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2天(2022年3月28日,星期一)——核酸检测
今天放学的时候,我又听见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用大喇叭播放通知,让还没做核酸检测的居民到印钞厂医院的核酸检测点去测核酸。
我是不用去的,因为昨天从姥姥家回来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测过核酸了,前天爸爸妈妈都收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微信通知,然后昨天就去做了。
昨天在检测点排队的时候,妈妈还吐槽登记流程也太简单了,只不过是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而已,不像上次至少还有专人登记具体的住址和身份信息。
用妈妈的话说——“这样登记的话跟没登记有什么区别?就算我没来测岂不是也没人知道!”
而爸爸对妈妈的态度很不赞同:
“现在是‘全民抗疫’,国家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工作人员付出了那么多辛苦,每一个公民就该无条件支持,哪能那么不自觉呢?再说现在‘大数据’那么厉害,你以为发现不了谁没测核酸?”
妈妈也许是觉得爸爸说得有道理,所以不再反驳。
的确最近的疫情又比较严重,在好多地方都形成了小范围的“爆发”,每天都有不少新增确诊病例。
北京也有不少小区被“封闭管控”呢,不少人被“居家隔离”,这样的形势确实应该引起重视。
我就很配合防疫工作,我最近都测过好几次核酸了,昨天测过一次,其实上周五在学校还刚测完呢,上上周我在学校也测来着。
现在学校几乎每周都要测一轮核酸,周一到周五大家轮流去测,每周轮一遍。
有的人比我测得还多呢,妈妈的同学在医院工作,她们每天上班都得测核酸,还有那些被封闭小区里的居民据说也得每天测一次。
现在大家都在为“抗疫”而努力,我和爸爸妈妈也得出力!
--------------------
第3913天(2022年3月29日,星期二)——妈妈想学滑板
妈妈最近更加“上进”了,工作特别努力,总是加班到很晚,周末都在开着电脑办公。
她还开始重视锻炼身体,都跟爸爸去爬了好几次山了,每天晚上还对着手机练街舞。
而且妈妈的“求知欲”旺盛起来,上周跟爸爸咨询了好久说了考“pmp”,今天又说打算买个滑板回来学。
妈妈一说买滑板,爸爸马上想到了前几年妈妈“心血来潮”,买了一辆独轮车,就是杂技团演杂技骑的那种,非说要“训练协调性”。
结果买回来就下楼试了一次,发现骑不上去,就再也没动过了。
于是爸爸“告诫”妈妈,买滑板可以,但一定要好好把它练会,不能像之前的独轮车那样那么快就放弃了。
妈妈表示她也想到这个问题了,但这次她是很认真地想学习一项新技能,并且借此机会达成促进运动健身的目标。
妈妈都想好了,等练会了滑板,以后再跟爸爸去香山她就可以在公园里滑滑板了。
我知道滑板,那是一项挺“酷”的运动,都是一些追求“酷炫”的年轻人在玩,玩好了甚至可以踩着滑板“飞檐走壁”。
现在喜欢滑板的人越来越多,它甚至都已经成为奥运会项目了呢,难怪妈妈会想学滑板。
对于妈妈的决定,爸爸还是非常支持的。
不过他提醒妈妈在买滑板的时候一定要把护具一起买好,比如护膝、护肘和头盔,因为滑板运动还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
而且滑着滑板是不能上路的,因为滑板在交通情况复杂的道路上很难控制。
之前就曾经有“滑板少年”在长安街上因为对拐弯的大货车躲闪不及结果发生了事故,爸爸的同事也因为滑滑板上路结果被没收了滑板呢。
爸爸建议妈妈可以带着滑板去香山,爬到山顶然后顺着坡道滑滑板下山,而妈妈觉得“那比滑滑板上路还危险呢”。
--------------------
第3914天(2022年3月30日,星期三)——妈妈的计分表
从今天开始,妈妈也要启用“计分统计表”,每天给自己的表现打分了。
