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这是老臣制定的我大秦军队以后的待遇。”

南阳之战结束以后,李言便有一个想法,那便是,削减军队的数量。

此时的大秦,常备军四十万,加上各个地方军队,总人数近百万。

虽然说,现在秦国军队的待遇不是很高。

但是,百万大军的消耗是巨大的。

而攻略南阳期间,李言发现,秦军可以用八万击败十几万楚军。

于是,李言便希望,通过减少军队数量,但是提高军队质量来缓解秦国面临的军队人数过多问题。

按照李言的计划,秦国将会大规模减少各地方驻军。

挑选各地精锐士兵,成为秦国的常备军队。

李言打算将秦国军队的数量,控制在五十万左右。

这五十万是可以身披铁甲,随时拉出来和敌军厮杀的存在。

说白了,李言要的是五十万战兵。

所以,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李言决定,改变秦国现有军队的模式。

之前 秦国军队对外战争,往往是常备军加上临时征召的地方军队。

这其中,常备军是精锐,临时征召的地方军队,更像炮灰,辅兵。

而每一次大战,死亡的主要人员,恰恰是临时征召的地方军队。

毕竟,他们装备差,训练差,战力低。

死亡率高自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不过,滚河一战,让李言意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精锐的战兵,才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

所以,李言才有如今的想法。

李言拿过芈丹的报告看了起来。

在芈丹的报告中,秦国军队会进行改变,其中,步军维持在三十五万的规模,水军维持在七万的规模,而骑兵,则维持在八万的规模。

这五十万军队,将成为秦国的常备军。

待遇会比之前提高很多,首先是军饷,改编以后的秦军士兵军饷,从直接发粮食,布帛,改为了发钱。

每一名士兵一个月的军饷是三百文钱。

这是固定的军饷,另外,每到冬天和夏天,都可以领取一套冬装和夏装。

此外,在冬天,士兵还可以得到额外的一些钱,比如说,在冬天,每个月还可以额外领到一百文钱,用于购买煤炭等燃料。

而士兵所需要的粮食,则由国家承担。

对于这个标准,李言并没有什么意见。

……

秦?大刀阔斧的进行军队改革这件事情,自然瞒不过其他国家。

不过,对于秦国大量减少军队人数这种做法,其他国家表示不是很了解。

不过,相比于关注秦国军队的人数问题,这段时间,其他国家对于秦国军队拥有的一些武器装备,更感兴趣。

像纸甲这种盔甲,让其他国家非常有兴趣。

毕竟,纸甲这种盔甲,重量轻,防御能力也不算差,生产还简单,实在是很诱人的东西。

不过,其他国家也明白,想要大量装备纸甲,得先解决纸张的问题,没有大量廉价的纸张,拿什么低成本的制造纸甲。

所以,这段时间,各个国家都希望把秦国的竹纸制造技术拿到手。

不过,因为秦国的竹纸制造采取的是流水线生产,单一工匠只知道造纸过程当中的一步而已。

所以,想要了解竹纸制造过程的全部内容,需要将所有制造过程当中涉及的工匠全部弄到手。

因此,各国目前还无法全面了解竹纸的制造过程。

而相比于竹纸的制造,其他国家更在意的其实是陌刀的制造技术。

此次秦伐楚之战,秦军当中,武装陌刀的人数超过万人,如此众多的人武装了陌刀,足以说明,秦国已经掌握了陌刀的锻造技术。

对于陌刀这种大刀的锻造技术,眼馋的国家可不止一个。

所以,相比于竹纸,陌刀锻造技术,更让其他国家看重。

事实上,新的军事技术出现以后,想要完全保密,是非常困难的。

李言不久前已经得到情报,楚国已经开始在他们水军的楼船上面加装拍杆了。

不单单是楚国,但凡有水军的国家,都开始在他们的楼船上面加装拍杆,以提高水战当中,楼船的战斗力。

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新的军事技术一出现,注定了其会迅速成为众多国家的重点关注项目。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时代,频繁的战争更加让新的军事技术倍受关注。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言才在攻楚刚刚结束的时候,便想在攻魏或者攻郑,因为李言清楚,时间拖的越久,李言为秦国争取到的军事领先优势便越小。

……

“陛下,探查谷河径的人回来了。”

“哦,宣其进来。”

“喏!”

“参见陛下,这是绘制的谷河径地形图。”

“立刻拿上来。”

李言摊开谷河径的地形图,立刻仔细观看了起来。

谷河径全长大约是两百七十六里左右。

这个长度算不得长,但是,谷河径全程只能走独轮车,还是单向的。

这意味着,如果想依靠谷河径进行粮食物资补给,其的困难程度是非常高的。

因为,谷河径过于狭小,在进行运输的时候,只能使用独轮车进行单向运输。

这意味着,一支运输队伍,需要先把物资运输到目的地,再空车返回。

其中,不能有第二支运输队伍进入谷河径,不然的话,两支队伍会在谷河径当中,迎面相遇,从而堵死谷河径。

在一个运输周期结束以前,不可能派出第二队运输队伍,这种运输模式,注定不可能成为大军的补给方式。

而李言之所以如此看重谷河径,是因为 李言之前发现,谷河径这条路线,其实是千万年来,流经其中的小河冲刷形成的。

谷河径两侧,基本都是山地。

所以,李言便有一个设想,那便是,在谷河径的两头,各建立一座堤坝,将流经谷河径的河水拦截住。

如此,慢慢的积累,让谷河径被水淹没。

其实,就相当于建立一个蓄水水库。

只是,李言这个水库,不是用来蓄水的,而是用来进行运输的。

只要让河水蓄满谷河径,这样,一条原先运输困难的山间小径,便可以变成,行船走水的水路了。

水路运输将可以满足几十万大军的粮食补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