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后衙的厢房比桃源村的茅屋宽敞数倍。
苏阑音坐在雕花铜镜前,看着镜中陌生的自己。
刘夫人特意送来一套湖蓝色绸缎衣裙,发髻也由丫鬟重新梳过,插着一支累丝金簪。
“夫人真好看。“小丫鬟一边为她整理衣领一边赞叹,“就像画上走下来的仙女。“
苏阑音勉强笑了笑。
这身装扮让她想起盛京的日子,那些需要时刻注意仪态、谨言慎行的时光。
她不着痕迹地摸了摸藏在袖中的金针——还好丫鬟没发现这个。
房门轻响,傅无漾走了进来。
他也换了一身月白色锦袍,腰间系着青玉带,乍看又恢复了当年逍遥王的风采。
只是眉心那道因常年皱眉而留下的细纹,暴露了这十年的沧桑。
“刘大人备了接风宴。“他的目光在妻子身上停留片刻,喉结微动,“你……这样穿很好看。“
苏阑音起身时,绸缎发出沙沙声响:“刘大人态度如何?“
“很热情。“傅无漾压低声音,“他说会想办法解决赵德茂的事,让我们安心住几日。“
苏阑音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她随傅无漾穿过曲折的回廊,留意着州府布局。
假山后的小径通向何处?
那个总是低头扫地的老仆为何右手虎口有厚茧?
这些细节在她脑海中盘旋。
宴席设在花园水榭中。
刘大人携夫人已等候多时,见他们到来,立刻起身相迎。
“傅公子!苏夫人!“刘大人拱手笑道,“粗茶淡饭,不成敬意。“
菜肴确实不算奢华,但样样精致。
莲藕雕成的小兔伏在青瓷盘中,鲈鱼背上划着细密的刀纹,连米饭都捏成了梅花形状。
苏阑音注意到,这些全是当年逍遥王偏爱的菜式。
“刘大人费心了。“傅无漾举杯致意,“兄长在世时常提起大人忠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刘大人连称不敢,饮酒时却借着袖子遮掩,飞快地扫了傅无漾一眼。
苏阑音夹起一箸清炒时蔬,发现菜叶下藏着几颗枸杞——这是傅无漾最讨厌的食材。
宴席过半,一名衙役匆匆走来,在刘大人耳边低语几句。
刘大人面露难色:“傅公子,实在抱歉,有紧急公务需要处理...…”
“大人请便。“傅无漾体谅地摆手。
刘大人离席后,刘夫人也开始找借口告退。
很快,水榭中只剩下傅无漾夫妇二人。
“不对劲。“苏阑音立刻放下筷子,“刘大人离席时,袖口沾了墨渍,说明他刚才在写东西,不是处理公务。“
傅无漾给她盛了碗汤:“你多心了,州府每日文书往来繁多,沾点墨很正常。“
“那这枸杞呢?“苏阑音压低声音,“你从不吃这个,刘大人若真如你所说与你熟识,怎会不知?“
傅无漾筷子一顿:“也许是他夫人安排的菜单...…”
“还有那个扫地的老仆。“苏阑音继续道,“他右手虎口有茧,是常年握刀才有的。一个扫地的,哪来的这种茧子?“
傅无漾眉头微蹙,放下筷子:“阑音,刘大人是当年皇兄一手提拔的。三十前我们离京时,他还暗中派人护送。这些年来,若非他暗中照拂,桃源村哪能如此太平?“
苏阑音还想说什么,却见远处人影晃动,只好作罢。
午后,刘夫人邀苏阑音赏花,傅无漾则与刘大人去书房叙旧。
州府花园里种着许多名贵花木,其中一株通体血红的山茶格外引人注目。
“这叫‘血见愁’。“刘夫人介绍道,“是从南疆移植来的珍品,整个中原不超过五株。“
苏阑音凑近观察,发现花瓣边缘呈锯齿状,花心有几丝诡异的蓝纹。
她心头一震——这花她在太医院古籍上见过,是制作“离魂散“的关键材料,而离魂散正是当年毒杀先帝宠妃的秘药。
“确实稀奇。“她强作镇定,“不知大人从何处得来?“
刘夫人笑了笑:“是去年一位京城贵客所赠,说是能治头痛。我试过几次,确实有效。“
苏阑音不动声色地退开几步。
血见愁根本不能治头痛,反而是剧毒,除非...…有人特意将它处理成了慢性毒药。
另一边,傅无漾与刘大人对弈闲聊。
刘大人看似随意地问道:“傅公子今后有何打算?继续在桃源村教书?“
“山野生活,倒也自在。“傅无漾落下一子,“只是近来有些宵小滋扰,想请大人帮忙平息。“
