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曲中的穿越之旅 > 第11章 三国孙尚香1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把这些土豆和红薯都当做种子。争取几年内推广到全国。

孙尚香想了想,还是等全国都统一了,一切走上正轨了,在把水稻小麦的种子拿出来吧。

怎么也比现在的种子产量高。

也或许,把现在的小麦水稻种子在自己空间里种一遍,通过空间土地加持,产量肯定高,而且还没有病虫害的发生。

因为孙尚香的玉米土豆红薯的贡献,曹操果断地封孙尚香为万户丰穗侯。

本是国公的,被孙尚香推迟了。

于是,就封了世袭罔替的侯爷。

她的这个侯爷可比打下几座城池值钱,关系到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提供高产种子,无论那个朝代,她都是受君主百姓厚待的。

随后的三年。

在许昌附近开始向外辐射,都种满了玉米和土豆红薯。

粮食有了,兵马都能吃得饱饱的,曹操又开始准备收拢西北那块地了。

现在的曹操,真正的兵强马壮。

拿下西北,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在探讨作战策略时,说到了西北、西南,尤其是西南的那些少数民族。

还有北方和东北等地。

孙尚香想起了五胡乱华。

于是,她也适当地拱拱火,主要是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她主张对一些异族,要斩草除根。

孙尚香这次西征,她还是跟着去了。

她现在就一个人,没亲人没后人,就自己一个。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她觉得再好不过了。

当时被封侯爵时,有很多人都对她献殷勤。

甚至很多人给她做媒。

她一概拒绝,很干脆地说,自己快三十了,这辈子不成亲了。

孙尚香之所以跟着来,是因为西北临近草原的这地方,有一个小族群,叫羯人族。

这个民族的人跟野人一般,毫无人性。

因为不是一个时代的,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是否有这个族群。

曹操大部队一共十万人,一路西行往关中而去。

在路上,沿途百姓看着大部队过来,不躲不闪,还都回家拿水拿菜拿鸡蛋等守候在路边。

孙尚香是见识到了,这可都是自发的,没有任何官员安排的虚场面。

可见老百姓还是爱戴曹操的。

尤其是高产粮食种子一面世,曹操的威信度更是提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那之后又有很多人慕名投奔而来。

实际上,也就是这些聪明人认清了形势,当今天下,刘备没了,孙权被圈养起来。

两人的部下都归顺了曹操。

基本算是天下归心了。

孙尚香估计,西凉韩遂、马超可能只要合适的人去劝一劝,也就归顺了。

曹操很是平易近人,下了马车,跟着路边的农人们一起说说话,聊聊地里的收成。

他们这边一动身,西凉那边就的得到了消息。

韩遂、马超等一干人也在一起商讨这事。

几乎过半的人都主张投降曹操。

只有一小部分人觉得他们以逸待劳,可以和曹操较量一番,不见得就输了。

韩遂叹了口气,看了看自己下面的这些将领。

他是真的没有信心。

曹操那边兵强将广,粮草充足,对付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不是他怕了,最终的结局已定,何必还要打呢。

仗一开打,伤亡的都是最底层的小兵和百姓。

韩遂叹了口气。

他说:“等曹军过来,看他们的诚意吧。

如果给的条件合适,咱们就、、、唉。我也不忍这些年轻的士兵都牺牲了。

再说了,现在天下,几乎都是曹操的了。他那里又发现了据说亩产近万斤的粮食,真是天助曹操,他也算是天命所归吧。”

几个人也知道,现在的形势,就算是他们抵死反抗,也是徒劳的。只不过白白牺牲了士兵们的性命罢了。

所以,他们现在的基调基本就定了,等曹操过来,只要曹操礼贤下士,对他们安抚优待,那他们就投降。

东吴不也是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平稳过渡吗。

就这样,等曹操的大部队到了西凉边界陈兵布阵后,西凉方面没有丝毫动静。

如果自己没有过来,这着名的关中之战就在这里开始打响。

曹操这边休整好的第二天,众谋士都在曹操的大帐里。

然后,武将里就陆续有很多人出来请缨,想做先锋去叫阵。

武将请战的要求说完了,就该文臣谋士上场了。

果然,文臣里出来人,对曹操说:“丞相,自从咱们队伍到此以后,对面没有任何意动。臣想,韩遂等人肯定已有降意。

不如我们先派人前去探听虚实,再做打算。

毕竟韩遂等人虽看似有降意,但人心难测。”

