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李云打小就聪明
不过大聪明也好 ,小聪明也罢,这兄弟别看是个奇葩,但却是物理方面的天才,这哥们除了物理,所有科目加起来不过三百分,可物理却一题没错。
当然,这也不算什么,可最让人诧异的是,这哥们居然在考试题中发现了一个错误。自己给更正后,还举手报告了监考老师。
要知道,这些考试题目可是经过再三核对后才成为考题的,既然再三确认核对后都没有发现问题,那说明什么,这说明这道题的标准答案一直都是错的。
而朱亮亮一个高中生居然发现了问题,虽然这道题是一个基础性的知识,日后使用时发现错误,也能通过其它方式更正过来,就了像一个人腿短,大家发现后,也能单纯地通过加厚鞋垫找平一般。
可这件事被朱亮亮发现后,不但提出了质疑,还当场把正确答案给写了出来。
这就不能不引起专家组的重视了,事实证明,朱亮亮是对的,就因为这一项,朱亮亮以总成绩四百三十分的成绩被首都大学选中,同时,华清大学也向朱亮亮抛出了橄榄枝。
李云给朱亮亮回了私信,告诉刚才打电话的人就是自己,对方回了一个怀疑的表情后。李云第三次拨通了朱亮亮的电话。
这一次,朱亮亮显得激动了很多,在李云付出了互相关注的代价后,痛快地表示,“首都大学是他向往已久的大学。自己无论如何也要考上首都大学。这次终于得偿所愿云云。”
有了朱亮亮的成功案例,李云的脑袋也活泛起来,一个个打电话,总能碰到奇葩的家长,有私心的老师及有主意的学生。这三种人碰到一块,没事都能给你碰出点事来。
经过一天的讨论,李云今天才给出自己的意见,那就是打电话没有用。
唯今之计,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随后,李云借来笔记本电脑,登陆自己的微博帐号。
键盘声连响,在自己的动态栏里写了一行文字,“未来的师弟师妹们,我是李云,我在首都大学的未名湖边等你!”
配文完毕后,又上传了一张自己在湖边观景的写真照片,并留下了招生办四部电话的号码。
刚一上传到微博上,就见点赞数量和留言数量在不断增加。每一次刷新,都会多出几十条。
“李云大大,我考了一百八十分,能上首都大学找你嘛?”
“李云大大,我从南祥技校跳槽到首都大学和你做校友可以嘛。”
“小师弟,我毕业好多年了,能不能再考一遍,我想当你师弟。”
满屏调侃的话让李云满怀希望的行为变成了失望。
李剑波正想严肃地警告李云,安安心心打电话,并做好记录。不要走这种捷径。
办公桌上的四部电话突然间就响了起来,同为工作人员的老师们开始接听自己身边的电话。
“你好,这里是首都大学招生办,对不起考生,我们学校没有播音主持专业。但我们有播音主持方面的社团。”
“你好考生,李云同学在忙着打电话,如果想听讲解可以直接咨询我。”
“你好,考生,请看咱们学校的对外公众号,那里有详细教程帮你搞定所有填写志愿流程 。如果还不明白,你可以再次联系我。”
“你好考生,我是李云,欢迎你报考首都大学,很高兴与你成为校友,好的,我们开学见。”
李云发布了微博,不过短短十几分钟后,招生办的电话就被打爆了,有的是考生亲自致电,也有考生的家长致电,当然大部份是前来捣乱的网友。
不过,总体来看,效果十分明显,本来三十几个想要拉扰的名额,在一点前全部都有来电咨询。
报考首都大学的意愿都很强烈。李剑波校长笑得见牙不见眼,看大家忙的连午饭都没吃,亲自开车顶着雨跑到街上给大家买了午饭。和蔼的就像邻家退休老爷爷。
他们这边工作干的欢声笑语。华清大学那边可以说愁云惨淡了,大半天时间,先后给几十个考生打了电话,结果不是拒接就是敷衍。
就这样还算是好的,更有的考生直接拒绝了华清大学的邀请,明确表示自己要报考首都大学。
刚开始的时候,只要考生明确报考首都大学,华清大学的招生办主任还大手一挥,将考生的名字划掉,牛气冲天地表示:“只要是明确不报考华清大学的学生,一律删除,不再联系。”
可这个决定做好后不过两个小时,又连忙要求大家对考生进行二次回访,三次回访。
做工作嘛,就要反复做,做反复。
一直干到晚上,所有人看着电话都想吐,现场领导才让大家休息一下,先开个小会进行个讨论,说说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华清大学的招生办主任袁诚一脸严肃,与上午时的表现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都说说吧,考生们为什么只想报首都大学?”
一个戴着眼镜的女性工作人员举手道:“袁主任,我认为是网红的宣传有夸大成分,反而让考生们觉得不真实,为了避免上当,所以选择手段看起来更符合常理的首都大学做为报考目标。”
对于她的分析,袁主任不置可否。
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性工作者立刻反驳道:“我认为陈老师说的并不全面,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其说是咱们的政策不接地气,不如说我们的细节没有交待清楚,导致了学生们认为我们玩的是最终解释权归校方所有那一套。”
这一次,袁主任轻轻地点了点头,并在本子上写了些什么。
又一个年轻的男子举手道:“袁主任,我认为最重要不是这些,而是网红的原因,首先,咱们学校的知名度并不需要额外找些网红来宣传,这属于无用功。其次,能够到咱们学校分数线的,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他们根本就瞧不起那些网红,恰恰我们让这些网红代言,拉低了我们学校的档次才是这些考生不愿报考我们学校的原因之一。”
这个男生说完,得意洋洋地坐了下来,他与李云一般,都是学校的佼佼者,被选来当成招生办成员。
但他不知道的是,用网红代言这个主意是袁主任和学校的副校长想出来的,他这么说不但全盘否定了领导的能力,更是把袁主任的面子给扫的一干二净。
招生办里所有人都低下了头,现场陷入了沉默,一种很尴尬的气氛围绕在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