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山沟沟里宝贝多 > 第171章 解决问题的思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方法显然是可行的,只是这种思路远远超过了现在这个时代,现在的基层官员还想不到而已。

他们的思想还局限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模式里面,谁家有钱就盯着谁家薅羊毛,结果经济没发展上去羊也薅秃噜了,最后就是大家一起吃土!

“四十万,半年的利息也要大几千上万块吧?”思索一会儿刘书记掰着指头算道。

“哈哈,刘书记不会连这点利息都不舍得吧?花几千块钱就能让全公社社员都不挨饿,这可是赚到家的生意了!”吴长庚笑道。

“呵呵……”刘书记干笑着还犹豫不定。

“刘书记,我觉得长庚这个办法可行!市里和县里都有扶持养殖的专项政策,只要能贷到款这点利息还是很值得的!”

“而且我在兽医站也了解到上面正在大力度推广长白猪,咱们这么做也是在响应上面的号召,一下子购买三万头长白猪也为上面减轻了负担,弄不好还能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呢!”大队长张富贵沉思一会儿说道。

“是呀!各家各户增加五六百块的收入,就是一年颗粒无收也不会饿肚子!这笔生意划算呀!”崔名贵跟着劝说道。

“嗯,你们说的有道理,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路子!只是一下子养三万头猪到时候卖的掉吗?要是价格下来了不就亏大了?”

刘书记还在顾虑着销售的事儿,不顾虑不行呀,贷款四十多万到时候猪价下跌收不上来小猪仔的钱可是个麻烦事儿,还不上贷款他这个公社书记可就坐蜡了!

“……”

“……”

一说到卖猪的事儿两位队长就不说话了,三个人齐齐看向吴长庚等着他解答。

“哈哈,这点领导多虑了!别说三万头,就是三十万头也不够全省人民造的!猪肉从去年的五毛三涨到今年的九毛一你就能看出来生猪的缺口有多大!”

“更何况今年旱灾严重,人都没啥吃的养猪的人更少,到时候猪肉紧缺是一定的!价格只会往上涨,想降下来都难!”

这可不是吴长庚胡说,猪肉涨价已是事实,三万头生猪对整个市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更不用说整个省了!

“哈哈,既然这样的话到时候三万头猪的销售就交给你了!反正你也有两千头猪要卖,一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轰嘛!”

“啊?这么草率的吗?”

“哈哈,能者多劳嘛!两千头和三万头都是不小的数字,你就受劳多跑跑腿!”

……

得!自己又喜提一个卖猪的任务,还是那种不拿钱白干活的那种!

就当是给家乡父老做贡献了!

送走刘书记二人吴长庚就在庄子口和崔名贵聊起了旱灾的事情,时间过得真快,山上的积雪还没化完已经是农历二月份了。

细细一算已经有一个多月滴雨未下,要不是有那场积雪撑着许多地方的庄稼地都要裂口了!

“长庚,真要是出现旱灾咱们庄咋办?有你拉回来的猪温饱是没问题,但是也不能看着地里的庄稼绝收呀!”

“这倒是,不管是种地还是养殖庄稼才是我们老百姓的根本,咱们得提前应对才行!”

“是呀!大家日子刚能好过一点,可不能因为一场干旱再把之前攒那点家底全搭进去了!”

“小东沟是不是好几年没淘过了?”吴长庚问道。

小东沟位于庄子东边,与石门沟深处的山谷相连,常年四季有一股小溪顺流而下,每到夏天水能大一些,其他时间始终是那点水很稳定,去年清明前后时候村上人没少在小东沟里掰羊肚菌。

“是好几年没淘过了,那点水也弄不成啥吧?浇地根本不够呀!”

“别小看那点水,那水有根关键的时候能救命!我的意思是把东沟淘一淘,在靠近前湾那里挖一个水池储备些水,真要发生旱灾挑水浇地也能近一点。”

“挑水浇地?真要旱到那个程度可就还真是,别的地方再旱小东沟的水还是会断的!可以我明天就招呼人淘洗小东沟!”

“趁着现在麦苗刚返青还是让大家给地里多浇点水吧,该上堰上堰,趁着山里的积雪还没化完河水没断流能抢一波是一波。”

“还有庄子里的吃水井也要拾掇拾掇,别到时候吃的水都成问题了!”

“那是这,干脆今晚上开会大家商量商量,你在市里给咱买两台抽水泵,必要的时候我们也不用看公社的脸色!再想办法弄些柴油票,实在不行就抽水浇地。”

“行!这些都应该不难!”

这个时代的农业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已发生旱涝灾害粮食绝收就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挨饿,严重的时候真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前世记忆中确实有好几次发生严重旱灾,自己浑浑噩噩的都不记得具体是哪几年了。不过按照现在的情况看今年发生干旱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过年的时候下了那么大的雪,春天干旱也在情理当中。

晚上社员大会如时召开,当社员们得知今年有可能发生干旱一个个都恐慌起来!十几年前的自然灾害历历在目,真要再来个颗粒无收可就太吓人了!

崔名贵适时给大家说明公社应对旱灾的措施,家家户户都养猪,只要有钱就是庄稼颗粒无收也不会饿肚子。

不过一说到淘井上堰淘洗小东沟大家就都来了热情,都是刚从艰苦日子过来的人,对于灾害的预防都很积极。于是在第二天整个石门沟就忙碌起来,挖沟淘井修水池,在崔名贵的带领下忙的不亦乐乎。

吴长庚在庄上的贡献在不用参加这些集体劳动,此时一个人来到放牛坡自己的二亩薄田里观察小麦的长势。

麦子已经返青,田里的积雪刚刚融化,地里湿漉漉的还能踩出泥巴。只是这里的土层较薄水分渗得快想必要不了多长时间水分就能渗漏完发生干旱。

这也是人们不愿意要薄地的原因,不存水不存肥,想要种出好庄稼还真得费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