刘大人叹息一声:“赵县令确实不像话。不过...“他压低声音,“我听闻京城近来有人打听傅公子的下落,恐怕...…”
傅无漾手指一颤,棋子差点掉落:“哦?何人打听?“
“这个嘛...…”刘大人欲言又止,最终摇摇头,“也许是我想多了。来,继续下棋。“
棋盘上,黑子已形成合围之势。
刘大人突然将一枚白子落在看似无关的位置,傅无漾眉头一挑——这步棋毫无意义,除非...…
他仔细看去,那枚白子正落在代表“京城“的星位上,而周围几枚黑子恰好组成了一个模糊的“咎“字。
傅无漾心头剧震,但表面不露分毫。
他假装思考棋局,实则用余光观察刘大人。
后者额角有细密汗珠,手指不停摩挲茶杯边缘,显然内心不安。
日落时分,夫妻二人在客房廊下重逢。
傅无漾看似随意地提起:“刘大人说城东有家不错的绸缎庄,明日我们去看看?“
苏阑音会意——城东是驿站所在,刘大人定是透露了什么。
她点点头:“正好想添些布料。“
入夜后,苏阑音等丫鬟们都退下,才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纸包:“我从那株血见愁上取了些花粉。这花有剧毒,不知刘府种来做什么。“
傅无漾神色凝重:“今日下棋时,刘大人暗示傅无咎在找我们。“
“我早说过他不可信!“苏阑音急道,“我们明日一早就走。“
傅无漾却摇头:“若他现在通风报信,我们反而更该留下,看看他究竟想做什么。贸然离开,可能正中敌人下怀。“
苏阑音还想反驳,突然一阵恶心袭来。
她急忙转身干呕,吓得傅无漾连忙扶住她:“怎么了?是不是菜有问题?“
“没事...…”苏阑音勉强压下不适,“可能是太久没吃这么油腻,胃受不了。“
傅无漾将信将疑,倒了杯热茶给她。
苏阑音小口啜饮,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她的月信已迟了半月,今晨梳妆时还发现乳晕颜色变深。
这些症状,除了和十几年前怀孕时一模一样,还和三年前那次也是一模一样。
三年前,她再次怀孕,到了四月时,因傅无漾遭人下毒,她连日忧心照料,最终在惊闻丈夫可能遇害的消息后小产。
神医说她体质受损,恐难再孕。
如今若真有喜,她不敢告诉傅无漾,怕又是一场空欢喜,更怕他为此分心,在危机四伏的州府中出意外。
“想什么呢?“傅无漾轻声问。
苏阑音回过神,发现丈夫正担忧地看着自己。
她勉强一笑:“想起我们在盛京那些年,你带我去洛阳看牡丹。那时街上百姓都跪拜行礼,烦得你第二天就换了便装溜出去。“
傅无漾眼中浮现怀念之色:“转眼已是十几年,也不知阑儿和音儿,更像谁?估计都像你一样聪明果决,千万别像我年轻时那般莽撞。“
这句话像刀子般扎进苏阑音心里。
她低头掩饰眼中的湿意:“睡吧,明日还要应付刘大人。“
不是他们不愿意回去见孩子们……实在是留在盛京,对他们才是更好的保护。
苏阑音和傅无漾是从高处下去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狠毒的眼睛盯着。
夜深人静时,苏阑音悄悄拿出一块玉佩在指尖摩挲。
那是傅溟川给她的承诺,如果两个孩子有任何闪失,她可以用这块玉佩,换任何东西,哪怕是江山皇位。
窗外,一轮孤月悬在州府高墙之上,将树影投在青石地上,如张开的罗网。
晨雾还未散尽,桃源村口的桃树上,几只麻雀正在啄食初熟的果实。
苏阑音蹲在溪边浣洗衣衫,棒槌敲打粗布的声响惊起一尾游鱼。
她擦了擦额角的汗珠,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村外小路——傅无漾去州府已经五日,按理今日该回了。
“苏娘子!“小桃拄着拐杖匆匆跑来,脸颊因奔跑而泛红,“村口来了好多官兵!“
苏阑音手中的棒槌“啪“地掉进溪水。
她顾不得捞起,提起裙角就往村口跑。
远远地,她看见一队身着官服的差役列队而立,领头的正与里正说着什么。
村民们围在一旁,脸上写满不安。
“...…钦差大人亲自下令,要犯傅无漾即刻押解回京。“领头差役的声音冰冷似铁,“若有包庇,同罪论处!“
苏阑音脚步骤停,藏在柳树后平复呼吸。
