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在大长老王营的主持之下,正式召开长老大会。

而开会的内容,则是如何应对秦帝派来的使者?

早在血色长城告捷,胜利的消息传遍整个秦帝国之时,秦帝便说过有着丰厚的赏赐。

只是才过几天时间,赏赐还没彻底定下来,镇北王府又加紧整集兵马出征北蛮。

赏赐的主要对象已经踏上征途,秦帝也只能暂时推迟封赏,不过也不是什么也没做,而是从本就缺额严重的国库之中,硬生生的挤出了一批数量不菲的粮草军饷发往北境,用来鼓励北征的大军。

当时国内局势并不乐观,对于镇北王府出征北蛮,有着不少官员抱着反对的态度,上谏秦帝诉说帝国空虚,不宜开辟新的战场。

然而一生好战的秦帝却听不进丝毫,希望在进帝陵之前再添上一笔恢弘的功绩,因此,不顾群臣的进谏,连发三道诏书,表示全力支持镇北王府进兵北蛮,而且如果能取得功绩,一定会好好的奖赏一番。

如今北蛮之征大获全胜,在诸多战场失利的颓势之下,显得格外的耀眼。

西楚国战场之上,大虞西楚两国突然勾结,还狠狠的坑杀了百万秦国将士,消息传回国内朝野震惊,国民感到愤怒的同时,信心也开始动摇。

这场西楚国之战还有必要打下去吗?还能够打赢吗?会不会导致国力空虚让两国联军攻入本土?

然而几乎与此同时,镇北王府进攻北蛮,成功击败血蛮一族,并占领整个北蛮,建立后土神庙的惊人消息也在朝廷的有意识的大力宣扬下,传遍了整个帝国境内。

舆论不可谓不重要,如果国民都失去了信心,那一场大型的战争也离失败不远了。

要知道,越是大型的战争,越不仅仅只是战场上兵刃相间的交锋,还是双方势力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对抗。

战场上前线的士兵打的再勇,但皇帝与掌权的高官又不身处前线,对于战争的把控,只能够通过前线的战报,周围官员的分析,以及民间的舆论来决定。

中央官府内的高层官员若出了政治性的问题,或者百姓的舆情太过激烈,最终导致皇帝以及掌权的高官做了错误的决定,那前线战场上将士再怎样抛头颅洒热血,也是白搭。

一纸诏书下达,纵使有诸多不愿,也必须停战,若敢不从,断了你的后勤补给,扣押你的妻儿老小,消除你的户籍,那仗打赢了也是输了。

古往今来史书上的类似例子,还少吗?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的魔幻,没有半点逻辑可讲。

在朝廷有意的引导之下,舆论的风向也逐渐的转变,人们又再次有了信心。

我们大秦还有雄师,这次的失利,只不过是一时大意,被大虞骗了罢了,只要整顿一下军队,只要北境的强军还在,我们大秦,依旧是万邦来朝的强大帝国。

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