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科举,寒门读书郎 > 第171章 腊八别忘了吃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壶茶很快被喝完。

赵琳无语的抖了抖空荡荡的茶壶,“每次都牛饮,真后悔没教你茶道。”

“以后出门别说我是你师父,丢人。”

哂笑一声,李承平依旧我行我素的给自己续上一杯。

算了下日子,赵琳说起一件重要的事。

“腊八那天就在会馆里,大概要摆几桌席面,我不喜欢热闹到时候出去躲躲。”

腊八?李承平回想着进京章程。

那天好像是各省在京官吏要宴请同乡士子,到时候整条街上的所有会馆都会热闹起来。

想到南直和江西那么多叛逆的府设会馆,李承平不由好奇,他们是汇聚在各省主会馆,还是如同这些士子一般,那个府的官吏径自去见自己府的赴京士子。

别打起来啊!

宴请同乡是每次春闱前的惯例,目的各不相同,在京官吏想要立一个顾念老乡的人设,同时拉拢有为士子。

其中真心多少,很难评。

但有着同乡这层纽带在,怎么看都比其他人靠谱。

同窗、同乡、同年三者都蕴含着政治联盟的意味。

至于为什么皇帝不制止这类行为,李承平觉得可能一方面这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乡党聚会,另一方面朝堂需要制衡。

既然避免不了,那么堵不如疏,良性引导便是。

毕竟,人的本性如此,不想着拉帮结派团结保护自己并合理的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是只谈公事,不论私情。

那皇帝还不如找一群AI帮忙处理政务,效率高还省心。

可事实是皇帝不得不依靠文官武将,不想着维稳朝堂,皇帝还能想啥。

“师父,有没有什么指示。”

谈到一众陕西老乡,李承平瞬间变了一个脸色,讨好的给师父杯中蓄满。

茶壶早就倒干净,蓄满的水是从自己杯中昀过去的。

这里边大概是有赵琳的门生故吏。

提前摸清楚,也好提前熟络些,在京遇到麻烦总归是有人能罩着些。

京城真乃是非之地,王公贵族可谓多如牛毛。

难说街上与你拌嘴的单褂小厮就没有靠山,别看人家衣着不大显富贵,保不齐就是宰辅家的门前吏。

俗话说的好,宰相门前七品官。

狗摸样,赵琳脸色愈发的黑,但在心里吐槽完,还是细细说来如今在京陕西籍官吏的大略信息。

一口气说完,赵琳将脑袋凑到桌前对着茶杯喝水。

真是糟心,笨蛋徒弟连水都倒不好,冒尖了都。

舒缓了下口干,赵琳声音着重了些,“关键的就那么几个,工部尚书萧盛是在京陕西官吏魁首。”

“倒不是说他多有权威,主要他眼下是朝廷目前大小九卿中唯一一个陕西人,官职最高。”

李承平认可的点点头,现下的大乾朝不过是刚由初创到能合理布政天下的阶段,根本来不及产生太多地方利益纠葛。

大家同为老乡顶多是三五成群,搞党争那还差点意思,政治形态固化还得等到王朝中后期。

以萧盛为中心,凝聚陕西人是一种常见的政治联系。

说半天,赵琳还是没透露他那些知心友人,李承平巴巴的望着。

被看的不耐烦,赵琳很想把嘴里的茶水喷这小子脸上。

“着什么急,看好你的自会找来,不看好的肯定不会往前凑,擦亮眼睛自己看。”

这话没毛病,李承平的背景早就被有心人背调的彻彻底底,但凡是关注实事的陕西人基本都知道他这么个人。

陕西今科出了个年轻的解元郎,师承赵琳,座师是翰林侍读王明觉。

与赵琳交好的老乡和门生,但凡看好李承平或是顾念与赵琳的情谊,只要能搭上话,自然会有意无意的表示亲近。

哦了一声,李承平身体暖暖的,抖着腿直勾勾的盯着炉火。

眯着眼,赵琳好似快睡着。

瞄了下发愣的李承平。

“我这里可不管饭,会馆每日都是单送一份餐食过来,错过饭点吃不上饭,可别怪到我头上。”

吹胡子瞪眼的,尽管自己干过这种事,但总不好老拿出来说。

不就是错过饭点,在书院偷吃了你的饭嘛!李承平撇撇嘴。

小气鬼!

从师父小院里出来,李承平展颜一笑。

赵琳年纪大了,目前看身体不错,多少让人放点心。

他虽不说,但李承平知道。

远涉千里到京,不可能只是单纯的访友,肯定有帮助便宜徒弟的想法。

“老不羞,到老都为人操心。”

嘟囔一句,李承平快步往会馆前堂走,再晚就真的没饭吃。

“李老爷想吃点什么?”

小厮脸上堆着笑。

看掌柜对这位老爷特殊的态度就能看出此人不一般,而且小厮已从会馆其他人嘴中知晓其身份,服务便愈发到位起来。

还能点菜,这是李承平没想到的,原以为就陕西人住店,跟书院一样,吃的是大锅饭。

会馆针对陕西士子服务那是相当的好,一切用度都给包了。

士子只需讨些吃饭钱就成,听师父说,不少高中杏榜的新进士买不起宅邸,便会暂居会馆之中。

陕西会馆也乐得如此,本质上这些会馆都带有私营属性,全是老乡赞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能够长期维稳关系,对于依靠会馆行商、为官和有政治经济需求的股东来说,那是再好不过。

正准备吃饭的刘孖然从楼上下来正好看见李承平正搁那点菜,不要脸的凑了过来。

“加盘水煮羊肉,就是那啥从古北口进来的草原羊。”

会馆大堂坐着不少消食的食客,听见此言都笑出了声。

“傻小子,京城的羊肉还能有咱河套的滩羊好吃。”

咧嘴一笑,刘孖然扶额道:“要想吃羊肉,京城就只有这个,将就着呗!”

在座的西北老乡纷纷点头,确实只能将就。

关外的羊肉很骚,应该是没怎么去势(绝育),或是没去干净,反正不如甘肃(此时没有将宁夏单独设省,河套地区划归甘肃辖制)的羊肉鲜美。

河套的滩羊运抵京城耗资太甚,只能勉强供应宫里和一些高门享用。

除非疏通草原通道,否则想在北京吃到好羊肉怕是只能异想天开,太行山脉就阻断了大家的念头。

“没脸没皮。”

李承平看小厮没加上羊肉,而且迟疑的看向他,点了点头,算是答应加上。

这个时节,京城羊肉需求激增,确实不是什么便宜菜。

用脚挑开木长椅,刘孖然滑溜一坐。

“算是沾了你李大官人的光,我也不白吃,告诉你个消息。”

菜上的很快,手把羊肉上的肥膘,颤颤巍巍的。

没支炉子,不然切些鲜羊肉涮着吃,那可真的美!

羊肉炖的很烂糊,掌柜的还附赠两大碗羊汤,这在陕西是正常事,可京城却不然。

这里消费高,酒楼点杯白水都得一文钱,若是羊汤再加些肉,那还不得收个一钱银子。

将馍掰碎浇上羊汤,别提有多美。

李承平是吃美了,感叹会馆的手艺是真好。

可他也没忘刘孖然刚才所说的消息,看着刘孖然等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