这不是州府的差役,他们腰间的令牌是京城刑部的制式。
她的目光扫过队伍最后那辆囚车,心脏猛地一缩——囚车是空的,傅无漾还未被抓住。
“这位官爷,我们村只有个教书的傅先生...…”里正搓着手,声音发颤。
“就是他!“差役厉声打断,“逍遥王傅无漾,隐匿民间十数年,图谋不轨。圣旨在此,还不速速交出!“
圣旨二字一出,村民们哗啦啦跪倒一片。
苏阑音借着树木掩护,悄悄后退。
她必须赶在差役搜村前找到傅无漾——如果他已经回来了的话。
刚退到祠堂转角,一只温热的大手突然捂住她的嘴。
熟悉的松墨香涌来,她紧绷的身体立刻放松。
“别出声。“傅无漾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带着急促的喘息,“跟我来。“
他拉着她穿过祠堂后门,钻入一条几乎被杂草掩盖的小径。
这是他们刚来村子时,为防万一秘密开辟的逃生之路。
苏阑音的心沉了下去——他果然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
小径尽头是山脚下一个隐蔽的山洞。
傅无漾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松开她的手。
洞内光线昏暗,但苏阑音仍能看到丈夫苍白的脸色和嘴角未擦净的血迹。
“你受伤了?“她伸手去探他的脉搏。
傅无漾轻轻挡开:“不碍事。刘大人出卖了我们,我刚到州府就遭埋伏。“他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但这值得——我偷到了这个。“
苏阑音展开信纸,借着洞口微光辨认字迹。
信是刘大人写给傅无咎的,提到太后病重,太医院束手无策,皇帝已下密旨寻找苏阑音的师父,已故薛神医的秘方集。
“太后病重...…”苏阑音喃喃道,“父亲确实留下过一本秘方集,但其中多为毒理相克之法...…”
傅无漾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缕鲜血从嘴角溢出。
苏阑音这才发现他胸前的衣料颜色深了一块。
“你动用内力了?“她急急解开他的衣襟,只见胸口一片淤紫,正中一个乌黑掌印,“七煞掌!傅无咎的贴身侍卫才会的功夫!“
傅无漾苦笑着点头:“我杀了两个,第三个...…咳咳...…给了我一掌。幸好你教过我怎么封穴止血,不然撑不回来。“
苏阑音从腰间暗袋取出金针,迅速在他胸前要穴施针。
金针颤动,发出细微嗡鸣,傅无漾的脸色渐渐好转。
“钦差来了。“她一边施针一边低声道,“说你谋反,要押解回京。“
傅无漾闭了闭眼:“果然如此。傅无咎这是要斩草除根。“他握住苏阑音的手,“你得立刻离开,去南疆找你师兄...…”
“不。“苏阑音斩钉截铁地打断,“我有更好的主意。“
她从贴身荷包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两粒药丸:“这是父亲研制的‘还魂丹’,能暂时压制七煞掌毒。你服下后去见钦差。“
傅无漾瞪大眼睛:“你疯了?“
“听我说完。“苏阑音目光灼灼,“钦差要的是活着的逍遥王,不敢对你用刑。你随他们进京,路上不要反抗。我会带着师父的秘方集随后赶去——太后病重需要这药方,这就是我们的筹码。“
傅无漾摇头:“太危险!皇兄死后,溟川继位,可傅无咎暗中培育的势力,早在京城一手遮天...…”
“所以我们要从太后入手。“苏阑音冷静分析,“太后虽偏听偏信,但最重皇室颜面。若她知道傅无咎为夺权陷害皇上,绝不会坐视不理。“
洞外突然传来嘈杂的人声和犬吠。傅无漾神色一凛:“他们找来了。“
苏阑音迅速拔下金针,帮傅无漾整理好衣衫:“记住,服下药后十二个时辰内不能动用内力,否则毒性反噬。“
傅无漾深深看她一眼,仰头吞下药丸。
他捧住妻子的脸,额头相抵:“若三日后没有你的消息,我会在第一个驿站设法脱身。“
“好。“苏阑音轻声应道,却知道这只是安慰——七煞掌毒未清前,他根本无力逃脱。
傅无漾最后吻了吻她的眉心,大步走出山洞。