上回去太原旅游的时候我不小心把手机屏摔裂了,当时妈妈出了个主意,说建一张表,把我每天的各项日常表现记录下来。
表现好的加分,表现不好的扣分,最后再把积分换成钱,钱攒多了就可以用来买新手机了。
于是我就开始每天“计分”,完成作业加一分、练字加一分、读书加一分、上网课加一分、英语打卡加一分、早睡加一分、练乐器加一分,反之扣一分。
爸爸每天晚上帮我计分,每月底汇总一次。
虽然后来妈妈主动给我换了新手机,并没有用上积分换的钱,但是这个每天计分的习惯一直保持了下来,已经坚持三年多了。
计分以来,我用积分换的钱给游戏账户充过值,也买过想要的东西,直到现在积累下来的分数还够兑换四百多块钱呢。
昨晚爸爸又在给我计分的时候,被妈妈看到了,这提醒了她。
她最近也给自己定下了好多“小目标”,她觉得她也可以启用她自己的“计分表”,每天记录日常表现。
于是妈妈让爸爸把我的计分表表样发给了她,把我的日常任务项改成了她的,比如读书一小时、学英语半小时、练街舞半小时、学编程半小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奖惩项目,比如打牌要扣分、爬山要加分、画画也要加分,妈妈也要定期汇总积分,换算奖励。
对于妈妈这种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的态度和做法,爸爸十分赞同。
他表扬了妈妈,不过他也感到好奇:“你统计完了积分之后有什么用呀?”
妈妈回答得理所当然:“找你要奖励呀!”
爸爸听完都愣住了,妈妈现在收入比爸爸都高,怎么还要找爸爸“要奖励”呀?!
而且我的积分是五分换算一块钱,而妈妈的积分居然一分就要换一块钱,然后这个钱还要爸爸出,确实有点儿“不讲理”。
不过爸爸仔细算了算,就算妈妈每一天的每一项任务都能按计划完成,那一个月算下来顶多也就是二百块钱左右。
如果这点儿奖励能督促妈妈积极向上地做好每一件事,那就非常值了。
所以从今天起,妈妈就要给自己“计分”了,然后每个月底爸爸再根据妈妈的表现给她“发奖”。
这可真不错,我也要跟着妈妈一起好好表现!
--------------------
第3915天(2022年3月31日,星期四)——爸爸的低谷
今天爸爸又去“巡山”了,一大早天刚亮就走了,等我准备出发去上学的时候,爸爸都已经在山顶发朋友圈了。
不过爸爸最近两次爬山,状态都不好,以前他“闲庭信步”一般走到山顶,用时也就在三十五分钟左右,中途根本不用停下来休息。
而这两次爸爸居然都花了四十多分钟才完成登顶,而且他自己感觉很累,在二平台和三平台都要停下来休息调整一番。
于是爸爸说他的身体状态“进入低谷”了。
其实这也正常,人的状态有高潮就会有低谷。
两个月前爸爸巡山还曾经“闯”进了“三十分钟大关”呢,状态有好的时候肯定也会有下降的时候,现在爸爸觉得他的状态基本上就是“降到底”了。
这就像是爸爸找工作的经历,他这次找工作非常不顺利,本来年龄上就已经很吃亏了,偏偏又赶上疫情。
今天就是三月的最后一天了,爸爸找工作已经找了四个月了,还没找到呢。
以前爸爸曾经“自我调侃”,说要是三月份还找不到工作,他就去开网约车、卖保险、送外卖。
没想到现在三月份过完了他真就没找到工作,可以说这对于爸爸确实算得上是“人生的低谷”了。
不过爸爸想了想,他决定还是不去开网约车、卖保险、送外卖,因为“坚持了二十多年的职业不想只用四个月就放弃”。
妈妈很支持爸爸,她让爸爸不用急、慢慢找,她相信以爸爸的能力肯定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妈妈当然不想让爸爸不开心。
我跟妈妈的态度一样,我相信爸爸一定可以很快走出人生的低谷。
因为爸爸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就像他坚持巡山一样,可以每周爬两次香炉峰,还用发愁走不出身体的低谷吗?
有了这种毅力,要想战胜人生的低谷同样不在话下,而且我还期待着爸爸能“触底反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