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文鸯兄弟前来投奔?”,司马昭大喜过望,几乎是立刻站了起来,”快,引路,本将军亲自前往迎接!“
王基立刻出面阻止:”大将军!文俶来投,真假难料,是不是还是要谨慎一些再说?“
”哎!用人不疑,文俶既然是当世猛将,想来绝不会用这种宵小手段。“,司马昭却是自信满满:”文钦罪大恶极,他的儿子按照法律当然该杀。只是,兄弟二人是无路可去,投向我军;况且城池未破,杀死他们,反而会使守军害怕,奋战不肯出降。不必多言,随我出迎。“
司马昭带人走出了军寨,文俶和文虎见状也是赶紧下马,扔下武器,上前下拜。
”罪将文俶,参见大将军!“
司马昭快步上前,亲手将文俶扶起,语气中满是热忱:“文将军快快请起,你幡然醒悟,前来归顺正统,便是我军之福,何来罪将一说?”
文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被坚定所取代:“大将军,我兄弟二人随父亲起兵,本是为求黎民安定,天下太平,奈何父亲误信歹人谣言,为其所害,还请大将军为我二人做主。”
司马昭微微一笑,拍了拍文俶的肩膀:“文将军还是个孝子啊,我司马昭向来爱才,绝不会因你们父亲之事而有所偏见。文钦将军本来也是我大魏名将,可惜误入歹人彀中,你放心我定会向诸葛诞讨个公道。来人给文俶、文虎将军,安排营帐歇息。”
“多谢大将军。”
文俶和文虎被亲兵带下去之后,王基在一旁微微皱眉,提醒道:“大将军,文俶、文虎虽有归降之心,但其父文钦毕竟与我军为敌,还望大将军多加留意,不可急于给他们兵权啊。”
钟会却笑道:“王都督所言极是,不过文俶前来投靠,属下有一策,可进一步瓦解诸葛诞的军心。”
司马昭大喜:“士季快说。”
钟会立刻道:“昔日高祖封雍齿以安功臣之心,寿春城的守军未必没有投降的心思,文钦父子之罪天下皆知,大将军若能体上天仁厚之心,免除文俶兄弟之罪,重加封赏,这样寿春城内的守兵听到消息自然就会发生动摇。”
王基一拍手掌:”妙策,如此一来,连文钦儿子这样的罪犯都能得到赦免,那其他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好,就这样办,我立刻上书陛下,封文俶平虏将军,进爵关内侯,文虎封为偏将军,进爵关内侯!“,司马昭立刻下了决断:”士季,在武卫营中调遣三百人归文俶统领!“
”是!“
小金满身是血的逃回了寿春,与诸葛诞详细”说“了文俶兄弟袭击他叛逃的情况,诸葛诞勃然大怒。
”果然,文钦父子就是靠不住!我知道,我就知道,连蒋班和焦彝都要逃跑,他们这些吴国人又怎么会靠得住?!“,诸葛诞面目狰狞,显然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几个副将站在一旁,哪里还敢多说什么,也只能沉默不语。
三日之后,诸葛诞被人叫醒。
副将着急地说道:”将军,出事了,您赶快上城头看看吧。“
”怎么了?“,诸葛诞被人吵醒,起床气还是很严重。
副将不知道该怎么说:”将军,您还是亲自去看看,您到了就知道了。“
诸葛诞来到了城墙上,看着下面的一队魏军士兵,以及统领他们的一位老熟人。
”诸位将士,是我,我是文俶!大将军司马昭已经将我的罪过赦免了!众位兄弟在寿春困守一年,又能有什么获胜的希望呢?文钦的儿子都不被杀,其他人有什么好怕的!你们还在犹豫什么?“
”文俶!你这个逆贼!“,诸葛诞骂道:”你父亲一生都在反抗司马昭,而你却恬不知耻地奉司马昭为主,你这个不忠不孝之人,有什么脸面在这里大放厥词?!“
”诸葛诞,你也有脸说这个话?“,文俶也咬牙切齿:”我父亲不远千里,带兵来帮你,结果你干了些什么呢?蒋班、焦彝两位将军只是因为规劝了你两句,你就要杀他们,于诠将军为你奋战到丢了性命,但你却纵人虐待他的部下;我父亲更是被你当场杀死!众位兄弟,这样的人哪里还值得你们为他效力?“
”放箭!放箭!“,诸葛诞跳起来大吼,然而令他毛骨悚然的是,身边的弓箭手眼神飘忽,十分地狐疑,最后也没有一个人动手。
文俶见状,哈哈大笑:”诸葛诞,我等着你覆灭的那一天,到时候,我会让你给我父亲偿命!“,说完便带着士兵转身缓缓离开。
诸葛诞有些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府衙,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来的。他的心中满是不甘、懊恼、后悔。他不知道自己是后悔杀了文钦,还是后悔造反。
第二日,外面传来的嘈杂声,将他惊醒。他的亲兵头领秦宪跑了进来:”诸葛将军,快走!寿春城门被打开,守城的军士已经尽数溃散,快走吧。
诸葛诞顿时被吓醒,随即在数百个死忠亲兵的簇拥下,试图从南门在杀出去。但很快寡不敌众,被早已经埋伏等待的胡奋给围了起来,尽数剿杀……
“诸葛诞死了?”,司马昭眼睛一亮。
钟会笑道:“大将军放心,诸葛诞从南门突围到小城附近时,被胡将军剿杀,其部下无人投降,已经被全部处死,尸体按照约定交给了文俶兄弟处置,他们两个鞭尸三十下,就进城去找文钦的尸首了。眼下,寿春城内已经正在清理残敌。小城的唐咨也已经投降。”
司马昭点点头:“士季、伯舆公,我想乘此机会南下征讨东吴,你们以为如何?”
王基立刻劝谏说:“大将军请三思,以前诸葛恪乘着东关的胜利,调动江左的兵力,包围新城。结果不得不退回江东,自己也死伤过半。取胜之后,官兵上上下下轻敌。轻敌则考虑困难不深入。而今敌人刚刚在外吃了败仗,内患又未平息。因此,目前孙綝一定会绷紧神经,严厉管控。再说,连年作战,人有归家之志。今俘获十万降兵,又杀了诸葛诞这个罪人,自从汉末有战事以来,还没有如今天这样大获全胜的局面呢!即便是武皇帝当年在官渡大败袁绍,也以为创下的收获已多,不再追剿,同样也是怕受挫败,还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