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杨家将 > 第107章 重塑江山澶渊时(节3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重塑江山澶渊时(节31)

“拜见七叔!”穆桂英当先行了一礼,孙莹见状迟疑了一下,便也红着脸道了一声“七叔”。

“好,你们坐吧,谁来说说怎么回事?”杨七郎黝黑的面孔挤出一丝微笑,颔下虬髯抖动,看上去比不笑还吓人。

两个小娘子倒是习惯了,可把身后的两名妇人给吓了一跳。

“谢谢七叔!”穆桂英干脆的一拱手,而后就坐到了七郎下首。孙莹则是微微一福:“谢谢七叔,让穆姐姐说吧”

“七叔,此二人乃是贺氏,闺名延琳;李氏,闺名贞。皆为白莲社传灯师,她们想代表渤海人请求大宋帮助”

穆桂英的话音刚落,贺延琳与李贞直接跪到地上,大礼参拜:“民妇贺氏(李氏)叩见天朝上将军”

“尔等起来吧”杨七郎打量着二人,心下不解,遂直接问到:“为何是尔等前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未起身。贺延琳再叩首道:“好教上将军知晓,奴家二人郎君皆亡命于战场之上,不仅仅是奴家,这朔州、应州、蔚州等地,渤海人男丁不是已死于战场,便是奔命于战场之上,除了老弱妇孺,成年男丁所剩无几”

“如今若是不想族灭,别无他法,唯有自救。可是……”说到这里两人脸上都露出凄惨的神色:“可是即使自救也无有办法,若不是天朝大军来此,我们也只能以必死之心,杀一个是一个”

“哦,既然都是老弱妇孺——”杨七郎沉吟片刻,索性直接明说:“吾等大军深入辽境,自有安排,无法照顾老弱妇孺”

贺延琳直起身子,看向杨七郎,肃然道:“上将军,渤海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反抗,毋须上将军出手。我们只是想请上将军允许我们跟在大军身后,并且这县城的武器盔甲可以给我们使用”

她停顿片刻,看着杨七郎面无表情的样子,心里有些惴惴不安,犹豫一下,咬牙说道:“大同府地界,无论是应州、蔚州,还是府城,皆有渤海人,我们可以联系他们,协助天朝大军夺取城池”

杨七郎摇了摇头,他根本就不信这些渤海人能有什么作为:“吾大军进入辽境,行止乃是军机绝密,如何能让尔等紧随其后。更何况,夺取城池也不是你们能做到的”

贺延琳和李贞看到杨七郎不为所动,心底一片绝望,忍不住看向穆桂英和刘莹两人,眼中露出祈求。

“七叔!”穆桂英思忖片刻,朝杨七郎一拱手说道:“渤海人男子骁勇,女子彪悍,其习俗与众不同,我曾听闻契丹、女真皆有小妇、侍婢,唯渤海国没有,一夫配一妻;又有三个渤海人能当一虎的说法”

“如今他们也是走投无路,即使我们不来,他们也要反抗,若是这样,莫不如我和孙小娘子率领他们分兵而行?”

杨七郎有些无奈的看着穆桂英,沉吟良久:“唉!若是如此,那就留下宗永他们,你们随意折腾吧。但有一点……”他突然面色一肃:“若是我的军令传来,你们必须遵守,即便是要你们放弃这些人,如果做不到,七叔不能答应”

“诺!”穆桂英干脆的应承下来。

“好,你们去吧,神武县武库随意折腾,而后就去朔州,那五千吐蕃骑兵也留给你们,我今日就走,你们好自为之”

“多谢七叔!”

“多谢天朝上将军”贺延琳和李贞大喜,连连叩首。

翌日,神武县仅剩下穆桂英、孙莹带着五百人,她们从一早就在贺延琳和李贞的帮助下整编渤海人。

神武县在朔州境内是丁口最多的大县,渤海人就占了三成。

“怎么连半大小子都来了”孙莹看着眼前老弱妇孺的队列,额头隐隐发疼。

眼前足足有一千人,分为三个队列成品字形,五百渤海妇人,三百十三、四岁的少年。

“那是什么?”随着孙莹的目光,发现在最后还有二百人,满头白发,身形佝偻,如果不是骑在马上,甚至都看不清楚人。

“那些……”贺延琳神色里面带着些许伤感,些许无奈:“都是族中的老人,他们说难得借着天朝军威吃了一顿饱饭,不想躺在榻上等死……”

说话间,只见一骑忽然从队列跑了出来,到了众人面前,也不下马,抱拳道:“老朽贺元瑜,拜见天朝将军,如今这神武县内能战的渤海人都在这里了,请将军下令”

“叔祖!”贺延琳看着这老人,忍不住还想劝。

“军中无戏言”贺元瑜瞪了贺延琳一眼,又朝穆桂英道:“将军,不知可否听老朽一言?”

“贺公请说”穆桂英倒是没有小觑这名老者,只看他骑马的样子,就知道这是一名老卒。在穆柯寨中也有这样的人,你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奇怪的本事,总能给你带来一些惊喜。

“不敢称‘公’!”贺元瑜摆了摆手,问道:“天朝大军出现在这里,想必在中原战场,已经堵住契丹人的后路了吧”

他这话虽然是询问,可是却非常笃定。

穆桂英闻言,心中一惊,早在他们从府州出发之前,中原冀州一线已经开始集结封堵辽人后路,没想到这老头仅从大军动向便能猜出来。

不过她不动声色,并没有回答。

“天朝军队的下一步,必是要攻打大同府,不知将军可知大同军节度使?”

“还请贺公指教”穆桂英心中一动,以她多年在穆柯寨跟老家伙打交道的经验,这个时候只要捧着就好。

贺元瑜脸上露出微笑:“契丹人有四大汉人家族——韩、刘、马、赵”

“有所耳闻”穆桂英淡定的点点头。

“这大同军节度使正是刘家家主——刘慎行,祖上曾是大唐卢龙军节度使,乃是幽州、大同等地大族。此时定然已经得知天朝大军入境,必定收拢军队以待天军”

“大同府城有丁二万,其下辖军、府、州、城十七,即使六成随契丹人南下,剩下的人守府城也是绰绰有余,尤其大同府城背靠山川,易守难攻”

“若是天朝上将军不能拿下大同府,则契丹人不会慌乱。”

贺元瑜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目光炯炯看向穆桂英。

“贺公所言甚是,不知何以教我?”穆桂英立刻拱手相询。

“吾等老弱妇孺或许难以在战场争锋,可如今随着流民进入大同府,想必不难,待天朝大军攻城之时,吾等可在城内响应,如此府城轻易可下”

“贺公言之有理,可如何做到呢?”穆桂英有些疑惑,要知道杨七郎已经明确表示,大军行止乃是绝密,嗯——说白了,就是没法信任这些人,即使她也不会把大军的安危寄托在这些人身上。

因此她想知道渤海人是否明白这一点。

pS:故契丹、女真诸国皆有女倡,而其良人皆有小妇、侍婢,唯渤海无之。男子多智谋,骁勇出他国右,至有「三人渤海当一虎」之语。——《松漠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