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杭州织造:皇帝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帝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帝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x6】

【直隶巡抚:我可以回京给皇上过生日吗?

康熙:不必上本。

直隶巡抚:3月13日那天我来给皇上庆生?

康熙:不准来!】

古代百姓们,这就是你们这些皇帝和大臣们每天处理的公务吗?这我上我也行。不过那些大臣这么搞,皇帝们居然还给他回消息,脾气可真好。

朱元璋看着清朝的请安折子,想着要是自己手下有人敢这么干,自己要怎么处理才好,要不杀两个典型让他们长长记性,防止故态复萌。

下方的臣子们瑟瑟发抖,陛下,您还记得当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奏的折子吗?您嫌他奏折拖沓啰嗦,繁文废话一大堆,就赏他了一顿板子。

随后命宋濂拟订了一个范本,我们哪里敢这么干,人生本来就只有几十年,我们一点都不想走捷径呐。

秦始皇看着清朝的臣子们这样,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一天天净上一些没用的话,浪费资源还浪费时间。就这皇帝都没砍了他们,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如果一个皇帝这么做,他要不是真傻,要不是就是想要借此在里面穿插一些重要的东西。

贞观时期的大臣们也一脸疑惑,朝廷不是讲究效率,准时,和简洁的吗?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一个下雨信息报了又报,还有给皇帝请安的,你这怕不是要请安吧,你这明显就是想要累死皇帝。

还有拾金不昧这种事情也是需要单独奏报皇帝的吗?我们还以为是出了什么感动大清十大人物呢。

康熙帝和雍正帝俩人看着自己批阅的奏折就这么被拉出来,供所有朝代的人观看,也不禁一阵脸热。你们这些后世之人就这么把朕的折子大大咧咧的展示出来吗?

打开评论区

(皇帝为什么不把奏折设置为填表。

第一格:填文件类型(日常\/社会新闻\/要案\/民生数据......)让人按编码分类。

第二格:填要点总结。

第三格:填相关数据和资料。

第四格:填措施\/概括。

第五格:空出来给皇帝批复。)

(可是你如何能保证那些分类的人不会把消息压下来,就算分类的人不敢压下来,给你故意分错或者压在最下面你怎么办。

皇帝需要的就是那些大臣们事无巨细的报告,如果你让他们填表格。一些底层的人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就很容易出事儿。皇帝在京城无法知道民间消息,就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如果信息对不上的话,皇帝就知道该不该查了。

再有这些都是请安折,正事都是写在奏事折的。)

(这就好像公司领导为啥总喜欢开一些没用的会一样,这会能解决多少问题大家心知肚明,其实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领导地位,明确上下级关系巩固领导地位。)

(在清朝是有请安折制度的,所有官员只要到了一定级别,就得定期给皇帝写奏折,这也是为了保护举报人的一个制度。

你一个人五六年没上过折子,突然给皇帝上个折子,你的政敌可不得赶紧去查到底是什么事儿。

这种折子没啥事儿的话,就是说一说天气,物价什么的,要是有一天寄过来的不是废话,那就说明出大事了。)

(自古能够管理一方的那些大臣们都是人精,但是大臣也有大臣的难,特别是那种管着一两个省的,谁敢不给皇帝写折子。

虽然皇帝看着你的折子烦,但只要你写,皇帝就知道你挂念他,你在干什么,也有安全感。

你一两个月不给皇帝写折子,皇帝就该写折子骂你了,再不写就该直接问你是不是有二心了。

所以那些大臣很明白,皇帝烦的话顶多骂几句,要是被皇帝猜忌那可以准备后事了。)

古代百姓们看着评论区的留言,原来是这样啊!我就说那些大臣们闲来无事一直给皇帝们发一些无聊的折子,皇帝还不杀了他,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怪不得人家能当皇帝和大臣呢。

前面的皇帝们看着清朝的请安折子制度,想着要不要也这么搞。转头看到自己桌面上那么厚的一打折子,算了算了,朕还要养生多活几年呢,本来已经够忙的了,不能再给自己添加任务量。

【历史上有没有敢和皇帝互殴的大臣?】

【在清代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敢和皇帝打架,当然清朝史官也没那么头铁,只是一笔带过,可是却被隔壁的国家记录下来了。(肯定是有这件事,但绝对没网传的这样厉害,隔壁的记录说不定是道听途说的,当不得真,图一乐就是了。)

这件事发生在康熙四十八年的一次朝会上,当时康熙来了之后就一脸不痛快。因为此时的太子被康熙第一次废除太子之位。

康熙废太子后就后悔了,但又拉不下面子,想让大臣们先开口,让太子复位。就让臣子们推选一位皇子当太子。

可谁知,事情没有按照他想的剧本那样走,下面群臣选择了老八,这就让他面子了挂不住了。

想来想去,觉得这件事肯定是佟国维和马齐在背后搞鬼。于是质问二人,这两人也懵了,你让我们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我们选了,你这突然翻脸是什么意思。

康熙却认为,我什么意思你们两个是我心腹的一点都猜不到吗?让你选太子你还真选上了。

双方开始各执一词,康熙觉得马齐你不懂我心思,马齐觉得康熙无理取闹。俩人在言语上就越来越激烈,康熙从怒喷马齐逐渐变成了问候马齐的老祖宗。说马齐的老祖宗背主求荣,苟且偷生。

马齐也不甘示弱,怒喷康熙的老祖宗连续六代给明朝人当走狗,全家满奸。

康熙气性上来了,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头在殿内直接打起来了。

马齐也是一个狠人,和康熙打完架后就直接回家了。第二天康熙气的破口大骂,你和我动手也就算了,你还不给我道歉,我要灭你全家。

马齐的两个弟弟和家族里其他人被通通革职,当然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了。

直到马齐去世前上书,表示希望皇帝能把自己的父亲奉入贤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