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峦城市时,已经是下午时分。有薄薄的日光落在城市楼宇间,宋春驰抬头看了看,天空有淡淡层云,但遮不住阳光,天气有些闷热。
他走过人行道,进入办公楼,按照电梯墙上的标识,按下16楼。很快,他便走进了有着丛山林意工作室logo的玻璃门中。
室内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带来一阵明显的凉意。
宋春驰舒服地叹出口气,目光落在前台的位置。
有个年轻女孩站在那里。
说明来意后,前台告知焦丛正好外出,并不在工作室,让宋春驰先到里面的接待室等候。
工作室内墙涂着低饱和度的黄色墙漆,搭配着原木色的书架、柜子,奶油色的布艺沙发,再点缀几个颜色不一的圆凳,显得温馨治愈,色彩明亮,接待室的书架上摆满了心理相关的书籍,这让宋春驰意识到,工作室的主营业务应该是心理咨询一类。
单从名字可看不出来。
他不由猜测,现在要等的这位焦丛,莫非是个心理咨询师?
再回想进到副本之后,身上出现的种种反应,宋春驰不免怀疑,也许那些负面的状态,不能用身体的疲惫和病患来概括。
也许,“他”还可能是个心理疾病患者?
一边想着,一边随手从书架上拿了本书,到沙发上坐下,翻阅起来。
书本作者的名字他没听说过,但从书封的介绍来看,似乎是位有名的心理学家。
属于这个副本世界的学者吗?
从目录看,似乎是本探讨人格障碍的书籍,这瞬间宋春驰脑海中浮现了陆旷的面容。
而后摇了摇头。
在观看序言的过程中,思维又不由自主的跑偏。
陆旷和颂涅丝肯定不能用人格分裂来概括,毕竟魔女是真实存在过的人。魔幻世界的神奇也不能用普通世界的科学医学来解释。
不过... ...
宋春驰想,从精神科学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一个精神的核心,那现在陆旷的精神核心是什么样?
会和乌衔秋一样,有两个核心存在吗?
毕竟从精神意义上来说,陆旷与魔女是完全区分的存在。
想到这里,他看书的目光一顿。
那乌衔秋呢?
那天见到的场景过于震撼,让他完全没想过这点。
既然存在两个核心,那么乌衔秋和另一个光圈在之前,也是完全区分的两个个体?
他后知后觉,在《血流成河》里和乌衔秋呆一起那么久,自己居然都忘记问这个问题!
下次见面一定要问!
想着这些,序言也没看进去,又跳过开头的章节,选择性地看起了感兴趣的内容。
看了一会儿,宋春驰思绪忽又转回了陆旷身上。既然是两个人,其实也是可以分离开的吧?
虽然如此一来,陆旷那双妖异的红眸可能就没那么特殊了,但对于颂涅丝来说,肯定还是愿意重新拥有属于她的身躯吧?
毕竟以一个男人的身体来穿着打扮,魔女也不见得会喜爱乐意。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陆旷怎么就不能更像女人呢?比如说化点精致的妆容,戴个假发,裙子也不是没穿过。
回忆了一下陆旷那张脸,宋春驰越发觉得可行。
有机会再见颂涅丝时,和她提议一下?
