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门打开后,屋外的举子们看着从里面走出来的准衍圣公孔胤植,目光是十分的复杂,最终在他们的一片沉默中,孔胤植登上了刑部的马车。

很快孔胤植被刑部缉拿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文官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要不要为其求情,甚至有收过孔胤植重礼的人,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慌乱。

而刚参加完会试的举子们,一个个则显得茫然,内心感觉缺失了什么东西。

至于国子监与京城府学、县学的儒生,还在为谣言之事吵闹不休。

在养心殿内的朱由校从魏进忠口中得知,京城的举子、儒生并没有因孔胤植被抓而生乱时,心里也就放心了不少。

同时,他内心也在庆幸自己早早就将东林党中喜欢闹事的顽固分子给重拳打压了,不然京城现在恐怕早就闹翻了天,又要重复上演“承天门”事件。

但是,朱由校并没有因举子与儒生们没有闹事而松懈,毕竟东林党人依然十分强大,说不定正在哪个地方蛰伏着给自己来上致命的一击。

历史上的他,可不就是在西苑游船的时候翻船了嘛,而且后面的王恭厂大爆炸或许也跟他们有关,毕竟虽然翻船,但他的命还一直在吊着,而且还有在世的太子。

三月九日,锦衣卫再次传来东昌府、济南府与兖州府发生地震的消息,此次规模虽然不及上次,但波及的地方依然有历城、长清、济阳、临邑、乐陵、肥乡等县。

兖州府连续两次发生地震,而且是事关衍圣公府谣言在京城快速传播的时候,在东厂的引导下,让普遍相信宿命论的百姓确信这是上苍对衍圣公府的惩罚与警告。

有着四个一环套一环对衍圣公府不利的谣言,导致礼部正在准备给孔胤植加封衍圣公的称号就这样被搁置了起来。

而京城谣言的狂风暴雨随着落榜举子的纷纷离京,以及中榜举子即将进行殿试而慢慢停歇。

至于在朝的官员们,虽然有不少官员上题本替孔胤植求情,甚至深究谣言的传播者,但都被朱由校留中不发冷处理了,至于孔胤植,则只能被刑部一直好吃好喝地供着养在刑部的大牢里。

随着落榜举子们的纷纷离京,京城客栈的一房难求现象得到了很好的缓解,而房价则也回到了正常的水平,这让四百个新中试举子们的经济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尤其是那些家庭出身一般的贡士,比如父母早亡由祖父母养大的湖广德安府孝感县夏时亨。

虽然来京赴考前,同乡士绅给他凑了不少盘缠,但在京城一多月的高额开销,也是让他很难负担。

三月十五,壬戌科殿试准时开始,四百名新进贡士一大早就出现在了长安左门,等候着皇宫的开启。

至于紫禁城里面,此时皇极门广场上内官监与司礼监的内侍宦官们正在摆放着考生们即将答卷的桌椅,以及纸墨笔砚。

因今天天气不错,加上三大殿损毁并未重新修建,以及参加殿试的人数过多,所以殿试的场所便被安排在了皇极门的广场上。

此次殿试的开考时间朱由校定在了上午九点正式开考,下午五点半正式收卷。

有了钢笔与时钟,给书写与计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不是需要看太阳照射在日晷上的标记进行估算时间,也就不再遵循之前早早开始开考,以及日落才收卷的规定。

殿试只考一篇策问,字数也就一两千字,八个半小时的时间足够使用了,后世的高考作文字数虽然在千字以内,但作答的时间也才一个小时左右而已。

昨天下午,朱由校最终敲定了内阁三位大学士、六部尚书外加黄立极、张瑞图、黄士俊等十二人,作为此次壬戌科殿试的读卷官,殿试时间即将到来之际,他们早早地来到了皇极门广场上等候皇帝的到来。

上午八点刚过,等候在长安左门的四百名贡士按照会试名次依次排好,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秩序井然地朝皇城内走去,先是穿过承天门与端门,之后来到了巍峨的午门,进入午门再穿越金水桥,就来到了殿试的最终目的地,皇极门广场。

众贡士在礼部官员的指点下按照会试名次分开依次坐好,正襟危坐地等候着皇帝与读卷官的出现。

殿试考题只能皇帝来出,通过殿试的进士也只能是天子门生。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后,在司礼监太监们的通传中,朱由校乘坐御辇来到了皇极门前的露台上,在一众官员与四百名贡士的恭迎声中走下了御辇。

朱由校努力装出表情威严的样子扫过人群,目光最终落在了前排那个个头最为高大的年轻贡士身上,想必他就是卢象升了。

朱由校坐下后,虚抬右手,向人群示意道:“众卿平身!”

待众人依次落座后,方从哲来到朱由校的面前躬身行了礼道:“启禀陛下,新科中试四百名贡士全都在此,请陛下赐下本科殿试考题!”

“准!”朱由校说完,示意了下旁边站着的刘时敏。

刘时敏收到朱由校的示意,赶忙将手里的考题交给方从哲。

方从哲拿到考题后,展开大声念到:“本科殿试考题有三:北虏边策、改土归流、国库丰盈,考生可根据自己所长任选一题!”

朱由校此次一次性给了三道考题,打破了原先只有一道考题的惯例。

参加过高考的朱由校自然是深恶痛绝只有一个题目的作文,而且他定的三个考题都事关大明此时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或许之前殿试考题也出现过一样或类似的考题。

反正事关大明稳定与发展的关键点就那么几个,不管选哪个都会有人提前打好腹稿,所以朱由校也不在乎重不重样,只要能打动读卷官与朱由校,那就是他的本事。

至于是否会有抄袭,不好意思,这时候早就有了类似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的习题集,上面有历年优秀答卷的文章,要想完全抄袭,得先过一群十分精通考试的读卷官。

抄袭不仅会被黜落,还有可能会被罢黜功名,甚至是死刑,而且此后也会在士林中无法立足,所以,只要脑子正常的考生都不会选择去抄袭先人的文章。

小抄,那就是更不可能了!

那么多人盯着,没人傻到在众目睽睽之下用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