苏阑音透过缝隙看到他被差役团团围住,然后戴上镣铐押上囚车。
直到尘土散去,她才允许自己的眼泪落下。
回到村里,苏阑音强忍悲痛收拾行装。
里正和几个村民悄悄过来,塞给她一些干粮和碎银。
“傅先生是好人...…”里正老泪纵横,“苏娘子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苏阑音谢过众人,只托他们照看好她和傅无漾的小院。
她特意去药圃采了几株特殊草药,小心包好收入行囊。
正要出门时,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袭来。
苏阑音扶住门框,干呕了几声。
这个月一直未来潮水,加上此刻的反应...…她颤抖着将手指搭在自己腕间。
滑脉如珠,往来流利。
这分明是喜脉。
苏阑音呆立原地,一时间悲喜交加。
十几年前双生胎她以为没能保住,一度伤心欲绝,为了家人才勉强活着。
后来,知道孩子们好好的,她才彻底走出阴霾。
可是三年前那个未能出世的孩子,又让她再次陷入深渊。
同样的事情,她经历了两次。
如今在这最糟糕的时刻,新生命却悄然降临。
她如何还能承受第三次?
她轻抚平坦的小腹,眼中泪光闪动:“孩儿别怕,娘亲会带爹爹回来...…这次,一定保住你。”
收拾停当已是黄昏。
苏阑音在傅无漾的书桌抽屉暗格中找到了那本薄薄的册子——师父用特殊药水写就的秘方集,需用火烤才能显形。
她正要将册子收好,一张字条从书页间飘落。
「阑音亲启」
熟悉的笔迹让她的心猛地一跳。字条很新,应是傅无漾近日所写:
【若你读到这张字条,说明最坏的情况发生了。不要贸然来京,先去青州找徐将军。他手中握有傅无咎勾结北狄的证据。我若有不测……】
字迹在这里有些模糊,像是被水浸过又干涸。
【记住我爱你,胜过这世间万物。无漾留。】
苏阑音将字条贴在胸口,良久才平复呼吸。
她点燃蜡烛,将秘方集在火上轻轻烘烤,密密麻麻的字迹逐渐显现。
翻到“离魂散“的解药篇时,她瞳孔骤缩——解药主材正是血见愁花粉!
一切突然明朗。
太后不是病重,而是中毒。
傅无咎一边陷害傅无漾,一边对太后下手,这是要彻底掌控朝堂!
苏阑音迅速烤完全书,将关键几页抄录下来。
然后她取出一枚特制蜡丸,将抄录的纸卷塞入,藏进发髻中的暗格。
次日黎明,她告别村民,踏上前往京城的路。
临行前,小桃塞给她一个绣着桃花的香囊:“里面是村里的桃核,保平安的。“
苏阑音紧紧拥抱了这个勇敢的姑娘,将院门钥匙交给她:“若我们...…回不来,屋里的东西随村民们取用。“
向东行出十里,苏阑音突然折转向北。
她决定不听傅无漾的安排——徐将军驻地太远,太后等不起。
她要直奔京城,用这救命的药方换丈夫的自由。
官道上的尘土飞扬,苏阑音用粗布裹住头脸,步履坚定。
腹中的新生命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勇气。
无论前方是刀山火海,她都要闯一闯。
“等我,无漾。“她对着北方轻声道,“这次,我们一家人一定要团圆。“
官道旁的野茶花开了第三遍时,苏阑音的草鞋已经磨穿了底。
她蹲在溪边,将最后一点金创药抹在脚底的水泡上。
药粉刺激伤口,疼得她倒吸一口凉气。
这瓶药本该留着应急,但连日的奔波让她的脚伤恶化,再不处理怕是走不到京城了。
溪水映出一张陌生的脸——晒得黝黑的皮肤,干裂的嘴唇,只有那双杏眼还依稀可见昔日王妃的影子。
苏阑音解开包袱,取出在青州买的粗布衣裳换上。
入京检查严格,她这身打扮太惹眼。
腹中突然一阵抽痛,她下意识捂住小腹。
这两个月来,妊娠反应越来越明显。
早晨在客栈呕得厉害时,好心的老板娘还给她熬了姜汤,劝她别赶路了。
“孩子,再坚持一下。“她轻声呢喃,手指在肚皮上轻轻画圈,“爹爹在等我们。“
正午的日头毒辣,苏阑音戴上斗笠继续赶路。
前方城墙上“洛州“两个大字已经斑驳,这是入京前的最后一站。
城门口排着长队,守城兵卒正逐个盘查行人。
“路引拿出来!“一个满脸横肉的兵卒拦住了她。
苏阑音递上在青州伪造的路引,心跳如擂鼓。
