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夜深人不静。
封头村的每家每户都在为今后每天都要去上山砍树和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量发愁。
这会儿,孟祥羽他们都洗漱完回帐篷休息了,院子里渐渐恢复了安静。
苏苗苗像往常一样把孩子们哄睡,然后穿上鞋蹑手蹑脚的走出房间。
萧云飞的房间门大敞着,就连门敞开的姿态都透露着主人的心情。
苏苗苗快步走进去,关上门。
“媳妇儿,你想到什么办法了?快说说!”
萧云飞表现得很急切,连忙拉着她在炕头坐下,并随手拽了个毯子给她披上。
见萧云飞着急,苏苗苗连忙把自己查到的消息告诉他。
“目前我能在商城里买到的伐树工具有斧头、手锯、砍刀、电锯、油锯、伐木机,还有树木修剪锯,这个可以用来修剪树枝。”
除了前三样,萧云飞的脑海里对其他工具没有概念。
他连忙问。
“这些都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更适合咱们?”
“我觉得斧头砍刀和手锯工作效率太低了,咱们不考虑。”
苏苗苗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紧接着又说。
“电锯油锯和伐木机都不错,他们都适用于大型树木的砍伐。”
“用直径二十到三十厘米的中小型树木举例,斧头和手锯一天大约能砍伐十到三十棵树,而电锯通常每天能砍伐五到一百棵中小型树木,油锯则是一百到二百棵。”
“最厉害的是伐木机,它一天就能砍伐二百到五百棵树。”
苏苗苗说的热血沸腾,萧云飞听了之后也很激动。
他猛地握住苏苗苗的手问。
“你说的这些咱们都能用吗?”
苏苗苗点头说,“我认真研究过了,咱们后山上的那些树都可以用。”
“太好了!”萧云飞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心的不得了,他又问,“这些东西贵吗?咱家的钱够买它们。”
“我已经选中了最适合咱们的几款伐木工具,电锯十两银子就能买一把,油锯要二十两银子,只有伐木机比较贵一些,一台伐木机需要两千两银子。”
萧云飞点了点头,想了想之后作出决定。
“媳妇儿,咱们第一次先买一台伐木机和十把油锯行吗?先用着试试怎么样,要是不够的话再买。”
“行,但是得后天才行,今天和明天的交易机会我都得用来买布,明天张老爷的人就要来取货了,我得先把那些货凑齐。”
萧云飞听了,立刻表示。
“没事儿,先凑齐货比较重要,明天我先带着斧头跟他们上山随便砍几棵树,意思一下,后天等你买到工具,我就可以用工具伐树了。”
“嗯。”
事情解决了,苏苗苗应了一声,甜甜的笑着问。
“现在你心里有底了吧?”
“嗯,有底了。”
萧云飞含情脉脉的望着她,说完上前一把拥住了她,忍不住感慨道。
“有你在我身边真好,我太幸福了。”
苏苗苗头一歪,靠在萧云飞身上,抬起手拍了拍男人结实的背。
“遇见你,我也很幸福。”
两个人就这么静静的抱了一会儿,没有丝毫的情侣。
在这一刻他们互为依靠,心脉相连,一起并肩作战,冲破重重困难,勇往直前。
转天一早,苏苗苗被萧云飞脸上大大的黑眼圈惊呆了。
“你没睡好吗?黑眼圈都出来了。”
“嗯,昨天你走了之后我就熬夜弄这个了,基本上没怎么睡,还好连夜弄出来了。”
萧云飞说着将一打纸塞进苏苗苗手里,转身去洗脸盆那边,捧着凉水往脸上泼。
什么重要的事需要熬通宵弄出来,这么着急?
苏苗苗连忙低头翻看,发现纸上画的是各个山头,每一座山都被分成了很多个部分,上面写着村民的名字。
“这都是你给他们分的?”
萧云飞边擦脸边回答。
“对,我把发现铁矿的那座山分给咱们自己人了,这样到时候想开矿就方便了,离咱们那座山头近的也都是一些我觉得靠谱一些的人。”
听了萧云飞的话,苏苗苗认真看了看,发现确实如萧云飞所说,萧云飞是以铁矿为中心点,按照和他们的关系亲疏远近给大家分的。
临近铁矿的重点区域都是吴峰,胡大壮,杨小刚这种完全可以信任的人,然后以此类推,一层一层的分下去,最外层的是那些人品有问题和以往相处中和他家有个过节的人。
天呐,这得花多少心思呀。
萧云飞能一宿就把这些分好已经是神速了,不得不说,这男人真有点厉害。
苏苗苗惊讶过后,在看向萧云飞时,眼神中不由得多了些欣赏。
因为大家又开始干活了,清晨固有的训练也只能暂时取消了,封头村的人们像做了一场美梦,现在梦醒了,他们又被打回了原形。
到点儿了,萧云飞拎着斧头离开家,和大家一起集合,往山上的方向走。
不久之后苏苗苗也开着面包车载着苏家父子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春兰县。
苏苗苗开车很稳,到了春兰县她先把苏家父子送回家,然后就开车去了之前他们在春兰县住的那个院子。
因为在这里出货比较方便,苏苗苗早在上次离开之前就跟孔老爷商量好了,把这个院子租了下来,租期为三年。
这会儿的她把车开进院子,关上大门,悄悄把准备好的布匹从空间里拿出来,堆放在屋里。
这里一共有八十匹布,四种布料各二十匹。
准备好了这些,她就坐在院子里静静的等着人来取货。
到了约定时间,张老爷准时上门,见到苏苗苗之后点头哈腰很是客气。
苏苗苗也不磨叽,直接让张老爷验了货。
张老爷认真检查了货之后很满意,当即把之前说好的一千六百两银票交给苏苗苗。
“这是货钱,等到这些货卖出去,我再把分成钱给你送来。”
这都是之前讲好的,苏苗苗这边也没什么好说的,就让人装车了,
张老爷对这些不稀罕的不得了,一直守在马车旁边儿,嘱咐那些干活的人,“轻点儿,慢点儿,千万别把布刮了蹭了弄坏了。”
出完货,苏苗苗又抽空去了趟逍遥楼。
逍遥楼和刚开业的时候一样,店里的顾客依然爆满,外面还有几十上百个人在排队。
两个徒弟告诉她,如今不光酒楼里的酒菜出名,外面小摊上摆的那些货也同样受欢迎。
那些东西已经在春兰县流行起来,大家送礼走亲戚,甚至提亲的时候都要带上在逍遥楼买的东西,这才叫重视,送礼的人和收礼的人都有面子。