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墩听到黄勤勤的话,才扭头看了一下四周,发现平平安安他们还真的都不在了。
“好,那姑姑你过来接一下我的位置吧,我去找平平安安他们。”
“他们应该也是刚刚出去没多久的,因为十分钟前悦儿还给了我一颗糖的。”
徐悦宁是黄勤勤和徐军辉的小女儿,今年六岁。
因为去年正式恢复高考以后,墩墩就直接参加了高考,并被广市的大学录取了。
除了寒暑假以外,墩墩基本都在广市待着,大家也都想他了。
所以趁着这一次的广交会,黄家人和徐家人就全家出动,一起过来了。
反正他们在广市这边也都有房子,不愁没有住的地方。
墩墩从展位出来以后,并没有盲目到处去找人。
而是迅速问清楚,今年试吃的摊位多数集中在哪里,然后直接朝着那个方向,坚定的走了过去。
果不其然,墩墩还没有走多久,就看到平平抱着悦儿在不停的吃东西。
而安安则是一直跟在糯糯旁边,保护她不被人挤到。
不过墩墩看了一下,发现米粒和汤圆居然不在。
他有些奇怪的问道:“姑父,汤圆和米粒呢?”
徐军辉双手挂满了东西,只能用下巴示意了一下:“在前面呢。”
“他们嫌弃我们走得慢,和大哥他们一起去其他摊位了。”
“怎么了吗?墩墩是找他们有事吗?”
墩墩摇摇头:“没有,是姑姑找平平安安他们,让他们回去摊位那边。”
听到是黄勤勤找他们,徐军辉二话不说,直接把准备打道回府。
“平平安安,悦儿、糯糯,快别吃了,妈妈找我们回去呢。”
“哦哦,这就来!”
平平嘴上应了,手也没有闲着,又帮悦儿拿了一块牛肉干。
悦儿乖巧的接过牛肉干,尝了一口,然后瞬间瞪大眼睛说道:“好吃~”
“大哥哥~这个好好吃哦~”
平平一听悦儿说好吃,立马就掏兜付钱,买了一袋牛肉干。
墩墩看到平平行云流水的操作,终于知道徐军辉手里为什么会大包小包的拎着了。
买完这一待,平平也不敢继续待了,因为他带出来的零花钱也差不多花光了。
......
黄勤勤看到徐军辉他们带着几个孩子回来了,就直接安排他们干活了。
“安安,你和糯糯在这里帮其他叔叔阿姨做一下翻译好不好?”
安安点点头:“好,糯糯想在这里吗?如果不想的话,你就在这里坐着就行了。”
糯糯摇了摇头,笑眯眯的说道:“安安弟弟,我和你一起吧。”
“这里这么多人呢,我们一起的话就不会那么手忙脚乱了。”
安安听到糯糯又喊他安安,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
“好,那糯糯你累了就和我说。还有,叫我安安就好了。”
糯糯听到安安又在纠正她的称呼,有些不好意思的歪歪头:“我习惯了~”
安安今年才十二岁,就已经比十六岁的糯糯还要高了。
并且在今年过完生日以后,安安就不让糯糯再喊他安安弟弟了。
糯糯虽然不太懂,安安和安安弟弟有什么区别,但还是乖乖照做了。
黄勤勤在一旁听到安安和糯糯的对话后,觉得安安的想法简直是司马昭之心。
她小声的对徐军辉吐槽道:“你看你儿子,才十二岁就已经开窍了。”
“不过糯糯现在还懵懵懂懂的,我觉得安安有得熬了~”
徐军辉很想说,那也是你的儿子呀。
而且徐军辉觉得安安并不是最近才开窍的。
从小到大,徐军辉就没有听过安安喊糯糯姐姐。
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徐军辉也不准备去干涉他们的事情。
所以徐军辉也只是点了点头,附和道:“对,我也觉得安安有得熬了。”
“媳妇,你还是去干活吧,现在人越来越多了。”
对哦!
要不是徐军辉提醒,黄勤勤差点都忘记了,她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呢。
黄勤勤看到安安和糯糯已经开始进入翻译的状态了,就赶紧对着平平和悦儿招了招手。
“悦儿,你过来帮妈妈一个忙好不好呀?”
悦儿乖巧的点点头:“好~”
“真棒!”
黄勤勤就知道自己闺女是最乖的。
她从平平怀里抱过悦儿,然后抱着她走向布偶的位置上。
轻轻的把悦儿放在展台上,让她抱着一个布偶乖乖坐着。
然后柔声说道:“悦儿就这样坐着就好了,妈妈也会一直在这里陪你的,好不好?”
“好~”
安排好悦儿以后,黄勤勤就不管平平了。
因为她知道,平平这个重度妹控,一定会屁颠屁颠的跟着一起过来。
而坐在展台上的悦儿,不仅仅是抱着布偶,她甚至还用自己的软萌的脸蛋去蹭蹭布偶。
而路过的人看到穿着可爱,长相精致的悦儿,抱着一个同样精致可爱的布偶,相互蹭蹭,瞬间就走不动道了。
墩墩看到悦儿,瞬间就想起了他长达五六年的‘抱偶’经历。
以前小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现在墩墩长大了,就觉得小时候的他也太勇敢了。
如果现在让他像当年一样,抱着个布偶到处拉人,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拒绝的。
幸好,他现在长大了。
所以墩墩觉得离开这个让他充满了尴尬回忆的展位,扭头回去帮安安和糯糯他们。
结果一回到咸菜的展位上,墩墩又看到了那个十年不变的咸菜包装。
上面还印着墩墩四岁的时候拍的照片。
一个傻乎乎的肉团子,抱着一根大大的白萝卜,傻乎乎的在笑。
一时之间,墩墩也不知道是这个照片更羞耻,还是以前小时候到处拉人买布偶更羞耻了。
无奈之下,墩墩觉得过去人最少的竹筒摊位待着,眼不见为净。
不过竹筒摊位上的人实在是很少,待了没多久,墩墩就又回去帮安安他们了。
离开之前墩墩还听到其他百货大楼的人在说:“这个徐家村的竹筒杯,根本就没有什么买嘛。”
“可是为什么百货大楼还是一直在卖它啊?”
“不知道,可能是情怀吧?”
“我听说这个竹筒杯,和百货大楼那个油盐酱醋套餐是同一个地方的,可能是给他们一个面子?”
“可能吧。”
如果黄勤勤在这里的话,就会很肯定的告诉他们。
徐家村的竹筒杯还能一直出现在广交会上,靠的不是情怀,而是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