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夫人回去后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同时又让人四处打听有一技之长,又愿意教授学生的女子。
这事儿颇为繁杂,终于大半月后,陈夫人总算是将事情办的差不多了。
最后在平康坊的总算是寻得了一处还算不错的园子,占地快有二十亩,只是空了有些年头了,修缮起来要颇费一些心思。
又让人在京城招揽了六七位都有一技之长,且名声不错的女子,因为工钱丰厚,所以众人都很是愿意。
将一切都办好后,陈夫人将消息递进了宫。
蓬莱殿,今日魏永旭早早批完了折子,闲来无事晃悠到了这里。
他进去时,刚好听见若月给叶昭宁回话,就顺便听了差不多。
有些好奇的出声问道,“皇后有什么事情还要托定国公夫人去办?”
两人听到声音转身,连忙行礼问安。
若月已经禀告完了,于是便很识相的跟吴真一起退了出去,殿内只留帝后二人。
叶昭宁简略的说了一遍自己的打算,这勾起了魏永旭的好奇心。
“学坊?倒是有些新奇,之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叶昭宁笑着解释道,“我想着等有了具体的章程之后,在告诉陛下,到时再请陛下亲自赐个名字呢。”
魏永旭哪里看不出她的小心思,知道她是怕自己反对,所以索性将一切都做好,到时他也就不好拒绝了。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略有些失望,但并未过多纠结。
只是笑着道,“好,你开口我自然不会拒绝,到时我一定好好想一个名字。”
叶昭宁轻柔的笑笑,见他并未与自己计较,便主动示弱,算是赔罪。
“那就多谢陛下了,母亲今日来信说地方已经寻好了,我准备去看看,陛下若是有空,能否赏光一起去看看。”
魏永旭自然十分乐意的答应下来,两人换了身寻常的衣袍,乘着一辆在低调不过的马车,带了十余护卫便出了宫。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暗中自然是有暗卫随行,以保证帝后的安全。
陈夫人也是寻的牙人帮她找园子,看好之后也没急着买下来,因为还要叶昭宁掌眼之后才能做决定,所以便暂时只是付了定金。
有人提前快马去了定国公府通报,但也只是去找那牙人,并未让陈夫人陪同。
行驶许久后,马车停在了那处园子前,牙人早已在门前等候,一停稳便快步跑了过去。
夫妇二人下了马车,那人便急忙行礼道,“小的见过郎君,夫人。”
魏永旭只是点了点头,并未出声。
那牙人心中暗自嘀咕,看这通身的贵气比起定国公府怕也是不遑多让,还是要小心对待。
想着,姿态更加恭敬了一些,但却并无谄媚之色。
“两位贵人,定国公夫人已经交代过了小人了,烦请两位移步,咱们慢慢看。”
魏永旭嗯了一声,带着叶昭宁信步入内。
此处名为翠园,之前是一处富商的宅邸,只是那位富商因为生意的缘故,举家搬迁至江南,这处宅子便空了出来,托付牙行的人售卖。
但因为这翠园颇大,又临近东市,所以价格居高不下,这些年来看的人不少,但却一直没有卖出去。
看这名字,叶昭宁本以为是一处精美的宅邸,但出人意料的是,院落颇多,一处接着一处,只在靠近西南角的地方留了一小片地方修了园子。
一边走,那牙人一边说着,“这园子七八年来有不少人来看过,想要买下,但可惜因为价格最后都没有成交。”
逛的差不多后,叶昭宁问一旁的男人,“夫君觉得如何?”
魏永旭扫视了一圈,说道,“尚可,这里屋舍众多,倒是省去了日后还需再建的麻烦。”
他考虑的是,既然要成立学坊,那日后人数定然会越来越多,所以房子当然是越多越好,一般的宅邸都是院落和景致错落有致,屋子并不会建的太过密集,这里倒是很合适。
那牙人急忙接话道,“是啊,郎君说的不错,若是家中人多,此处再合适不过了,当年那富商家中人口兴旺,所以数次扩建,这样的地方整个京城都难寻呢。”
叶昭宁也觉得很不错,主要是她方才着人去打听了,这园子的周围的屋舍大多都是用来租赁的,以后若是要扩建也方便些。
只需要一并买下来,在给那些租赁的人一些补偿即可,也省去了安置百姓的麻烦。
于是便道,“既然夫君觉得不错,那就定下来吧。”
身旁的沈易当即上前,带着那牙人去办手续了。
叶昭宁站在这看着还有些荒凉的院子中,笑意盈盈,心中是抑制不住的高兴。
万事开头难,迈出了这第一步,以后的事情就容易得多了,只需要照着计划一步步来,相信总有一天这里会成为一处盛满大周女子的希望之地。
而后转头看向身旁的人,笑问道,“怀之,可想好名字了吗?”
魏永旭笑笑,“你也太急了,回头我给这园子亲自题字,你这不是才定下来吗。”
叶昭宁得了他的承诺,笑的更开心了,皇帝钦赐牌匾,想来效果会更好。
此处荒凉,也没什么好看的,两人并未逗留太久,倒是突发奇想的去了晋王府。
晋王府门前,突然有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停下,门前的侍卫正准备上前驱赶,但在看清纪昀的面容后,慌忙想要跪下。
好在被纪昀拦住,并示意他不要声张。
夫妇二人径直走了进去,侍卫将两人一路带到了晋王所居的正院外,方才止步。
守在正院外的,都是晋王的心腹,自然认得帝后。
都纷纷行礼请安道,“拜见陛下,皇后娘娘,陛下皇后万安。”
魏永旭随意抬了抬手,问道,“晋王呢?”
侍候晋王的内侍躬身道,“回陛下,殿下去王妃院中看望世子了,奴婢这就让人去请殿下。”
魏永旭的眼中多了几分满意,总算这臭小子还知道轻重。
叶昭宁也吩咐道,“将世子和县主都带过来,我与陛下许久未见他们,也是想念的紧。”
内侍恭声应下,迅速吩咐身边人去分别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