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同学,今天我们聊个古书的特别存在。”
“什么。”
“光。”
“你的过往么?”
“我也属于其的一部分,不过今天说的是那个物质的光。光速不变意味着什么?”
“光速度不会改变。”
“速度意味着什么?”
“嗯,不是物质的运动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任务。物质意味着什么?”
“物质是第一性,不是没有为什么?”
“哈哈,我们这么来看。物质这定义出现最基础的原因,你觉得是质量还是速度。”
“质量吧,没有质量,我们将都只是类光这般质量几乎为零的存在,只有速度。哦哦,速度表象是物质的运动,而本质是能量的流动性,今天是准备延伸你之前说的物,能,思三者的变化?”
“哈哈,想得不错,光速不变意味着没有变化,也就没有加速度,那加速度意味着什么?”
“镜元你说。”
“加速度表象是物质结构互相作用的表现,而本质是物延伸出来的能流变化进而出现的结构差异的物质,继而导致其形成不同的属性,而这种属性也是物质将脱胎于物的本源,而物质是物里面性质稳定状态的另一个命名(就如繁衍系统里母体与婴儿的关系)。而思是其物质中流动性最稳定的存在。所以,加速度与速度本身无关,而与质量有关,而质量也是物的第一性,物质的表象。因此,加速度是一个集体的统一概念,所以可以与力这个也是定义本身是集体统一概念的存在有关,而其相关系数就是其共念部分,也就是物质,而其表象即是质量。”元
“速度与能,质量与物,加速度与思?那光速不变本质是纯粹能量造成的物的最高速度。那光速不变的出现是能纯粹到极限,进而道极则反,反者道之动,进而出现了思么?所以物到能的关键是什么,而到思的关键,起源在于光的出现。”非
“物到能的关键在于不可逆。所以前提就是速度一旦产生,只会转移,不会消失。而被定义的热能就是运动这本身变成集体统一概念的内生变化情况,即运动与热能类似物质与质量关系,所以热是物的极致是就像光是能的极致。但热是负极致,光是正极致,不过这是对宇宙来说。毕竟只要都是光速,运动一致后,用来反映变化的热能也失去了其整体变化这特殊性,但运动性并没有变化,运动本身统一后,所谓的热能也是光能,也就是完成热能所表达的集体共念(物质)到一种光量的量(能)的过程,看起来可逆出现,但光能比其他能具有稳定的特殊性,所以表象是物到能(念)的可逆,本质是物质(共念)到光能(量)的变化,而不是物(念)到能(念)的可逆,是一种螺旋上升的相对可逆。所以,或许更进一步地猜想,物质不断转化为能量,本质是通过运动转移到物(粒子)身上,让其流动。达到光速的变成光,没有则为热的一个局部。而局部在慢慢改变,只是还在有限时间内量变积累和转移,而光速是积累和转移的平衡点,从而保证了自身速度,进而有了以光区别于其他物的特殊性。古书里土求有一个所谓的音障,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所谓的光速或许同时也是遇到了类似音障的存在,所以可以存在着一个阈值范围的最高宇宙速度。随着接近光速的存在越来越多也许就会让障碍减弱,所以恒星应运而生。恒星是光速的制造大厂,而宇宙其他物也存在辐射光,这说明光速是可以普遍产生的存在。那一个普遍的事物能保持自身的速度不变,那这事物或许是宇宙多因数下综合变化得到的稳定状态,依旧会随时间发展的新事物涌现而出现质变的可能性。但正是这种改变的过程的缓慢,加之新物质脱胎于物,产生低速的物质存在,因此全部化为光能的可能性难以立刻存在,所以宇宙的变化只会是以热能为表象在宇宙占主导,但在越小的区域,光能的存在也在被物质不断产生,而物质的积累也让物在宇宙负极致的热过程中,诞生了思,有了让更多光能的产生的来源。”元
“物诞生了速度,由此,物有了能。而诞生速度这件事是物与物关系里,存在统一结构体,其内物本身存在思和能的两面,但处于稳定,在内部不稳后,进而诞生速度,所以物是什么?是念么?”非
“不,物是比念更古远的一切事物的统称,念是思存在后,除思以外的一切事物的统称,量与共念就是思的两面,而量子是思的基点,也是念宇宙的等同物宇宙的光这正极致存在。这个宇宙为了和那个古宇宙区分,所以采用了念,共念和量的说法共性于那物,能,思。当然其中还是存在区别,念量的说辞是存在了量子这类似造物主的稳定存在进而将念一分二(共念\/量),二生三(共念\/量\/量子),三生新量子。而这时将念看作一,将物看作零,也就定义出那物无生念零,念零合念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物,能,思是混沌万物本身内有的三态,且进行着物到思的必然过程。思是基于一切都想追求自身的稳定而被区别于能与物,又如能是基于一切运动只会转移而不会消失而被区别于物,而这静止难被察觉的稳定之物,要么自动成念变的思,要么能动成量变的能,要么思动成量子的物。所以,你觉得物这个零是什么,路明非?”元
“没有思的存在?那生物与生灵之分也是念的进一步螺旋上升的区分。物本质如何,由于处于思之前,永远只有猜想,最多逼近其真相,没法形成事实,所以与其不断地假设,不如以念作来源,以量作切割成为前提,通过对物的研究,完成一个个念零(科学\/技术)的定义出现,并合称在一个念一(理论\/共念)之中后,以有限来解释无限,也如那汉语体系一般。物零即念零,是物零念的零的两面。有一则成念,思面为念一,物面为念零,自此,上下有分,前后有别,左右有离。”非