兵卒眯眼看了看:“青州来的?做什么营生?“
“回军爷,小女子是医女,去京城投奔亲戚。“
兵卒上下打量她,突然一把扯下她的斗笠:“医女?看着不像啊!“
周围人群骚动起来。
苏阑音垂首而立,后背渗出冷汗。
就在这时,队伍后方突然传来尖叫:“孩子!我的孩子抽风了!“
人群呼啦散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苏阑音不假思索冲过去,从袖中摸出三根金针。
“让开!我是大夫!“
金针刺入人中、合谷两穴,男孩的抽搐立刻减轻。
苏阑音又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半粒药丸碾碎,吹入男孩鼻中。
不多时,孩子的呼吸平稳下来,睁开了眼睛。
“神医啊!“孩子的母亲跪地就拜,“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守城兵卒见状,态度大变:“原来是位女大夫!方才多有得罪。“他恭恭敬敬递回路引,“请进城吧。“
洛州城比苏阑音想象的繁华。
她找了家不起眼的小客栈住下,向掌柜打听京城近况。
“听说太后病重,皇上贴榜求医呢。“掌柜一边擦桌子一边说,“前几日还有官差来我们这儿找大夫。“
苏阑音心头一跳:“可知太后得的什么病?“
“这哪是我们小民能知道的。“掌柜压低声音,“不过我听来往的客商说,太后这病怪得很,太医院都束手无策。“
夜深人静时,苏阑音取出秘方集,就着烛光细细研读。
“离魂散“中毒的症状与掌柜描述的极为相似——初期头痛嗜睡,继而神志昏沉,最后在睡梦中离世,整个过程像极了衰老病故。
她翻到解毒篇,血见愁花粉确实是主药,但还需配合七味辅材。
其中一味“雪山灵芝“极为罕见,只有皇宫药库和几大世家可能有存货。
“看来只能走那条路了...…”苏阑音轻抚腹部,做了决定。
次日一早,她来到洛州最大的药铺“济世堂“,求见掌柜。
“姑娘要的这几味药...…”白发掌柜看完药方,眉头紧锁,“可不是寻常人能用的。“
苏阑音取出最后一片金叶子推过去:“我师父姓薛,掌柜若认得这个姓氏,当知我非虚言。“
老掌柜闻言一震,仔细打量她半晌,突然老泪纵横:“小姐...…老奴终于等到您了!“他颤巍巍地从柜台下取出一封信,“这是靴老爷临终前留给您的,嘱咐老奴见到小姐才能交出。“
苏阑音双手微颤地接过信。
师父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徒儿阑音:若你见到此信,说明为师所料不差。离魂散非傅无咎所能制,幕后另有其人。太医院东墙第三砖下藏有真相。切记,解毒需用血见愁花蕊而非花粉…...」
信末还有一行小字:济世堂掌柜乃为父旧仆,可信。
苏阑音抬头,老掌柜已从内室捧出一个锦盒:“这是老爷生前存放在此的雪山灵芝,老奴守了整整十年。“
三日后,一名身着素衣的医女出现在京城南门。
她手持洛州知州的举荐信,自称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愿为太后诊治。
与此同时,刑部大牢最深处,傅无漾正靠在潮湿的墙壁上数着从窄窗透入的光斑。
七十三个日夜,他们始终没能让他画押认罪。
身上的伤已经结痂,但七煞掌的毒却因缺医少药而深入脏腑。
“王爷,别硬撑了。“牢头递进一碗浑浊的水,“画了押,好歹能换个干净牢房。“
傅无漾接过水碗,嘴角扯出一个笑:“李牢头,你家里的小儿子咳疾好些了吗?“
牢头一怔:“托王爷的福,按您给的方子吃了三剂,好多了。“
“那就好。“傅无漾轻啜一口水,喉结滚动,“告诉你家娘子,再添一味杏仁,效果更佳。“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苏阑音配药时的侧脸。
那日她在桃源村的药圃里教孩子们认草药,阳光透过她的耳廓,映出淡淡的粉色。
这样的回忆成了他在黑暗中最珍贵的光。
“王爷……”牢头欲言又止,最终低声道,“听说太后病重,皇上广招天下名医...…”
傅无漾猛地睁眼。
太后病重?
