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此言差异!”
“蒙古各大部落之所以无法抵挡天灾,一来是其社会经济结构简单,过于单一。”
“二来是他们自己没有实力来开发运用。”
“一旦我大明攻伐下来后,便可让游牧部落的百姓们,进入我大明内地,服劳役,兵役!”
“反观我大明人口众多,但依旧满足不了我大明的大量发动工程。”
“有了各个部落的百姓,足以填补我大明工程劳役的巨大空缺。”
“其次,蒙古各大部落,其实隐藏着不少矿产,只不过现在的他们无力勘探,无力开采罢了。”
“人口和矿产,这都是我大明最需要的。”
“其次,蒙古各部落生活不稳定,是完全靠着天来吃饭,一旦有了我大明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即可稳定下来。”
“寻常百姓可以来内地参加工程领取月钱,开采矿产领取月钱,然后我内地的粮食即可售卖给他们,并且实行蒙汉通婚,如此一循环,蒙古各大部落的百姓便不再是居无定所!”
“而且我大明百姓,亦可全面进入蒙古草原经商,开矿,定居,旅游,对我大明国力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
“只需几年,便可让其生活稳定下来。即便是各部落再想反叛,他们的子民也不会没有选择的一味跟着他们。”
朱高炽说道。
说白了,历代王朝即便打退了草原各大部落,也不愿意去统治当地。
因为统治力度实在是太大了。
疆域太过辽阔,彼此之间根本无法适时联系。
其次,草原各大部落机动性太强,真就是说全民迁徙,就可以全民迁徙了,普通百姓为了生活甚至没有选择的权力。
造就了各大部落首领的绝对统治力。
但是只要让其经济多元化,有了对抗天灾的能力,那部落的首领统治力就会下降。
“啊?太子,臣斗胆问一句,那蒙古草原的矿产,很多吗?万一入不敷出,那不就亏了吗?”
户部尚书赵勉,忍不住问道。
据他所知,蒙古的矿产开采量少的可怜。
毕竟草原不是专门种地的,都是用来放牧的,一旦矿产开采,无法满足草原各部落的粮食需求,那就成了大明要调拨粮食去养着各部落了。
若是能够流通起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反正他就一个原则,大明必须要有利可图才行,能赚到才行。
否则就是扶贫了,毫无意义。
“目光放长远点,各部落的人口红利,对于我大明更有帮助,他们生活稳定下来,将会闲着没事,就会生育,我大明各司,劳役可是极大的空缺。”
“其次,蒙古各大部落只是不精通寻矿,及开采矿产,一旦有了我大明帮助的,矿产绝对是爱卿你想象不到的。”
朱高炽,笑着说道。
“太子圣明!”
当即户部尚书震声高呼道。
虽然他不知道蒙古草原到底有多少矿产,更是好奇太子是如何未卜先知的,但是他却是知道太子不会说胡话。
当初安南,倭国,占城等地,太子说有矿产,打下来绝对不会亏,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大明攻伐之后,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
“太子圣明!”
“太子圣明!”
与此同时群臣一听有矿,瞬间一个个眼睛瞪得滴溜圆,纷纷高呼道。
随着明军开疆辟土,大量的土地纳为大明的疆域中。
各地的矿产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虽然大明和历朝历代一样,规定官员不能经商。
但是在朱高炽的手里,却并没有严格规定,官员的亲戚不能经商。
当然就算是严格规定了,那官员的亲戚也有朋友,也一样可以得到内部消息,去经商。
所以,这个无论如何都杜绝不了,放在什么时代都一样,永远是有关系的那批人得到最大的红利。
普通百姓们,能跟着喝喝汤就不错了。
由于矿井井喷式的成长起来,在大明本地,还有当地豪族的羁绊,官员们的亲戚想要弄到矿产开采权还有点费劲儿。
但放在番邦之地,那对于大家来说太容易了。
不少官员的亲戚都安排在矿司中,连带着官员们都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大家一听蒙古草原有矿产,第一反应就是白花花,金灿灿的金银到手了。
不知不觉中,大明朝廷群臣,已经被朱高炽带成了一批,有极大开疆辟土欲望的官员。
不单单是武将,文臣亦是一样。
甚至,只需要朱高炽说一句,这地方,有矿,大明群臣,就会毫无条件的去支持朱高炽的攻伐了。
当然,如今大明对矿产的需求量也是极大的,兵械司,民械司玩命的加班加点造蒸汽机车,造枪炮,耗费的铁矿,煤矿,铜矿等等,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根本不愁矿产销售不出去。
“唉!”
看着满朝文武的群情振奋,朱棣那叫一个心痒痒。
坐在龙椅上,越发觉得皇帝生涯了无生趣,还不如一个燕王来得实在。
这么好的北伐机会,竟然没有他。
可以预见,再过个十来年,大明帝国的版图将会空前辽阔,甚至超过当年的蒙古大帝国。
可这么大的帝国,却是没有自己的半道身影。
几百年后,史书对他的描写那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局面,废物皇帝?傀儡皇帝?
他都无法想象了。
与此同时,朱棣看着满朝文武对朱高炽的拥戴,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心中那点想要夺权的心思,彻底的荡然无存了。
就算是他将自己全部的心腹安排在了朝堂上,估摸着都没有用。
群臣跟着朱高炽,从在朱元璋手里的一贫如洗,到现在一个个富得流油,这样得太子,有谁不会拥护呢?
“不错,不错,咱得孙儿还不错!”
朱元璋,看着朝臣们同仇敌忾,上下一心,格外得满意。
看的出来,就朱高炽这野心,开疆辟土得宏图大志,放在历朝历代,必定会被冠上穷兵黩武得帽子,可现在再朱高炽手里,却根本不存在这样得情况,大明国力越打越富。
而且加上新式火器得改革,前线将士们伤亡很小。
从最开始不理解朱高炽,到后来,渐渐理解朱高炽,而现在已经是真正得信任朱高炽。
大明有此皇帝,实乃大明之福。
反过来,再看看,夹在群臣中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得朱允炆,老朱忍不住摇了摇头。
差太多了,差的不是一丁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