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只是一个小小公社的供销社,面积可真不比大城市的小。
五间平房打通,一拉溜的玻璃柜台,从东头直通向西头。
里面东西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买不到的。
上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下到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布匹棉花、衣帽鞋袜、针头线脑,这里是应有尽有。
站在柜台前,刁大河豪情万丈地说:“秀芝,今天你看中什么就说什么,千万别为我省钱!”
他的话音未落,里面那位正在嗑瓜子的售货员便冷嘲热讽地插话道:“装什么大尾巴狼?还看中啥尽管说,你以为供销社是你家开的啊?”
语气中充满了轻蔑,对刁大河那是嗤之以鼻。
这种趾高气扬的态度,无疑是铁饭碗制度下的产物。
他们工作稳定,收入无忧,因此对待工作的热情和对顾客的态度都大打折扣。
尤其在乡下这样的供销社,售货员们更是自觉高人一等,对待来买东西的人向来喜欢颐指气使。
“人民供销社为人民,我是人民,这供销社不就是为了我开的吗?售货员同志,你敢说这供销社不是为人民开的吗?”
比嘴炮,刁大河就没输过,只用了几句话,就瓦解了售货员的语言攻势。
她张嘴结舌了半天,终于没敢反驳一句。
看到对方败下阵来,刁大河并没有乘胜追击。
得理不饶人并不是明智之举。
适可而止,既不失自己的尊严,也不会结些无所谓的仇口。
于是,他转身继续和秀芝挑选商品,留下那位售货员在原地愣神。
俩人贴着玻璃柜台边走边看。
李秀芝看得很认真,俩人走的很缓慢。
从柜台的东头走向了西头,秀芝什么都没要。
刁大河笑着道:“秀芝,咱们的小家今天可是成立了,我跟你说,家里面除了房间里一张大床,厨房里一张实木桌子,仓库里一个磨米的石磨之外,连个锅都没有。
你要是啥都不买,那咱俩明天可就要饿肚子了。”
李秀芝脸红红的,小声道:“我怕你没钱!”
“我会没钱?”刁大河心说,“你这是瞧不起我还是瞧不起统哥啊?”
一拉秀芝,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刁大河从绿挎包里掏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了李秀芝。
李秀芝有些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啊?”
刁大河笑而不答,抬手示意秀芝打开。
李秀芝把信封打开一个小口,往里面一看,紧接着就闭不上嘴巴了。
里面满满登登的全都是钱和票据。
李秀芝没有惊喜,只有惊吓,惶急问道:“这么多钱和票,哪来的?”
刁大河笑着答道:“‘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反正这钱全都是正路来的,今晚上咱俩被窝里我慢慢和你说。现在咱们抓紧置办东西吧,眼瞅着都过了中午了!”
李秀芝听见被窝二字,顿时羞红了脸。
一言不发的把信封又塞给了刁大河,然后昂首阔步的重回柜台。
掐腰作茶壶状,用手一指柜台,放大声音道:“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买了刀,买了铲,买了饭勺和案板;
买了盘,买了碗,买了油灯晚上点;
买了盆,买了锅,买了板凳和饭桌;
买了箱,买了柜,买了被褥晚上睡;
……
安个家不容易,零零碎碎需要的还真不少。
秀芝在前面挑选,刁大河就在后面付钱搬东西,倒是夫妻配合得当。
没多大一会儿,供销社屋子中间就摆了一大堆的东西。
屋子里买东西的人全都不买了,全都挤在了一边看热闹。
俩人一圈儿走完,李秀芝长长舒了一口气,心满意足道:“终于把该买的东西全都买完了。”
刁大河笑了,说道:“还差得远呢!”
“还差什么?”秀芝疑惑。
“这个不用问,这回轮到我买了,你在后面跟着就行……”
还没等俩人重新开始。
门口处冲进来四五个人。
其中一人一指刁大河道两人道:“报告政府,我举报的就是他们俩。
你们看见没有,屋子中间这一大堆东西全都是他俩买的。
我李老三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看见这么买东西的,这得多少钱啊?就是过去地主老财家也不敢这么干啊!
我敢保证,这俩人的钱肯定来路不正!”
跟在李老三身后的几个年轻人立即把刁大河和李秀芝围了起来。
一个年轻人严厉道:“我们是公社的联防队员。接到举报,说你们两个钱财来路不正,请跟我们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