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王朱权,第一他手下没有朵颜三卫,朵颜三卫在洪武后期就叛变了,直到永乐年间才重新归降。
靖难之役期间,的确有不少蒙古人投靠朱棣,但跟朵颜三位没有半毛钱关系,朵颜三卫更不是三千营!
靖难之役中稍微和宁王沾点关系的只有宁王三卫!和朱棣以前的燕王三卫一个性质。
宁王三卫跟随朱棣征战靖难之役。
第二,宁王的兵权早就被剥夺,朱棣不是通过宁王获得的宁王三卫。
搜几个名字,陈亨、房宽、刘才,他们都是朱棣的旧部,其中陈亨还是朱棣的好友,房宽更是朱棣岳丈徐达一手带出来的。
靖难之役时他们刚好统帅宁王三卫,史书上清楚记载:陈亨袭击刘真,刘真单骑逃跑,陈亨率部投降朱棣。
朱棣兵临大宁,房宽、刘才主动投降。
宁王朱权在宁王三卫的投靠过程中,半毛作用都没起,陈亨、房宽、刘才他们根本不认宁王,只认燕王!
整个靖难之役,朱权只能帮朱棣做做政治宣传工作。
也不知道哪来的离谱传闻,还朱棣答应给朱权分一半天下,笑死!
看朱棣、朱权尚且如此,现在明白其他藩王为什么没动作吧,其他藩王半个兵都没得,还要被人看着。
这么一个只用四年平安解除所有藩王兵权的朝廷,他们没有能力?
如果不是遇见胆大包天的朱棣,剥夺军权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建文朝廷虽然最后失败了,那只是因为他们遇见华夏上下五千年中唯一的朱棣!
某些人编纂的东西根本没把建文朝廷当做人!对待李景隆的做法完全不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
李景隆真能使攻打北平功亏一篑?李景隆真的连累白沟河之战一败涂地?李景隆真是卧底?
只要当这些是真的,建文朝廷就不是人!
这样都不处罚李景隆,甚至到最后李景隆还能伙同谷王打开金川门把朱棣迎进来。
能做到这一点,你猜李景隆有没有权利?为什么都到这种程度了,不处罚李景隆就算了,权力都不剥夺的?
建文朝廷还是人吗?!!
能做到四年剥夺所有藩王兵权的建文朝廷可能这么离谱吗?
并且建文帝也不是善茬!建文帝可从来没说过,什么狗屁的勿使朕背负杀叔之名。
朱柏他算什么?杀一个是杀,建文帝还怕杀两个?
这些东西还编出个道德标兵方孝儒,什么杀我十族又何妨?这先吃的可笑程度有多大?
他们眼中只有杀死侄子的叔叔,根本不提逼死叔叔的侄子!朱柏是建文帝永远不可磨灭罪恶象征!
这就把方孝孺体现成十足的小丑,你效忠的皇帝先朱棣一步枉背人伦!
你没有阻止,你还忽略了这件事,还想成为道德标兵,试图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朱棣。
哪来的脸皮?哪来的资格?
别说方孝孺被诛十族这件事本身就不存在,首次出现于明朝中期,与唐伯虎齐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写的《枝山野记》。
同时期锦衣卫的档案里面也记录了杀方孝孺时牵连的人数300多人,大概和夷三族差不多。如果真是诛十族,这个数字起码要翻一倍。
并且天启年间还有方孝孺的后代,官方下旨免除他的罪行,还是两支!一个改姓为六,江阴六氏;还有一个是黄屯何氏。
方孝孺一共才4个儿子,这就逃了一半!
黄屯何氏先祖是被方孝孺好友魏泽送出去,江阴六氏先祖更离谱,躲在了江阴陆姓外公家。
甚至方孝孺的好友、亲家按理来说不应该都在诛十族的名单上吗?他们不仅没死,他们还救人。
虽然正史不一定都是真,但是当时的就是不信,非要信几十年后的《枝山野记》,是断不可取的!
即便诛十族存在,一个宽于待己,严于律人的方孝孺也不配成为忠烈代表,先去给建文帝洗掉杀叔再说别的。
总之建文朝廷是正常的朝廷,建文帝也是冷血的帝王!他们不可能犯那种错误。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李景隆根本就不是卧底,就没做出过那么离谱的事。
那李景隆菜不菜?或者说李景隆有没有对朱棣放水?
能正常指挥六十万大军的将领算菜鸡,翻翻二十四史,能找出几个比李景隆统帅过更多军队的将领?
淝水之战的苻坚忘了?他就是统帅不好几十万大军,所以才导致淝水战败!
淝水之战说的很清楚,是苻坚没指挥、处理好几十万大军。
白沟河之战,可曾说过李景隆有指挥上的问题?
没说过,就当做李景隆正常指挥六十万大军,这是什么概念?
史书明确记载,朱棣在白沟河之战几次差点死掉,这是李景隆放水放的?或者说李景隆可以控制士兵,只需要差点弄死朱棣就可以,不能真的弄死。
李景隆如果这么牛逼,还当什么曹国公!
六十万正常指挥,这么大的兵力差,就是奔着搞死朱棣去!
之所以失败,是李景隆让朱棣千里绕后偷袭自己的屁股?
是李景隆让瞿能父子三人给朱高煦送人头?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李景隆吹的?
李景隆统帅60万大军输给朱棣,只因为对手是朱棣!不是因为自己菜,李景隆能正常统帅60万大军,不说多优秀,但绝对过了将领的及格线!
可惜朱棣的统帅能力太离谱!还配了一个武力盖压当世的朱高煦!
百万军中,连挑三员猛将,这就是朱高煦含金量!
朱高煦,你可以说他政治水平低,朝中大臣全是太子党;丘福死后,张辅、薛禄这些勋贵都不和朱高煦玩了,造反时勾搭张辅,张辅立与把这件事告诉明宣宗。
还可以说他智力低,一句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朱高煦真当真了,但朱棣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翻脸了,马上就叫朱高煦去云南就藩。
但凡有一点想让朱高煦继承皇位的想法,也不会赶得这么急。
朱高煦一辈子除了那句话外,没得到朱棣半点支持,皇位对于朱高煦来说如同镜花水月!
好不容易熬死了自己大哥,心一狠决定造侄子的反。
结果到最后发现,活了大几十年,却没积累到半点资本,连与侄子争锋一二都做不到。
侄子一到,只能投降。
朱高煦性格还特别恶劣!之所以把杨继周换成朱高煦,就是因为朱珏觉得张辅、金忠根本压不住朱高煦,甚至吕尚来了都够呛。
朱高煦面对吕尚很有可能直接耍横,你再有本事,两眼一闭、两耳一关,拒绝沟通!
朱珏只能把朱高煦带在身边,同时庆幸还好召唤人物有忠诚保障,再加上一点循循善诱,才好指挥朱高煦。
不然就难搞了,朱珏可没有朱棣对朱高煦的血脉压制。
倒不是说,朱高煦只有武力这一个优点,他还有个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