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明处处烽烟,各地官府都在自保,都在观望,皇上都没了,中央王朝不再运转。
不过还好,这江南并没有乱,就因为大明是两京制,北边的皇上没了,南方的中枢还在呢。
但就是这样的备份,却没发挥真正的作用,这新皇上是登基了,这速度不能说不快,可很可惜,有和没有还是一个样。
没有备战,也没有调集兵马,各处的精兵还是分散在各地。也没有发布什么有建设性的指导性文件政策,基本还是一盘散沙。
其实也不难理解,真正的皇上都指挥不了下面各路军头,这个毫无根基的所谓皇上,能指挥得了那些早已经或阳奉阴违,或拥兵自重的各路神仙吗?
在各种势力早已成了盘根错节的,官僚系统极度腐败,尾大不掉的情况下,就算是真皇上也没办法。
京城被围困的时候,皇上发出求救的命令,去救助的最后都成了傻冒,不去营救的都实力大增,发国难之财。
这时候说话管用的惟一办法是实力,拳头大才是硬道理,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是西方的强盗理论,但很管用。
这也是李奇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明明知道那建奴在北方攻城掠地,屠杀人民,而只能在这绿水寨的附近关起门来,小心翼翼的发展,却没有一点办法的原因。
现在李奇把这酒坊打造成了附近的大企业。
这酒是合法的买卖,可以随便卖,没有人会拿法律条文来要挟你,当然,前提是你的实力足够大。
得益于山寨的全力投入,现在酒厂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当然,李奇作为一个现代人,虽然不会酿酒,但架不住李奇见识过的酒多啊,见识决定发展高度。
有李奇的超时代规划指导,再加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能找到可以帮助实施发展的人才,那一切都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实,执行。
酒厂的管事廖炳嘉,在李奇的印象里是一个花胡子的老头,但其实也不过是四十多岁,这个年代生活艰辛的人都显老。
廖炳嘉是山寨的老臣子了,是最早跟着三个寨主的一批人,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兄弟了。
“三寨主,少寨主。”老管事微微躬身,抱着拳行礼。
李奇也没有在长辈面前失了礼数,马上抱拳还礼。
这些山寨的老人,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都是老寨主过命的交情的老兄弟,也算是李奇父亲给他留下的政治遗产。
因为能言善辩,在山寨成立不久,就被委派在这个小镇子上作为一个收集情报的负责人,当然身份是一个卖酒的小老板。
这么多年,从一个卖酒的零售铺,发展成自己酿酒卖的小作坊,都靠他一个人在打拼。
因不能让人看出与山寨的联系,所以山寨一直没有什么支持,他一个人把整个洒坊从生产到渠道建设,全包圆了,也算个能人。
当然,李奇自从顿悟了之后,随着山寨的一切建设都走上正轨,势力日益扩张,这才把酒厂扩大经营,生意日渐红火。
随着内销的各种烧酒的酿造售卖,果酒也酿了出来,现在山寨在庆功时偶尔会饮用的果酒,就是这里出产的。
当然,国内独特的酒文化,追捧的是高度的白酒,像米酒,高粱酒等。果酒的销量并不高,只是作为丰富产品种类而存在。
但是酒厂除了白酒之外,卖的最好的却是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这本来是西域的酒类,在唐代是已经很有名了。制作葡萄酒的工艺,也是很成熟。
但历史的长河却没让他进一步发扬光大,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变迁,慢慢的不管是中原还是岭南的人们都很少饮用了,人们也逐渐的忘记了这葡萄酒的存在,葡萄酒没有市场,也就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不知何时,也许是经过元代蒙古人的西征,传播到了西方,反而在西方日益受到贵族们的欢迎,成了价格不菲的侈奢品。
在李奇的印象中,南方是不适合葡萄种植的,但凡事都有例外。
南方的云南,广西却是适合种植的地区,在现代也是重要的葡萄生产区。
而这和广西的地形极为相似的喀斯特地貌漠阳江的上游山区,种植水稻虽然产量不高,却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那山脚边的荒地上的葡萄都长疯了。
当然,只靠书院的人种植,发展太慢了。
老管事廖炳嘉在李奇的指点下,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把种苗发放给农户,签订回收合同,甚至还先付一部分钱,一下子吸引了不少的农户成片种植。
而且,李奇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少数民族也可以加入种植,一样的信任,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土人而区别对待。
这些少数民族占据的地方,多是无法种植水稻的高海拔山区,却更适合葡萄的生长,因此,他们的种植热情更高,现在的产量,都差不多占据了酒厂收购量的一半。
当然了,这些葡萄酒在国内并没有太大的市场,却是下南洋商人的抢手货。
这小县城本是下南洋货船的一个停靠补给点,以前生产的各种瓷器铁器远销各国。
各地的远洋船只都是在这里补充淡水,新鲜的蔬果,还有进货交易。
但后来那利润最多,产量最大的瓷器却因为高岭土这重要原料的开采殆尽而风光不再,外贸日渐消沉。大部分的瓷窑都往南海迁徙,本地只余少量作坊及大量的遗迹。
可是葡萄酒的大量供应,还有各种盐铁等物资的生产交易,却让这里成了很多货船的进货地,无他,商人逐利,为带点葡萄酒,弄点高质量的钢铁,到南洋卖个好价钱。
自从郑和下西洋终止之后,官方就停止了海外贸易,但官方停止了,不等于可以限制民间的贸易,事实上也不可能禁止。
利字当头,禁而不止,民间的人偷偷从事海外贸易的人确是不少,贸易的量也很大,很多南方大族的财富就是从事海贸积累的。但没有官方支持,偷偷摸摸的,在海外的武装保障力量不占优势,势力是日渐缩小,地盘被侵蚀。
西洋人逐渐占据了南亚的沿路港口,他们每年从这些港口带走大量的货物,当然也带来了不少的西洋货。
重要的是他们垄断了渠道,强迫交易,其他人再没有了贸易的自由,征收了大量的财税,霸占了港口。
这葡萄酒,正是西洋的畅销货。
而且,经过李奇改良的大明葡萄酒品质,却是比之不知从哪里学到酿酒技术的西洋产要好上不少。
晚上,老管事吩咐摆了好几桌的酒席,所有的酒厂员工共聚一堂。
大过年的,一部分员工回家过年了。但生意火爆,酒厂还是要出货,有不少的员工留在厂里过年,酒厂也不能缺了他们好吃好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