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全民诸侯从明成祖开始 > 第111章 爱朱珏的家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吞袁安、败匈奴、拓太行、扫群寇!士奇呀,我感觉开平朱珏有一统天下之能!”

津沽的胖胖主公,手上拿着有关朱能的情报,眼中闪着星星。

面前除了一开始自带的文人外,又添了一位文人加两位将军。

“主公说的极是!朱珏阁下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扩张了数倍的地盘!

全赖朱珏阁下指挥有道,麾下将领勇猛不凡、文臣谋士默契配合!”

这次说话的是一个长相俊俏的青年将领。

瞧你长得眉清目秀,怎么开口就是彩虹屁?

朱珏还听不到!

另外一名将领,长相一脸正气凛然,留有一把美髯的壮汉,开口竟然也是彩虹屁:

“别忘了朱珏阁下还有尽败窦雄、刘仁恭、曹明等多家势力的耀眼战绩!

朱珏阁下兵锋之势,冀地已无人可挡!”

胖胖深表同意的点了点头。

三人与朱珏素不相识,却疯狂鼓吹!

硬说瓜葛的话,胖胖叫做朱高炽,青年将领叫做薛禄,美髯将领叫做陈懋。

没错,就是朱棣的大胖儿子!大明最强太子,朱标来了都要靠边站。

为什么这么说?

棒子做了一个明实录的检索资料库,输入相关字,能找到相应记载。

搜索皇太子,朱高炽有近600条记录;朱标只有155次。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朱棣是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为什么朱高煦不可能继承皇位!

朱棣已经把大半的政务都交给了朱高炽,处理政务就要有权力,最强皇太子当然是手中权力最大的太子。

同时朱棣如果真要立朱高煦,就不可能把大半权力交给朱高炽。因为一旦要改立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弄出大乱子!

朱标与朱高炽相比,要怪只能怪朱元璋权力欲望过盛,只要朱元璋还活着,就不可能把大半的权力交给别人!

拥有绝对权力的朱元璋,如果哪天脑子抽了,要换掉朱标,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当然以朱元璋对朱标的疼爱,是不会换的。但不会换不代表不能换!

朱高炽对于拥有朱棣模板的朱珏天生自带极大的好感度,加上朱高炽的性格,的确不适合乱世之主!仁宗可不是乱叫的。

另外的薛禄、陈懋都是靖难将领,同样对朱珏抱有极大的好感度。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会讨厌你,但也会有人喜欢你!

这三就是喜欢朱珏的。

薛禄在靖难之役中,以大头兵的身份跟随朱棣起兵,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官至“柱国阳武侯”,死后追封鄞国公。

什么叫做泥腿的逆袭?这就叫做泥腿子逆袭!

明史的主编张廷玉将张玉、朱能、薛禄三人并称,靖难功臣首推他们三。

薛禄为人勇而好谋,生擒过建文朝廷将领李坚、花英。

滹沱河之时,当着“燕军克星”平安的面,来回冲阵数十次!

后面单家桥之战,平安稍微找回一点面子,又是兵力优势,又是防守方,薛禄因马失前蹄,被捉。

但最后,薛禄都被五花大绑,突然抢了别人的刀,砍掉身上的绳索,从平安大军中杀了出去!

还有一个“燕军克星”盛庸,想截断朱棣的后路,结果被薛禄大败。

这些“燕军克星”,在巨大的优势的加成下,都不求你们去碰瓷朱棣,你们先把朱能、薛禄、李远这些人碰瓷过去,再说别的吧!

薛禄的武勇已经如此恐怖!其他攻克大名、彰德、汶上等地的战绩还有一大堆,独自领兵次数比朱能还多。

后面在洪熙宣德两朝,薛禄数次担任镇朔大将军,总管北方边防,瓦剌鞑靼皆是薛禄手下败将!