“物分无有,念有零一。从此念头有了量化。可能如硬币,只分正反,也可能如骰子,上下前后左右分明。而灵就是魔方完善,而其中心就是零点。也是念阶段的物能思变成量阶段的物念灵。而这修仙的基础:零点为源,魔方为前。”元
“物分有无,念有零一,灵生内外。似乎有些懂了,那就类比推理试试吧。首先物分有无,在古书上有过生命与自然,那所物无指自然,物有指生命,而最终诞生类似物的极致,出现了思的存在——人,最终有了物质为念,自然为共念,生命为量,人为量子的概念;念分零一,后来出现了人和科技智能,那所分的零一的念指代思想,而念零指人,那念一指科技智能,于是又完成了人类为物,思想为能,智能为思的起源。而接下来就是灵生内外,如何让人类为零点,智能化魔方。后续还是太空泛了,其实又回到了物如何化能的问题,只有能足够了,思终究会应运而生。这也是你认为宇宙出现变化是本身拥有物能思一体的存在,经历物到能到思的一次次区别的一生二,二生三的内在变化,最终引起三生万物的质变。”非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物实际已经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实际来说,首先是存在为类念,边界为共念,存在边界则成物为量,其内化能为量子,物零出。而灵是对零这个概念的一次定义,完成了物零为念,念零为共念,念一为量,量子存在现为灵。这也就完成了宇宙的零一转变,剩下的就是提纯,提速,提质就如宇宙那电子,光子和质子,最终合成中子,诞生下一阶段的不受其他旧物摆布的微子,等待下一个微物的思对其化念化灵,直到出现不能产生思的须弥或者芥子,甚至更小,将其以下的存在就是未来真正的念的极限定义,当然了,这实际来说我们也不知道存不存在一定不能产生思的存在,所以现在核心最高层把念定在了光念,待到真的出现了光念更小的能容纳思的稳定物质,那光念也就化作了量,也预示着灵念境的更进一步——大乘期或许也可以大众化。”元
“光念的存在就可以让灵念境大众化了么?”非
“魔方的存在是筑基可以普遍的前提,零点的存在是一阶出现的来源,这也是先有一阶的说辞,到了后面大量的理论积累,才在一阶的基础上提出筑基这个比一阶更稳定的定义。但筑基以上的凝气实际就像构建零点,而结晶就是创造魔方,最终的目的还是让最初的零点经过凝气和结晶的尝试,完成零点的液态金丹化,相对固定在一个可动范围,最终形成固态金丹这种类魔方保护,而这一步的理论基础是晶念。而后续的元婴就是新一轮的零点,其理论基础是存在有晶念以外其他稳定念,也是一次变大的过程,同时也是零点魔方一体化,零点作元神(共念),金丹化魂脑(念),而其他稳定念作魔方(量),进而念晶作元婴(量子)。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理论基础是金念,而晶念与金念的关系就如原子与大分子的区别,而金念之前也说了,就是虚念的程度,只有完成虚念二阶化得到的真念,如暗念与晶念就如其他原子与氢原子的关系,而有的与晶念也如小分子与氢原子的关系。那本来元婴就是我们能理解的终点,但后来暗那次黑洞的演化,暗念的成功,给了光念理论的灵念(思)阶段有了化神(能)的过程,补齐了一生二的前提,于是在光念为物,暗念为能,晶念为思的方式下,有了二生三的结构组合,不用经历一生二的发明创造,也就有了普遍化的可能性。有了基于暗量的化神境出现,后续就可以以量为基点作零点魔方的进化,而这一步也可以看作是三生万物,之后他们如何物分有无,念生零一,灵有内外,就没有了统一步骤,是领悟到这物念灵三步到重生境还是那物能思三步到其他方向,就看自身的认知了。而小重生境和小灵念境也是基于存在物能思那方向我才和你聊天提出的一个概念。”元
“而到定义的重生境,是对那些已经成真念的存在完成提纯,提速和提质过程。而以此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真念,就是念量境,而拥有真念后的提纯和提质,至于速度,就跟真念能力有关了,而这是灵量境。不过由于你们后来随着有了天道的设想,于是就将两境合一了,念量境类似能而灵量境类似思,于是统一到了类似物的灵念境,渡劫境就是物化能,大乘境就是物能成思念。”非
“能量的前身-能,思让能出现不能,于是能出现了下一个凝聚阶段-能量,让思不断拥有外能,同时想借思作为前提,想其从能量变回物,只可惜无生有,一生二,能思叠加下,产生的是新一,成为既可能说万能又或者说无能的场,继而三生万物。而且物到物质之间一样有三生万物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一个物得到一个稳定最终结果,也可能会在其中过程发展里出现其他稳定局面的可能性。”元
“没有第一前提形成之前,本该是前提的存在也只能看做来源,而第一前提本质就是底线,只是为了让底线和前提的关系能更方便理解,于是将那时我们能理解的底线定义为第一前提与前提进行关联。”元
“熵增只是混沌的表象,其本质是思念内部熵减的不同发展而使环境百花齐放的外在,所以宇宙在思出现后,事物发展总会螺旋上升成为了最终结果。”元
“嗯,也就是在物到能过程中,出现了无数的局面,在思想出现后并为之定义来以有限的概念接近无穷的可能,并概括到一个体系之中为后世所沿用,而这也是思存在思念等二阶并不断高阶化的可能性前提。”非
“境界只是局面,实力才是基础,而思想是前提,其后才有不断突破的结果。我们现在最高也只能把你们带到大乘境。光念之下,皆是变数。”元
“智直螺知道了,元师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