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415章 文治,武功,朕都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5章 文治,武功,朕都要

好好的一顿酒宴,不欢而散。

而被王虎训斥的陈闻礼,身后是泰宁侯府阖府上下的支持,现在是五军营坐营武官,四品明威将军……

三大营改制,从隆庆年间就开始改,到了隆庆五年,几乎将原先的规矩全部推翻了。

到了万历年间,京师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从原先的一个提督将军,变成了三个。

其下有左副将、右副将、练勇参将、游击将军、佐击将军等将领。

当然,在营之时,还有备兵坐营官、大号头官、监枪号头官、中军官、随征千总、随营千总、选锋把总、把总等各级军官。

此外,万历年间的三大营还设有协理京营戎政侍郎一人,负责协助管理京营事务,而这个协理京营戎政侍郎是兵部侍郎兼任。

大营坐营官是为五军营中的重要将领之一,负责整个大营的管理和指挥,官居四品,

除此之外,每个营地还有坐营内臣,俗称监军,这些都是宫里面的人。

三大营的将领中,还是有着一大部分的勋臣后代。

而陈闻礼在三大营的体系中,很是出名,一是家世,二是资历,他十五岁就进入三大营了,在父辈的荫护下,三十岁的年龄,便成为了坐营武官,正四品的明威将军。

说起陈闻礼的祖上,那可不得了。

祖上陈珪以马军总旗的身份追随太祖高皇帝开国。

洪武元年,追随大将军徐达平中原,授龙虎卫百户,后改燕山中护卫,跟从燕王朱棣出塞,累升至龙虎卫千户。

建文元年至建文四年,参与靖难之役。战后位列功臣第四,升后军都督同知,加号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获封泰宁侯,予世券。

之后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永乐四年,负责营建北京城。

永乐十五年,兼掌行在北京城后军都督府事。

永乐十七年,陈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封靖国公,谥号“忠襄”。

而泰宁侯这一脉,除了在正统年间的土木之变中,遭了点难之外,一直顺遂,在北京城的勋贵圈里面,仅次于三个国公府。

像这种勋贵的佼佼者,他们对于朝廷局势,可能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洞察力,前瞻性还是有的。

禁军三大营。

就被泰宁侯府当作一个翻身上马的机会。

府中唯一有可能进入禁军三营的才俊,就是陈闻礼。

接下来,便是到各个大的山头,上香拜佛了。

香上的多了,烟火气自然而然就飘到了真佛这里。

朱翊钧知道了陈闻礼这个人。

也从泰宁侯府的动作下,清楚知道“没落”许久的武勋集团,对于新编禁军三大营的看法……

三大营中内部底层兵士的情况,作为皇帝的朱翊钧,只是了解了一些,可对于这些将领们的关注,那就多了。

他们的聚会,私下会谈,一切针对禁军三营的讨论,都在被人暗中的记录下来。

而那帮不知天高地厚的粗汉们,在没有对禁军三大营进行实际的危害行动,只有一些牢骚的话,朱翊钧也不放在心上。

陈闻礼进入朱翊钧视线之后,他也安排人,对其专门调查了一番。

十六岁就成婚了,现在有了一子两女,娶的妻子是成国公的孙女,身上没有太多武勋权贵的毛病,喜读兵书,善弓马骑射……

泰宁侯府这样的老牌勋贵的加持,确实能给陈闻礼在朱翊钧的心中加上不少分。

首先,对帝王的忠诚不容置疑,而真正的能力,也可以在后续的任上,看出些端倪。

禁军三营可不是天天留在北京城的,这是要拉到辽东那广袤的天地去的。

除了陈闻礼之外,还有一大批将领,甚至是千总的名字,出现在了乾清宫的御案上。

这些,有些是兵部推荐的,有些是各营的监军推荐的。

这些人有着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都很年轻。

最大的不过三十五岁。

年轻的天子,想拥有年轻的军队,而统领这支年轻军队的各级军官,也是年轻的……

禁军三营的筹建,有条不紊的展开,到了万历六年年尾之时,兵部尚书胡宗宪上陈:陛下圣鉴,敬禀如下:禁军三营,诏下两月。诸部奋身,营军踊跃。遴选才俊,得丁壮一万三千有余,将官三十而卓。登册详明,规制初设。营地既划,八分功成。君臣之序,亦趋整和。计于万历七载春时,二三之月,筹备全妥。恭迎圣驾,亲临阅戈。扬威耀德,皇祚巍峨。

也就是在胡宗宪上奏之后的当日,朱翊钧就下诏胡宗宪,成国公,英国公,让其安排妥当,明日要在武英殿召见三十余名将官。

朱翊钧之所以选择武英殿,就是想做个区分,也是告诉朝臣,文治,武功,朕都要……

国政大事,乾清宫奏陈禀告,军国大事,武英殿奏陈禀告。

这次召见,除了兵部尚书,兵部两个侍郎这三个文官之外,再无其他文官参与,张居正都没有进入。

而胡宗宪得诏之后,便赶忙安排此事。

到了次日,武英殿内,庄严肃穆。

朱翊钧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挺拔,龙袍上的金龙刺绣似欲腾飞,彰显着天子的无上威严。

其身后,冯保、陈矩与冯安三人恭敬侍立,他们皆低眉顺眼,却又隐隐透着各自的气场,仿佛是这皇权背后的影子,默默守护着天子的一举一动。

锦衣卫指挥使张国之率领着八名精干的锦衣卫,身姿笔挺如松,皆配绣春刀,目不斜视地守在御案之前,那冰冷的眼神与身上精致而威严的飞鱼服,令人望而生畏……

成国公与英国公站于一侧,二人皆身着华丽的公侯朝服,头戴官帽,配饰精美,彰显着累世功勋与尊贵地位。

兵部尚书胡宗宪及两位侍郎亦在殿中,胡宗宪站在前列,神色凝重,两位侍郎则微微垂首,恭敬地候于其后。

三十余名年轻将领,身着整齐的朝服,衣袂飘飘,步伐沉稳地在内侍的引领下步入武英殿。

这些将领大多数都见过朱翊钧,都是在皇帝检阅军队的时候,见到的。

但,那个时候与现在却截然不同。

此刻,距离天子如此之近,紧张之感仍不由自主地在心底蔓延……

众多年轻的将官们有条不紊的进入到了武英殿后,先是行礼跪拜,口呼万岁。

而朱翊钧微微摆手道:“免礼平身。”

众人起身之后,朱翊钧目光缓缓在诸将脸上巡过。

片刻之后,他才开口道:“朕之禁军三营,关乎国之安危,社稷之稳定。诸卿皆为朕精心遴选之材,当知自身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