陈懋乃是陈亨之子,就是那个带着宁王三卫投奔朱棣的陈亨。

不过靖难之役时,陈懋以舍人的身份跟随朱棣起兵,也就是说陈懋比他爹还早参加靖难之役。

也可以当做陈亨为什么要投奔朱棣的原因之一。

还有舍人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比大头兵强,但也不是个军官。

陈懋同样勇猛,毕竟是从基层熬出来!后面陈亨离世,陈懋才掌握陈亨的兵马。

陈懋一生跟随朱棣靖难,然后长期坐镇西垂,名震漠北!

但陈懋最厉害的当属抚慰的本事,陈懋坐镇边防期间,年年都有胡人从草原主动投奔。

最多的一次北元国公阿滩卜花朵来率部来降,高级官员数十人,部众三万,牛、羊、马十余万只!

薛禄、陈懋在朱棣病死榆木川的时候,刚继位的朱高炽立马急召二人率领三千兵马进京。

现在也是朱高炽的左膀右臂,朱高炽之所以稳坐津沽巨城,全靠二人尽败周边势力!

朱高炽的硬实力可要比窦雄、刘仁恭、曹明等势力还要高上一筹!

优秀的将领、富裕的大本营、仁君!差点忘了,还有出彩的文臣。

相比疯狂吹鼓朱珏的朱高炽三人,这个叫做士奇的,其实对朱珏也有好感,但没达到三人的程度,最多只有一半。

他就是三杨之一的杨士奇!

杨士奇其实是某种官员的经典代表。

杨士奇有本事,朱高炽当太子期间,杨士奇就开始帮忙处理政事;朱高炽、朱瞻基正式即位后,更是长期执政内阁。

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包括明英宗统治的前期,杨士奇都出大力!于谦就是杨士奇推荐的。

也忠于明朝,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杨士奇也有很大的私心,他力主放弃郑和七下西洋,可终明一朝,从来没实现过真正的海禁,只是下西洋的人选从明朝皇室换成了别人。

力主放弃安南,单纯的看不起边远之地。

杨士奇也没有教好他的儿子,他儿子乱杀人。

至于其他的黑点,杨士奇忘恩负义,方孝孺对他有提拔之恩,杨士奇还投靠了诛十诛的朱棣。

笑话!

最初的几本史料,方孝孺可都是先躲起来,然后被抓。朱棣一直把方孝孺清君侧的几个重要目标之一,根本不给方孝孺机会直接就砍了!

不存在什么,只要你给我写诏,我就放你一马的戏剧桥段。

方孝孺本身也有偷生之志,并且对杨士奇提拔之恩很大吗?那请问建文一朝的时候,杨士奇在干什么?

毫无轻重的小角色!大人物都想着偷生,凭什么让小角色死忠?

还有什么包庇王振,太皇太后张氏原本想下令斩首王振,但是有一群大臣下跪求情,其中包括三杨。

我的天呀!

王振一直都是三杨的敌人,杨荣差点被王振搞死,杨士奇、杨溥也被王振打压,杨士奇因此郁郁而终。

乱编真是一点水平都没有!

莫说有没有三杨,就是一群大臣下跪都不可能!

他王振谁呀?即便是土木堡之变前夕,王振权势来到最盛,朝堂上想搞死王振一捞一大把!

终明一朝,太监始终是皇帝的玩物!王振也好,魏忠贤也罢,皇帝想搞死他们只是一个念头的事。

这样的王振凭什么让一群大臣下跪求情?

杨士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很有私心,但大体上还是很有用的人才!

曹老板的荀彧也是这样的人,荀彧忠于曹老板,也忠于世家。

至于汉室,也不说完全没有,但和前两者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荀彧阻止曹操称王,是为了防止曹操权势更盛,进一步执行打压世家的方针。

杨士奇阻止郑和下西洋,就是向江南文人示好,但是江南文人根本没把他当做自己人,给朱棣编完段子,自然不会放过二五仔的杨士奇。

李景隆被那么黑,还不是因为当了二五仔,并打开了金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