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许大灿发现她的眼神渐渐地大胆了起来,看的许大灿心惊胆战,他这个妹妹以后该不是想要开同人的先河吧……
“……”
从许窈的领导家出来,许大灿也搞清楚了这位的诉求——看她是个好苗子,不想放手呗。
许窈的领导希望她毕业后能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并且愿意负担她这4年的全部开销。
更重要的是她领导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诉许窈,这4年直接就让她“以工代干”!
“以工代干”这个词儿好多人并不陌生,也很好理解,就是干着干部的工作,但身份却还是普通工人。
就像许大灿之前在陈军那就是这样,你见过哪个司机要做那些工作的?
可以说从六十年代开始,“以工代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由工人向干部身份转变的一条捷径。
经常和“以工代干”这个词儿放在一起说的,还有个词儿叫“转干”。
说的是“以工代干”的这批人的数量过于庞大,并且还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
因此改革开放以后,83年上头明确发文取缔了这一身份,并且对现有的这批人进行严格的考核以及部门审查。
在考核和审查过后,将一批“以工代干”身份的人员正式转为了干部,这便是“转干”。
许窈他们领导的想法也很好理解,反正她本科毕业也必然是干部,还不如现在就给她这个身份呢,这也算提前投资。
对于这种双向奔赴,许大灿是很乐意成人之美的。
先不说许窈这个工作是她部队的老上级给介绍的,有人情在;就单说电话局这个单位本身,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单位,一般人想进你都进不去。
更何况,他们电话局还是邮政部和市革委会双重领导,日后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庞然大物。
他们现在肯这么下本钱的培养许窈,等她大学毕业以后必然会得到重用,将来说不定还有机会成为邮电系统里的大佬。
“……”
许窈的问题解决了就该刘月如了。
她那边就更简单了,刘月如的带教老师次小玲76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副院长了。
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对刘月如考大学这件事儿恨不得举双手支持。
次小玲还语重心长地和刘月如讲:“咱们这个国家有9亿人,不光大城市的人要看病,小城市、乡镇上的人更是急需要医疗资源,所以我推断,未来学医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任何一个行业进来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两极分化。像咱这儿、还有海大富这样城市里的大医院,各个都挤破了头想要进去;反观一些偏远地区,那里的医院却连人都招不满。
在咱们这个国家呀,只要有好处的事情,排着队都不一定能轮到你。就像我们医院,现在中专生、卫校生就能进来,将来呢?以后这帮小孩的学历肯定会越来越高,专业呢也越来越对口;我老了,再干几年也就该退休了,我是无所谓了,可是月如你呢?你家学渊源,人又聪明,更重要的是踏实肯学,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我希望你将来的成就能超过我,不仅要当上副主任,还要当主任,当专家!可想要上来,没学历成么?不成!
所以你知道当我知道中断了11年的高考要恢复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吗?没说的,你必须考,我全力支持你!”
许大灿和刘月如去次小玲家登门拜访的时候,这小老太太果然连半点不想放人的想法都没有。
反倒是担心他们的两个孩子:“你们两口子都上大学去了,那许飞和许雯雯他俩咋办?”
许大灿解释说:“我岳父会帮我们带孩子。另外我妈55岁就退休了,她也不想常年见不到孙子、孙女,所以我之前和她通了电话,她表示等过完年就动身。再加上我大哥、大嫂也会帮我们照顾孩子,照顾这个家。”
次小玲感慨地说:“每一个幸福的人背后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你们俩之所以能没有后顾之忧,是因为你们背后有一大家子在共同努力,真好!”
送许大灿他们出来的时候,老太太特意把刘月如多留了一会儿,悄悄嘱咐她说:“常言道丈夫,丈夫,一丈之内才是你的夫。小许到了大学里,接触到的都是又年轻、又富有朝气的小姑娘,你可得把他给看紧了。每星期都要回家,把他给榨干了,让他生不出来其它的想法。你这样,等回头来找我,我定期给你开点药……”
刘月如刚哭笑不得从老师家里出来,回到自个家,刘黄柏的所作所为就更让她哭笑不得。
刘黄柏拿出来几个纸包:“这里头是清心散。”
清心散,顾名思义,喝了以后让人清心寡欲,是他们家的不传之秘。
刘月如看着纸包,简直不忍直视:“爸,你这一堆是给人喝的还是给公牛喝的?”
刘黄柏吹胡子瞪眼:“我都一小包一小包给你装好了,你回头偷偷给他下在饭菜里!”
刘月如更想捂脸了,让她给自己丈夫下药,亏这老头想得出来!
“……”
最后到许大灿了,他跟陈军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陈军一脸的不耐烦:“滚吧,等大学毕业了你小子也该飞黄腾达了。不过我可警告你,这男人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就得管住你下边的那条腿。你小子可别没等毕业,你就因为乱搞男女关系,被大学给开除了!那时候,我看你还有什么脸面在外头混。”
77年刚恢复高考,78年这些考上了的幸运儿们开学的时间也特别有意思。
京爷家要求所有被录取的考生最晚于2月底之前务必到校。
然后实施军事化管理,没有必要严禁出校门,想要外出必须请假。
开学之前,刘月如拉着于莉、许窈、小当、还有秦京茹她们,大清早就出门去了。
这一走就是半天,中午许大灿他们哥俩干脆带着孩子下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