可是将密支那军民吓坏了。

那一次,他从后世弄来了一本笔记本电脑,以及一个便捷的太阳能充电装置,那三日,他将可能用到的资料一股脑下载到了那上面,自那以后他就很少跑图书馆或者书店了。

当然了,为了减少自己抄写之苦,他还一同弄来了好几台打印机以及大量的墨盒。

有需要的资料打印出来后用钢笔将其有着明显后世印记的标志涂掉就是。

还有,他现在管辖的地方,无论是官府还是学堂都用上了钢笔,那玩意轻便,一次可以大量弄来,至于墨水自己制作就行了。

锦囊里是一掌叠好的纸。

“貅儿,阿洪人已经普遍信仰了印度教,想要拉拢、融和他们不太容易,何况他们的人数已经与我们差不多了,又如何融和?”

“阿洪人南面的山地部族,只有那加兰人还是信仰着原始的宗教,与高黎贡山深处的蛮族差不多,更南的曼尼普尔人也有一半信仰了伊教,也不容易”

“阿洪人此时约莫一百万人,那加兰人则只有十万人左右,但论起战力,那加兰人显然在阿洪人之上”

“阿洪人,实际上就是摆夷人,而那加兰人则是从克钦王国分出去的,讲克钦语,以前克钦王国存在时还是他们的附庸国,克钦王国不在了,但孟养宣慰司还在,这一点那加兰人是知道的”

“我是孟养宣慰司的宣慰使,还是缅甸国的副王,这一点,不但阿洪人知道,那加兰人也知道”

“你的任务名义上只是联络阿洪人的国王,调查其风土人情,若是阿洪人同意,为其提供火器、训练军队,还有深入南边大山联络那加兰人的任务”

“联络阿洪人是为了对抗孟加拉人,进而为张九的任务创造机会,也就是说,你是为张九打辅助的”

“对于我军来说,表面上看配备了大量的火器,但由于人口少,在炼硝一途就十分紧张,眼下能够找到的出产硝石的山洞基本上都利用上了,再加上全民茅厕所出,勉强能满足现有火器的需要”

“硫磺,缅北山地有很多,也能从硫铁矿冶炼中顺便炼取,问题不大,何况木府就有大量出产”

“就是硝粉实在缺乏,据俘获的马尔康供述,法国人曾在印度恒河故道上发现过,但那里依旧是伊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天下,想要获取并不容易”

“但一旦成功获取,那就是逆天的存在,甚至可以与我们之前的神兵利器相提并论”

“故此,张九的任务最重,你必须为其打好辅助”

“我们行事,不能光顾着眼前,凡事都必须未雨绸缪”

“虽然要用阿洪人来抗衡孟加拉人,但若是能用那加兰人来制衡阿洪人,甚至取代他们成为雅鲁藏布江下游,对了,就是印度人嘴里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成为新的主人,那岂不是更好?”

“我军的主要方向还是在南边、东边,西边不可能投入大量精力,于是,利用两边克钦人的关系,然后将其组织、武装起来,伺机进入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将是我们的长期目标”

“在此之前,若是能收复那加兰人为我们所用那就是事半功倍了”

“进入阿洪人地盘之前,找到那加兰人的领袖,与其商谈贸易、武装诸务,甚为重要,切记切记”

张貅原本是想将锦囊毁掉的,一想到这可是张七的亲笔信,最后还是藏在了怀里。

所谓的夜不收消息,实际上就是他打听来的,他曾作为潘硕的贸易代表进入过那加兰高原,但并未找到所谓的国王,那些个小部落首领也十分警惕,无论他如何旁敲侧击就是不说。

而眼下来到这里的一百头大象至少有两百人驾驭,其中有没有那个拉多王呢?

那加兰人不像阿洪人都住在潘硕镇的客栈里,他们舍不得花那些钱,都挨着大象就地歇息。

目光不经意地一一扫过去,这些那加兰人样貌、装束都差不多,自己也不可能一个个询问。

正在犹豫之际,只见那群那加兰人站了起来。

顺着他们的视线看去,顿时眼睛大亮。

只见一个人从一座客栈的二楼走了下来,这里的客栈都是清一色的吊脚楼,客人们都住在二楼。

只见那人约莫二十多岁,面容英俊,身材中等,但异常精悍,头上也裹着黑色的粗布头巾,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位倮倮人(彝人),脚上也是草鞋,但衣衫却比那些人干净整洁得多。

特别是他的头巾一侧还插着一根羽毛。

“此人如若不是拉多,也极有可能是他的兄弟子侄或者管家,至少也是一个拉多王信任的部落酋长”

想到这里,他将缰绳扔给他的副手、克钦少年兵出身的那桑,向着那吊脚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