曹操微微点头,扫视营帐内众人,“此计甚好,何人愿前往?”帐中一时安静下来,片刻后,一员小将站出,“丞相,末将愿往。”

曹操一看,是新进投靠的年轻将领,心中暗忖正好借此机会考验他一番,便应允下来。

那小将骑马至西凉营前,高声表明来意。

不多时,韩遂亲自出迎,邀其入营详谈。小将进入营帐,只见里面气氛平静,毫无紧张备战之感。

韩遂直言他们确有归降之意,只是担心曹操对待旧部的态度。小将回去如实禀报。

曹操得知后,大笑一声,当即修书一封,表示既往不咎且厚待诸将。

韩遂收到信后,与众人商议,皆感曹操诚意满满。于是,西凉大军开城迎接曹操,正式归降。

毫无悬念的,西北顺利归顺后,曹操又在这里开始收编整顿西北军。

曹操看向南面,现在全国各地,只有西南几个郡部了。

曹操看向南面,目光坚定而深邃。他深知西南地区地势复杂,易守难攻,但他并没有丝毫畏惧。

他召集众将士和谋士,开始商议进军西南的策略。

几乎所有人有志一同地表示,一鼓作气,直接杀到西南。

想来,那西南刘璋不会如西凉一般顺利归顺投降,所以,西南必将有一场大战。

但众武将可都盼着呢。

他们武将就靠打仗挣军功。

尤其是后来归顺过来的东吴众将及刘备手下那着名的几员大将,张飞关羽赵云等,还有新进归顺的西凉韩遂及马超。

应该说,西南收复到手里,虽然可能有点波折,但最终肯定是曹操的囊中之物。

曹操采纳了众将士和谋士一鼓作气的建议,大军朝着西南进发。

然而,行至半路,军中突然爆发疫病。这疫病传播极快,不少士兵纷纷倒下。

曹操心急如焚,召来随军医者诊治。医者摇头,称从未见过此种病症。

此时孙尚香站了出来,原来她曾在江东听闻一种草药或许可治此疫。于是曹操派出小队随孙尚香寻找草药。

另一边,西南的刘璋听闻曹操大军遇疫,本想趁机偷袭,却被谋士劝阻,称曹操那边肯定会提防他们偷袭,而且,还有可能是曹操故意放出的烟雾弹,迷惑他们的。所以,需要谨慎啊。

刘璋本就不是个有魄力的人,行事畏首畏尾,犹豫不决。

有着这个不算机会的机会,就这么被他丢弃了。

孙尚香带领小队历经艰辛终于找到草药,其实,就是普通的板蓝根、金银花、黄芩等。

这些都可以去毒去疫,可还是,最主要的是自己空间里的泉水。

把这几种草药用大锅熬煮,孙尚香趁机往里面加了一些泉水,然后,让军中得病的人喝上一碗,疫病立刻解除。

成功遏制住了疫病的蔓延后,曹操大军得以重新振作,加速向西南挺进。

刘璋见状,反复在投降和抵抗中犹豫不决。

最后,不止最初主张他投降的,就是最初主张顽强抵抗的,看到刘璋这样,也放弃了劝说,和那些文臣一起劝刘璋投降。

是啊,现在的天下都已归到曹操名下,他们就是抵抗又能抵抗多久?只不过添上一些无辜人命罢了。

而且,投降的话,除了刘璋一人难受,其他将领如果愿意的。

当初袁绍手下将领、东吴众人以及西凉韩遂等将士的例子在前,他们也还是原来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