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紫苑几人快速给凌沁儿上了个妆,凌沁儿趁着梳头发的时候快速吃了几个小笼包,垫了垫肚子。

收拾好,两人带着紫苑和白九他们朝着太上皇和太后的宫殿去。

他们到的时候,太上皇和太后刚在主位上坐好,都慈爱的看着走近的两人。

“父皇,母后,儿臣给你们请安”,叶景辞扶着凌沁儿站好后自己跪了下去。

凌沁儿正准备也跟着跪下,被太后阻止了。

“沁儿,你站着就好”,太后温柔的说。

“是,多谢父皇母后”。

“王爷,王妃”,嬷嬷端了四杯茶过来。

“母后,您请喝茶”,叶景辞率先端过一杯,递给了太后。

“好”。

“母后,您请喝茶”,凌沁儿接过另一杯茶弯腰递给太后。

“好,好,母后喝”,太后笑弯了眼睛,喝完茶,将两个厚厚的红封放在茶盘上。

“沁儿,这是母后当年的陪嫁,是你们外祖母的东西,你和皇后一人一个”,太后递过来一个小箱子。

“谢母后”,凌沁儿知道这是太后给儿媳妇准备的东西,没有推脱,道谢后接了下来。

“父皇,您请喝茶”,叶景辞端着茶杯递到太上皇手里。

“嗯”,太上皇淡淡的嗯了一声,接过茶杯。

“父皇,您请喝茶”,凌沁儿也端着茶杯恭敬的递给太上皇。

“唉,好”,太上皇笑着接过茶杯。

两杯茶都喝了后,太上皇也放了两个厚厚的红封,然后也让宫人递了一个箱子给她。

敬完茶,吃了午饭,就出发去祭拜先祖了,也要给凌沁儿上皇家玉牒。

祭拜完,太后本来还要留两人在宫里多住两日,凌沁儿本来也要答应了,结果被叶景辞拉着走了。

“哎呀!你干嘛?”凌沁儿边走边问。

“回家,宫里哪有咱们自己家好”,叶景辞边走边说,也就只有他才敢说皇宫没有他家好。

这一日开始,两人开启了人生新篇章,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第二年,凌沁儿就有喜了,十个月后生下了一对健康漂亮的龙凤胎。

日子一天天过着,凌家兄弟几个也都找到了各自心爱的女子,都顺利的成了婚。

凌夙和凌朵儿,凌芷儿三个也在慢慢长大,而周翠英和凌听河也在慢慢变老。

叶君临十六岁这年,叶景承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儿子,新皇继位后三月后,叶景承终于能放心的放手。

他带着太后杜若芸和她们的女儿去游历山川大河,看尽世间繁华。

而叶景辞和凌沁儿则是依旧待在京城,因为凌听河和周翠英如今年龄大了,他们不能离开二老太远。

不过凌沁儿也没想出去,因为她们一家四口基本上隔两年就会出去游历,每次都是三个月到半年,所以她对外面的世界也不是很向往。

叶君临继位后,有凌夙帮着他,天下太平,再加上凌沁儿从后世带来的知识和医术等,百姓的生活富足,也没有人起异心。

叶君临继位两年后,他十八岁,凌夙和凌芷儿也十八岁,他一道圣旨,册封凌芷儿为皇后。

凌沁儿不意外,她知道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定是会生感情的,不过她们家两姐妹都嫁入皇家,还是亲叔侄两个,以后也不知怎么称呼。

册封皇后圣旨到的时候,其他人都挺开心的,因为叶君临是凌家人看着长大的,了解他的品行,知道凌芷儿嫁给他,定会幸福一生的。

家里唯一不高兴的就是如今的镇国大将军,凌云凯,那是他的小棉袄,还没疼几年就要嫁人了。

导致圣旨下来的第二天,他在朝堂上对叶君临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不过也没人在意就是了。

这个家他的官职最大,但是在家里的地位最低,谁让他自己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呢?他的地位不低谁低。

谁都没想到的是,凌朵儿有一天带着杜家的大公子,也就是杜若烟大哥的儿子回了家,告诉家人,她要和人成婚了,让家里人准备起来。

凌家人很无奈,小时候可可爱爱的小姑娘,长大了怎么是这个画风呢?不过一家人还是开始准备起了嫁妆。

叶君临和凌芷儿成婚的时候,叶景承带着妻子和女儿回来了,如今的公主已经十五岁了,跟着父母在外游历几年,整个人的气质都是飒爽的。

她从小就爱跟凌夙玩,这次回来,她更加的爱缠着凌夙了,导致叶君临成婚后,叶景承又要带着妻子女儿离开的时候,公主死活不走。

后来,两人顺利成婚,凌家的所有孩子都有了幸福的生活。

凌沁儿相继送走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孩子们也健康长大,后来,又送走了其他长辈。

叶景辞也几十年如一日的疼她爱她,两人恩爱的走过时间的长河。

在凌沁儿四十岁的时候,空间也与她告别,在空间离开的三个月前,她就已经有感应了。

所以她在空间里面存了不少好东西,衣食住行,金银珠宝,这些都是她送给下一任空间主人的。

凌沁儿八十岁的时候,她和叶景辞在一天午休的时候,手拉手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等到孩子们发现的时候,两人脸上都是平和的,带着笑容。

后来,这个朝代越来越好,百姓生活安康幸福,若有严重的病毒侵害,都有凌沁儿留下的医书,很快就能控制好。

偶尔也会遇见天灾,但是所有人齐心协力,很快就能渡过难关。

后来,天下人都知道,很久以前有一位姓凌的女子,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国家,改变了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