他心头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
若太后有个三长两短,傅无咎就再无忌惮了。
“李牢头,可否帮我送封信?“
“这...…”牢头面露难色,“王爷,小的实在...…”
“不是给外人。“傅无漾从怀中取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画着一副棋局,“给一位在浣衣局当差的女官,她最爱下棋。“
牢头将信将疑地接过纸条,上面确实只有一副残局图,看不出什么异常。
当夜,这封信几经辗转,终于到了浣衣局宫女阿芷手中。
她看完棋局,立刻将纸条焚毁,然后悄悄来到太医院东墙下...…
三日后,苏阑音以“洛州医女苏氏“的身份站在了慈宁宫外。
领路的太监已经不是从前的故人。
看来,离开这么多年,傅溟川这个皇帝当的,也不顺心。
太监再三叮嘱:“太后娘娘如今精神不济,姑娘诊脉时千万小心。“
寝宫内药香浓郁,却掩不住一丝若有似无的腥气。
苏阑音跪在凤榻前,轻轻搭上太后苍白的手腕。
脉象虚浮中带着滞涩,正是离魂散中毒后期的症状。
“太后,阑音来了!”
太后微微睁眼,看到她以后,有种难以置信的表情。
“阑音……真是你……好孩子你回来了……”
“太后娘娘您的病要紧,先告诉我,近日可是噩梦连连,醒后头痛欲裂?“苏阑音轻声问道。
太后虚弱地回应:“是。”
“我斗胆猜测,您用的安神香中,是否添了血见愁?“
满头银丝的太后强撑起身:“你怎么知道?“
“薛神医...…”太后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清明,“他死了有十年了吧?当年那桩案子...…”
“师父临终仍念着太后凤体。“苏阑音不动声色地打断,从药箱中取出一个锦盒,“这是解药,请太后准许我亲自煎制。“
太后盯着她看了许久,突然道:“好。“她挥退左右,“逍遥王呢?“
苏阑音心头一紧,却见太后苦笑:“傅无咎说无漾谋反,哀家本不信。可那孩子为了追随你不告而别...…”
“太后明鉴。“苏阑音取出藏在袖中的密信,“这是我在太医院东墙下找到的。十年前下毒谋害先帝的,正是傅无咎!“
太后看完信,双手颤抖:“竟是他...…难怪哀家这病越治越重...…”她突然抓住苏阑音的手,“无漾现在何处?“
“在刑部大牢。“苏阑音含泪道,“傅无咎诬他谋反,欲置他于死地!“
太后剧烈咳嗽起来,苏阑音连忙为她施针。
几针下去,太后气息渐稳:“好孩子,你且为哀家解毒。哀家这就下旨...…”
“不可!“苏阑音急道,“傅无咎在宫中耳目众多,若打草惊蛇,王爷性命堪忧!请太后佯装病重,待民女先救出王爷...…”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太监尖利的通报:“皇上驾到!“
苏阑音慌忙退到一旁,低着头。
傅溟川大步走入,看到太后坐起身,惊喜道:“母后气色好些了?“
“川儿……你看这是谁。“太后虚弱地笑笑,看向一边的女子。
皇帝这才注意到一旁的苏阑音。
当他看清她的面容时,瞳孔猛地一缩!
“阑音!”
傅溟川正要过去,太后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苏阑音连忙上前施救,趁机将一张字条塞入傅溟川手中。
皇帝不动声色地收好字条,待太后平静后,淡淡道:“既然母后喜欢,就留苏医女在慈宁宫伺候吧。“
当夜,皇帝在御书房独自展开字条。
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先帝非病逝,乃中毒。证据在东宫槐树下。“
皇帝盯着字条,想起十年前先帝“病逝“时的蹊跷,又想起傅无咎近年的种种举动,眼神逐渐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