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唐十万里 > 第733章 庞大的钢需!就算长孙无忌去烧火,也不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3章 庞大的钢需!就算长孙无忌去烧火,也不够!

当张楚走出太极殿的时候,外面太阳已经高高悬挂于南方。

温热的阳光,让张楚浑身都暖烘烘的。

春天的步子,已是越发近了。

太极殿外,列站于丹墀上的诸多官员,已开始离散,太极殿中的官员也都笑谈着一同离去。

长乐郡一事,已是定下。

刘仁轨带队,三司各部皆分出主事,争取把长乐郡之事,搞出来个水落石出。

同时,还议了其他之事。

最主要的便当属吐谷浑使团来长安之事了。

伏允已上了拜书,不说本人意愿如何,起码这拜书上的语气还算诚恳,颇有悔恨赔罪之意。

立春之后,他虽不会前来,但,会让吐谷浑大相连定贺带队,亲自入长安进贡。

这一点,李世民也算比较满意。

朝会,在比较和谐的气氛下,结束,各部官员都笑呵呵的相互告辞。

“秦川伯,秦川伯·······”

张楚刚要朝,站在外面等着自己的马周和温暖走去,却听到后面,响起了几声焦灼的呼唤声。

张楚回首,便看见戴胄和段纶两人快步走了过来。

“秦川伯,不知道你说的钢筋,混凝土什么的,可都准备好了么?”

“这天眼看着就要暖和起来了,胜业坊的那块地,工部已经开始着手清理,这动工的时间,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秦川伯这边,可不要耽误了才是啊。”

戴胄一把攥住了张楚的胳膊,他显得有些凝重。

“是啊秦川伯,虽知秦川伯之事颇多,可大唐医院乃是陛下亲诏,老神仙,何太医,还有民学医科那么多学生都眼巴巴等着呐。可万万不要忘记了大唐医院之事啊。”

段纶也提醒道。

刚才,张楚在太极殿说了那么多要忙的事,这让戴胄和段纶心里有些紧张了。

害怕张楚忙起来北山,忙起来神仙里,会忘记了大唐医院。

所以,这不,刚下朝,两人就赶忙冲过来,以做提醒。

张楚正欲回话,就看见刘仁轨和三司官员匆匆自身边走过。

他们即刻就要启程,时间紧迫。

只是,路过张楚身侧时,刘仁轨的嘴角,不可察的微微咧开。

张楚自是了然。

这个时候,两人不好多说,不然少不了些许闲话,引得他人注意。

“呵呵呵········”

“秦川伯,戴公,段侍郎,大唐医院乃万众瞩目之事,自不能误了时日。”

“这钢筋一词,老夫还是第一次听说,但,若是想让老夫出手相助的话,老夫定也乐意至极!”

长孙无忌笑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出来了,手里的笏板随意的抱在怀中,很是热情的说道。

戴胄其实是比较倾向于在长孙家采购的,只是,张楚既然心里有自己的考量,戴胄也不好多说。

毕竟,第一版大唐医院,采用张楚所制的图纸,若是成功了倒也好,可若是失败,万一张楚把过失归结于钢筋身上,他难辞其咎。

张楚赶忙朝长孙无忌拱了拱手,笑颜道:“赵公好意,下官心领。”

“只是,这大唐医院乃是下官一手所设,这钢筋更是重中之重,若不自己生产,心里终归有些不太放心。”

“更何况,下官所需钢筋之硬度,之数量,长孙钢铁恐怕一时难以供给。”

“毕竟,这一年的产量,长孙钢铁怕是都已经被卖家分完了吧。”

张楚说的颇为客气。

对长孙无忌这个人,起码脸面上不能太过于难看。

长孙无忌的心情好了些。

张楚这话,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的。

每年始,这一年的长孙钢铁产额几乎都被瓜分完毕,并且缴纳定金,长孙钢铁只需要闷头生产就是了。

他们从来不用为销售而苦恼。

刚刚长孙无忌这么说,其实也是因为之前心里有点不爽,毕竟,作为大唐钢铁天花板的长孙钢铁,大唐医院竟也问也不问自己,让他有点不悦。

这理由,勉强可以接受。

“那,这么说······”长孙无忌眯了下眼眸:“秦川伯真的是打算开炉炼钢了?”

“确实有这个打算。”张楚回道。

“哈哈哈·······”长孙无忌忍不住笑了出来:“秦川伯,这炼钢可不是简单的事,如果你真的是这样打算,戴公,这大唐医院的进度,怕是将会被耽搁颇久了。”

说着,长孙无忌还摇了摇头:“秦川伯,你想的太简单了。”

“炼钢,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或许铁矿好寻,可最难的是工艺,人手等等。”

“长孙钢走到今天,足足用了将近四五年的光景,才摸索出来了一套先进的炼钢之法。”

“这么短的时间,你,不可能!”

长孙无忌又顿了下。

“这样,秦川伯,老夫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看在戴公,看在这大唐医院的面子上,长孙钢每年还会有几份余量以保证应对突发情况,要不,这份余量,老夫分给你们如何?”

长孙无忌望着张楚,很是关切的说道。

戴胄赶紧扯了扯张楚的袖子。

张楚却直接摇头。

他们只知道自己要用钢筋,可却对自己要用什么样的钢筋,并且怎么用钢筋,该怎么用,其实都不太了解。

目前大唐钢铁冶炼官营私营并行。

但即便如此,产量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多吨罢了。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全国有“铁冶五十六处”,官营才不过如此,就算加上私营,全大唐能炼钢的地方,又有多少?

根据记载,唐代鼎盛时期,年产铁量也不过一千二百吨至一千五百吨左右罢了,大部分就是生铁,熟铁及少量钢。

钢的比例差不多在百分之十左右,所以,也就是一百多吨,这是有出处的记载。

大唐的优质钢,多用于兵器和工具刃部,说实话,大唐医院就算长孙钢铁全力供给,可能都供给不过来,更何况于只是少量的余量配额?

不够,万万不够!!!

张楚很清楚,当让他们知道,自己要把大量的钢筋,埋进于混凝土里面的时候,他们怕是都会懵逼!

谁都想不到,价值连城的钢,在张楚手里,要如此‘浪费’!!!

要知道,大唐医院一栋多层小楼,差不多就要用三到四吨,而大唐医院里面,有少栋小楼?

二十多栋!

也就是说,大唐医院要用整个大唐将近一多半的钢产量!

而长孙钢的产量,能占天下一半?!!!

开什么玩笑!!!

就算是长孙无忌也顶上去烧火,也不够,更何况,他们的质量,张楚也着实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