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连串关切的问询,以及迫不及待要为大家准备美食的举动,像一股暖流,流淌进两人心间。
让他们这一路舟车劳顿积攒下来的疲惫,如同春日暖阳下的积雪,悄然消散了不少。
赵书卓微微仰头,将身子尽量舒展,尽情地伸了个懒腰,伴随着骨骼“咔咔”的舒展声,他脸上露出惬意的神情。
仿佛要把身体里的最后一丝疲倦都驱赶出去。随后,他嘴角上扬,眼中带着几分调侃打趣的意味,开口说道:
“这韭菜鸡蛋饺子啊,想想都馋人,我可有段日子没吃咯!”
他微微摇头,似在回味过去品尝饺子的美妙滋味。
“雨水这丫头,还是一如既往的贴心,心里总是惦记着咱们爱吃啥。”
言语间,满是对何雨水的夸赞与喜爱。
王建国在一旁静静听着,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幕,心中满是感慨,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赵书卓的话。
此时,周围的伙伴们纷纷热情地招呼着他们,示意两人去往休息区。
王建国便跟着众人的脚步,一步步朝前走去。脚下的木地板传来轻微的“嘎吱”声。
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记忆的琴弦上,奏响一曲属于故乡、属于老友的温暖乐章。
他边走边环顾四周,看着供销社愈发繁荣的景象,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大家一起,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供销社里,暖烘烘的空气裹挟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在屋内缓缓流淌,仿佛将室外的凛冽寒风隔绝在外。
此时,忙碌的众人稍作停歇,目光时不时地飘向王建国和赵书卓,眼中满是好奇与关切。
程二华更是按捺不住心底的疑惑,他像只灵活的小松鼠,三两下穿过人群,几步就凑到了王建国和赵书卓跟前。
他那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上,写满了好奇,眼睛睁得大大的,闪烁着探索未知的光芒,急切地问道:
“建国哥,队长,你们这次出去到底干啥去啦?咋程海哥没跟你们一起?”
他一边问,一边微微歪着头,似乎这样就能更快地得到答案,那模样就像个追着大人问故事的孩子。
王建国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眼神中透着几分狡黠,卖起了关子:
“这事儿啊,等会儿大家都聚齐了,我再好好跟你们说。”
说着,他轻轻拍了拍程二华的肩膀,仿佛在安抚这个急切的小伙子。
“你看我和队长这一路舟车劳顿的,骨头都快散架了,现在先让我歇会儿。”
他微微后仰,伸了个懒腰,故意做出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等会儿吃了雨水包的饺子,肚子填饱了,精神头足了,再给你们好好唠唠。”
众人听了,虽然心里痒痒的,就像有只小猫在不停地挠着,好奇心被撩拨到了极致,但见王建国一副疲惫又坚决的模样,也不好再追问。
售货员们彼此交换了一个无奈又期待的眼神,便各自回到岗位,继续整理着货架上的商品。
他们拿起一件件货物,比之前更加仔细地擦拭、摆放,动作愈发利落。
搬运工人们扛起沉重的箱子,脚步迈得更大、更稳,嘴里还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仿佛在给自己打气,让干活更带劲了。
角落里,几个原本正围坐在一起闲聊的村民,也站起身来,各自散去。
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大叔,一边走一边笑着对同伴说:
“咱先别打扰建国和书卓休息,等会儿有好戏听咯!”
大家的心中都满怀着期待,想象着王建国和赵书卓这次外出到底经历了什么精彩故事。
是遇到了新奇的人和事,还是谈成了什么大买卖,又或是解开了某个困扰许久的难题。
这份期待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让每个人干活时都充满了热情,整个供销社也因此洋溢着一种别样的活力。
大家都满心期待着等会儿听王建国和赵书卓讲讲这次外出的经历。
时间仿若一位不紧不慢的行者,悄无声息地慢慢临近到中午时分。
建业村的供销社内,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渐渐稀疏,就像潮水退去一般。
临近饭点,村民们陆续完成了各自的采购任务,或拎着装满生活用品的袋子,或扛着新买的农具,心满意足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一边走一边还和熟人热情地打着招呼。
交谈声、笑声在空气中交织回荡,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温馨的烟火气。
此时,供销社里只剩下刘二柱坚守岗位。
他身姿笔挺地站在柜台后面,双手熟练地整理着账目,算盘珠子在他指尖轻快地跳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噼里啪啦”声响,每一下都仿佛在为这渐趋安静的空间打着节拍。
他时不时抬头望向门口,目光中透着一丝期待,盼望着能有顾客临门。
又有些羡慕即将去后院享受美味饺子、聆听精彩故事的同事们,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依旧全神贯注地值守着。
而其他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脚步匆匆地朝着后院厨房赶去。
大伙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一来自然是为了品尝何雨水精心准备的韭菜鸡蛋饺子,那鲜香的味道仿佛已经在鼻尖萦绕,让人垂涎欲滴。
二来呢,大家满心好奇,迫不及待地想听听王建国和赵书卓这次出门在外遇到的新奇事儿。
这一路,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地猜测着:
“你们说,建国和书卓这次出去,是不是谈成了啥大买卖,给咱供销社引进新货源啦?”
“没准儿是遇到了什么农业专家,学了不少新技术,回来能教咱们提高产量呢!”
“我看说不定是碰上了啥棘手的事儿,不过他俩那么能干,肯定都解决了。”
怀揣着种种猜想,大伙鱼贯而入后院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