这么想着,他嘴角弯起来,觉得以魔女的性格,提议很大可能会被采纳。
至于陆旷怎么想?这就是他和魔女的事情了,毕竟自己只是提个建议,采纳与否和他又没关系嘛。
就这么心不在焉地看着书页上的文字,宋春驰终于看到了这一段的核心论点。
「人格分裂一直是学界的难题,相关的讨论层出不穷。但在不同的观点里,主人格都是绝对的焦点。但对于其副人格,却并非所有人都意见一致。
而这些差异将所有人导向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在此前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深入探讨了人格分裂的诱因,各种理论也曾争论不休,至今也未能得出最权威的结论。
综合来看,患者的经历、性格、认知、成长环境、乃至于不同时期的不同想法,都有可能是其产生的原因。这无疑导致了成因的复杂性,故而不能用某个观点一概而论。
... ...我始终认为,只要主人格占据更多的主导地位,提高本我的认知,加深主人格的社会认同与身份感,将能更好地平衡其与其他副人格的关系,甚至达到减轻人格认知障碍的效果。
但要如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结论,只能说还在研究当中。
我知道医学界的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大脑相关区域来达到目的,但人类的大脑过于精密且神秘,手术的高风险、术后的影响和严重的并发症依旧是许多人无法接受的痛点,这让手术成为一个不能令人安心的选择。
人格分裂带给人自身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痛苦的。手术风险难以避免,而温和的保守治疗过程太冗长,对于患者也是一种折磨。
听说有别的研究室在进行一种更“血腥”“残忍”的研究,有别于手术,与温和治疗更是大相径庭,我只是听过一次描述,便无法接受。
真希望那些可怜的实验患者不会经历太痛苦的研究过程... ...」*1
什么样的研究,要用血腥残忍来形容?虽然打了引号,表示实际情况可能和字面意思不尽相同,但宋春驰还是感到好奇。
本想再往下看看有没有相关内容提及,耳边却听到前台那边传来隐约的谈话声。
宋春驰忙把过于发散的心思收回来,没忘记自己仍在副本中,并在那两句简短的对话中知道,他要见的人回来了。
大概是从前台得知接待室有人,接近的脚步在门口停了,礼貌的敲门声响起,宋春驰抬头,那人就站在门边,微微笑着:
“久等了,你再坐会儿,我放好东西再过来和你聊。”
宋春驰瞥一眼被焦丛拿在手里的公文包,点点头,也露出笑容:“没事,不急。”
然后他就看见,那个名叫焦丛的男人挑了下眉,流露了两分惊讶的神色。没等他说什么,焦丛已经转身离开了门口。
焦丛是个年纪在三十岁以上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他外出应该是去会见了某个人,宽松的休闲西装得体而不紧绷,在接待室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时,姿态也很随意从容。
他目光不经意落在宋春驰手里的书上,看到封面时神情变化,似乎有点惊讶。
“现在愿意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了吗?”
焦丛望过来的温和目光和说话的语气也表现出明显的熟悉态度。
这让宋春驰断定,“他”和焦丛应该是认识的。
又想,什么叫做“现在愿意”?难道之前有所提及,而“他”不感兴趣?如果是不感兴趣,会用“愿意”这个词吗?
与愿意相对的是抗拒。
意思是,“他”之前抗拒讨论人格认知障碍的话题?
虽然脑子里旋转着很多疑问,但宋春驰面上没有表示出来,只是神色如常地回答:“随手拿到了看看而已,也没怎么看进去。”
焦丛深看他一眼,听出来他说的是实话,便笑了笑,“以后等得无聊,也可以玩玩那边的沙盘。今天是不凑巧,晴山和炎意都有安排,我也临时有事,平时工作室都有人,不会冷落你一个人呆着。”
宋春驰就笑,“怎么会是一个人。”
他才说到这,就发觉焦丛的眸光变化,像是突然紧张起来,不由莫名,笑容却不变,把没说完的后半句补上:“小彩不是在么,我进来还和她打招呼。”
小彩就是坐在前台的女孩。
焦丛看着宋春驰,见他神色如常,笑颜轻松,仿佛只是开个玩笑,便敛目扶了下银框眼镜,再抬眼时目光柔和,“最近感觉怎么样?”
宋春驰想了想,显然问题的答案会对后续的谈话产生影响,从稳妥的角度看,还是要如实相告。
焦丛听了只是点点头,“还是老样子。”
这句话尾音轻快,宋春驰跟着点了头,才反应过来这应该是个问句。
他点头,焦丛便起身往接待室后面走,宋春驰以为他是要去拿什么东西,没有动作,只目光跟着他,心里头还想着事情,觉得“自己”估计是这工作室的常客,也许焦丛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那焦丛对自己的反应就有点意思了。
却见焦丛走了几步又回头看,宋春驰和他目光接触,眨了眨眼,意识到这是要自己跟上,便也起身走在焦丛身后,跟着他进了接待室后头的一扇门里。
这应该是个咨询室,色调风格和接待室差不多,房间里只摆着一个小圆桌,两个椅子,窗户能看到外面黄昏的光景,窗台上摆着几盆多肉。
房间有些清淡的熏香气味,宋春驰眼睛一扫,在角落的文件矮柜上看到了香薰灯。
示意坐下时,宋春驰听见焦丛叮嘱:“你还是要保持清醒,发呆、恍惚的情况尽量少有。”
宋春驰一愣,点头应了。
焦丛坐在他对面,目光认真看他,“不过现在我在这,你可以放松一下。”
他嘴角微微含笑,清楚地说:“让我见见他们。”
宋春驰听得一晃神,眼前骤然黑了下来。
*注:1关于人格的这段探讨完全是本人胡言乱语,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看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